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新聞 來源:教育部網站 2010-06-30 相關院校:復旦大學
研究生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高層次,擔負著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任。復旦大學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堅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擺在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首位,完善體制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切實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強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落實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責任
新世紀以來,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規模明顯擴大。為了加強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學校2000年成立了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并在院系設立研究生工作組和專門的工作隊伍,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牽頭、校院兩級管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輔導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骨干。在中央16號文件下發后,學校增加了研究生專職輔導員人數,并規定青年教師在晉升高級職稱前必須兼任兩年以上的學生工作。2002年開始,學校拓展“人才工程預備隊計劃”,每年選拔部分優秀碩士生提前讀博,同時擔任碩士生輔導員,先后選拔120人,充實了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目前,學校有研究生輔導員162名,師生比為1:76。
導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負責人。學校先后制定了《關于教書育人的決定》、《關于加強輔導員、導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研究生指導教師工作條例》,并成立導師工作辦公室,加強導師的遴選、培訓與考核,敦促研究生導師切實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從2004年起,每年評選“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結集出版《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一書,宣傳優秀導師事跡,增強研究生導師的教書育人意識。
2、加強黨建工作,發揮黨員和黨支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黨員比例高,是研究生群體的一個顯著特點。復旦大學研究生的黨員比例在45%左右,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就能帶動整個研究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研究生黨建工作中,x學校努力做到“組織全覆蓋,支部有活力,黨員起作用”。
組織覆蓋是黨建工作的基礎。學校著力探索更加符合研究生黨員特點的組織形式,在黨支部建制上,除了傳統的按班級設立黨支部,還在宿舍樓、實驗室、課題組、創新平臺、醫院科室等研究生聚集的地方靈活設立黨支部。在工作架構上,把全校203個研究生黨支部分為12個模塊,每個模塊成立黨建工作核心組,指導和推動黨支部的工作,促進黨支部的橫向交流。
學校緊緊抓住黨支部書記隊伍這個“牛鼻子”,先后舉辦了七期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培訓支部書記420人。同時,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從2007年起開展“研究生示范黨支部”創評活動,通過組織生活觀摩會、黨支部互訪互評、經驗總結交流等形式,評選和培育一批示范黨支部,推廣它們的經驗做法,提高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整體水平。
通過上述工作,復旦大學研究生黨支部的活力明顯增強,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進一步發揮,先后涌現出西部支教團等先進集體,放棄優厚待遇投身災區恢復重建與西部教育事業,以及潛心科研、成果突出的一大批優秀研究生黨員。在近期服務世博會的過程中,學校在志愿者隊伍中成立了臨時黨委,把包括研究生黨員在內的1000多名學生黨員編為41個臨時黨支部,讓黨員和黨支部在服務奉獻的第一線發揮骨干作用,展示先進形象。
3、契合研究生特點,發揮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是研究生培養的基本環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積極搭建各種學術活動平臺,滿足研究生的學術需求,發揮學術活動的育人作用。2004年以來,舉辦博士生學術論壇61場,9000多名來自不同學校的研究生在這個平臺上切磋了學術,結交了學友。
誠實守信是學術研究的生命線,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每年新生入學,學校都會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學術道德、科學精神和科研方法教育。今年3月,劉延東同志主持召開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后,學校在第一時間組織全體研究生學習會議精神,并發動大家一起討論正在制訂的《復旦大學研究生學術規范》。
服務社會是培養學生的有效途徑和根本歸宿。研究生在服務社會方面具有專業優勢。學校于2002年組建了博士生互動講師團,組織博士生走進社區、學校、企業、軍營,宣講科學文化知識和黨的創新理論,先后舉辦講座500余場,聽眾超過16500人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也讓學生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