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2018-06-27 相關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研究生導師王立業介紹如下:
簡歷
蘭州大學本科畢業;
莫斯科大學博士畢業;
北京大學博士后。
專業為俄羅斯文學,主攻方向為:俄羅斯詩歌與小說研究,文學比較研究。
獲獎信息
2015年北外校級科研優秀獎;
2015年主編教材《俄羅斯文學名著賞析》或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全國高校俄語專業優秀教材獎》三等獎;
2015年北外博士生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5年《解放軍外國語學報》授予優秀審稿專家;
2013年譯著《我的中尉》(第一譯者)獲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2013年度獎;
2010年北外碩士生優秀指導教師獎。
社會兼職
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理事,俄羅斯國際作家協會會員(圣彼得堡),俄聯邦最高學位委員會和資料來源期刊《人文學研究》編委,美國國際學術雜志《跨文化研究:教育與科學》編委,中國臺灣《俄語學報》編委。
項目
1、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俄羅斯20世紀中國作家的翻譯與研究》,已經結項,成果正在出版中;
2、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俄羅斯文學名著賞析》已經結項并出版。
3、參與兩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分別為《外國文學大事記》和《新中國60年外國文學研究》。
國內外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80篇。代表作有:
一、俄羅斯:
1、《萊蒙托夫抒情詩在中國翻譯的歷史與方法》。《人文學研究》(俄聯邦最高學位委員會雜志和資料來源期刊)。2016年第1期;
2、《萊蒙托夫漢譯之傳統、流派與方法》。《俄羅斯文學》(A&HCI)。2015年第3期;
3、《1980-2014最新文學學:萊蒙托夫在中國的接受》(俄文)《語文學教學與研究》(俄羅斯資料來源期刊雜志)。2015年第1期;
4、《中國的萊蒙托夫研究》。《與文學教學與研究》(俄羅斯資料來源期刊雜志)。2014年第1期;
5、《反襯的詩學》。《文學白晝》。2013年第1期。
6、《“俄羅斯文學:傳統與當代”在北京》。 《俄羅斯文學》(A&HCI)。2012年第4期;
7、《普希金創作在中國》。《莫斯科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8、《中國的俄語教學》。《俄羅斯語言 波羅的海熱點問題研究》(俄聯邦最高學位委員會期刊).2010年第5期;
9、《巴金與俄羅斯文學》。國際會議文集《遠東文學問題》。2005年;
10、《20世紀中國經典作家對屠格涅夫創作的藝術接受》。《波羅的海語文學通郵》。2004年第4期;
11、《屠格涅夫風景描寫審美》。國際會議文集《屠格涅夫:傳統與當代》。莫斯科大學“對話”出版社。1997年;
12、《屠格涅夫小說<春潮>“笑”的藝術描繪》。《青年學者之聲》。莫斯科大學“對話”出版社。1997年。
二、中國:
1、《屠格涅夫小說在中國的百年研讀》。《解放軍外國語學報》。2016年第6期;
2、《塔爾圖符號學在中國》。《俄羅斯文藝》。2015年第3期;
3、《西蒙諾夫抒情詩<等著我……>情感與藝術表達芻議》。《俄羅斯文藝》。2015年第1期;
4、《一個大文豪的社會憂思》。《外國文學動態》。2014年第1期;
5、《二十世紀末二十年俄羅斯詩歌狀貌考察與分析》。《外國文學》。2013年第3期;
6、《十八世紀:俄羅斯詩歌開元時代》。國際會議文集《俄羅斯文學:傳統與當代》。2012年。
7、《屠格涅夫風景描寫詩學》(俄文)。中國臺灣:《俄語學報》。2011年6月期。
8、《卡爾梅克的民族文學記憶:被迫遷徙的歷史悲劇》。中國臺灣:《文化越界》。2011年6月期;
9、《人性的愛與悲》。《俄羅斯文藝》。2011年第4期;
10、《勃洛克詩歌《陌生女郎》思想藝術探析》(哲社版)。《內蒙古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1、《“寬恕日”里無寬恕 假面撕去又何從?》。文學論叢《俄羅斯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2、《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學批評中的屠格涅夫》。《外國文學》。2009年第4期;
13、《裹在“外套”里的“死魂靈”》.《國外文學》。2009年第3期;
14、《巴金:中國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2008年第3期;
15、《芻議霍達謝維奇的詩思與詩藝》。《世界文學》。2007年第4期;
16、《屠格涅夫心理描寫的語言分析》。國際會議文集《20世紀世界文化語境下的俄羅斯文學》。2007年。
17、《屠格涅夫的宗教解讀》。《俄羅斯文藝》。2006年第3期;
18、《<黃昏>:俄羅斯文學的清晨》。《國外文學》。2006年2期;
19、《霍達謝維奇抒情詩倫理美學因素探源》。《國外文學》。2003年第4期;
20、《少年識盡愁滋味——讀俄羅斯“初戀”小說》。《俄羅斯文藝》。2003年第2期;
21、《“兩山也有碰頭的時候”——屠格涅夫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心理分析》。《內蒙古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
22、《屠格涅夫感官語匯的心理評價功能》。《外語學刊》。2003年第3期;
23、《“白銀”詩人讀屠格涅夫》。《俄羅斯文藝》2002年第2期;
24、《屠格涅夫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分析比較》。《國外文學》。2001年第3期;
25、《今日俄國屠格涅夫研究概觀》。《國外文學》。北京大學。1998年第2期;
26、《妙筆點處盡華章——霍達謝維奇和他的文學創作》。《俄羅斯文藝》。北京。1998年第2期;
27、《高爾基論霍達謝維奇》(署名惲律)。《俄羅斯文藝》1998年第2期;
28.《是是非非說<春潮>——從維亞澤姆斯基關于屠格涅小說〈春潮〉的一封信說開去》。北京大學學報(外國語言文學專刊)。1998年11期。
專著:
《屠格涅夫小說心理描寫特色》。莫斯科大學《對話》出版社。1997年。
譯著:
《天才的隕落:萊蒙托夫傳》。新星出版社。2016年。
《拉斯普京訪談錄——這災難綿綿的20年》(第一譯者)。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
《我的中尉》(第一譯者)。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編著:
《俄羅斯文學:傳統與當代》(署名惲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洛特曼學術思想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教材:
主筆:
《俄羅斯文學名著賞析》(小說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俄羅斯文學名著賞析》(詩歌戲劇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參與編寫:
《20世紀歐美文學史》。李明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20世紀俄羅斯文學》。李毓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參與翻譯:
《世界文學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
《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史》。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年。
參與辭書編寫:
《萊蒙托夫研究百科詞典》。莫斯科。2014年。
《中國石油科技大辭典》。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