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 2018-06-13 相關院校: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劉志文介紹如下:
個人簡介
姓名:劉志文
職務: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師
職稱:教授
擔任導師:碩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與管理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55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郵政編碼:510631
電話:(020)85213198
電子郵箱:liuzhiwen@scnu.edu.com
教育背景
2003.9-2006.7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1995.9-1998.7汕頭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1990.9-1993.7江西上饒師范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
工作經歷
2012.01-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7.12-2011.12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5.03-2007.11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
2002.07-2005.02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高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9.03-2002.06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高職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出訪經歷
2012年01月—2013年01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育學院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訪學與合作研究。
科研項目
1.發達地區高職院校辦學模式改革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0-2013年。
2.高校教師工作績效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10-2012年。
3.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06-2008年。
4.廣東省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規劃(2010-2015)。廣東省學位辦委托課題。2010年。
5.我國地方院校的辦學特色研究——以珠江三角珠地區為個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7-2008年。
6.廣東高等教育發展與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廣東省政府重大決策咨詢項目。2007-2008年。
7.廣東省教師教育人才培養規劃與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廣東省教育廳項目。2006-2008年。
8.借鑒—超越:中國高等教育的自主發展路徑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資助課題。2005-2006年。
9.世界教育民營化浪潮與我國部分公辦高校“轉制”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2003-2005年。
10.廣東職中教育發展研究。廣東省教育廳項目。2000-2002年。
主要學術成果
(一)主要著作
1.劉志文主編:現代教育思想。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2.劉志文著:轉型與構建:網絡教學變革的理論研究。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3.劉志文主編: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序文卷)。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劉合群、劉志文等主編:職業教育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主要學術論文
1.校企文化融合: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職教通訊》2012年12月。
2.教師教育中實踐性知識教學的缺失與構建。《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
3.基于激勵理論構建高校教師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月。
4.創新與求實并重析理與論道相融。《教育發展研究》2010年9月。
5.論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會責任意識。《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8月。
6.從洋務學堂到專門學校:中國高職教育早期發展的三個階段。《職教通訊》2010年11月。
7.日本高職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職教論壇》2010年4月。
8.試論通識教育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關系。《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1月。
9.廣東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一體化改革的思考。《高教探索》2009年7月。
10.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8月。
11.職業教育教師角色的國際比較——基于過渡模型的分析。《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9月。
12.施瓦布實踐課程理論對我國高職課程改革的啟示。《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3月。
13.潘懋元與中國高等教育學分支學科的發展。《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2月。
14.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政策的特點及走向。《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8月。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
15.中國高等教育自主發展的路徑研究。《高教探索》2008年5月。
16.高職教育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17.后現代主義知識觀與網絡課程變革。《高教探索》2007年7月。
18.中國高等教育學分支學科發展的歷史脈絡。《江蘇高教》2007年3月。
19.學術自主、文化自覺與中國高等教育的自主發展。《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月。
20.中國高等教育自主性發展問題文獻綜述。《教育與考試》2007年1月。
21.提升聯合辦學水平的三條紐帶:西南聯大的成功經驗與啟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3月《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2.知識社會轉型中的知識和大學。《高教探索》2005年5月。
23.公平與效率: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價值尺度。《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2月。
24.自主與依附的抗爭:中國高等教育百年發展道路。《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6月。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
25.高等教育制度創新的模式選擇。《江蘇高教》2004年3月。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轉載。
26.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促進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高教探索》2004年6月。
27.知識價值與高等教育哲學。《現代大學教育》2004年7月。
28.論過程方法與高職教育的過程質量管理。《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10月。
29.應對入世挑戰,高職院校提高競爭力的途徑。《教育發展研究》2002年11月。
30.面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中職教育改革。《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3月。
31.IT技術認證培訓的特點及其對高職教育的啟示。《江蘇高教》2001年8月。
32.民辦高等教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發展研究》2000年1月。
33.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高教探索》2000年1月。
34.現代企業的知識和知識學習。《中國培訓》2000年3月。
35.試論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現代化。《汕頭大學學報》1998年3月。《中國教育報》轉載。
36.香港地區大學現行學費政策及其問題。《汕頭大學學報》1997年1月。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全文轉載。
教學工作
主講本科生課程:教育學、教育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思想
主講研究生課程:職業技術教育學、高校課程與教學理論
獲獎情況
1.《提升聯合辦學水平的三條紐帶——西南聯大的成功經驗與啟示》獲廣東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9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