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18-07-09 相關院校: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信息理論技術教研中心、林家儒、張琳導師組介紹如下
林家儒、張琳導師組:
林家儒,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入學北京郵電大學無線電系,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1994年留學于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獲得副博士學位。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席、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信息理論與技術教研中心責任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曾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青年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期以來從事智能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要包括:信息理論、感知無線電、信道編碼、無線通信等。
作為負責人完成國家國防預研(保密)項目三項“第三代移動通信******”、“微散******”、“小型散射******”;國防預研(保密)項目“MIMO****研究(編號:41001020202)”;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無線網絡系統認知與優化理論(編號:2009000511000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認知無線網絡行為分析與網絡效能研究(編號:2009CB320401)”。
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具有認知邊信息的編譯碼研究(編號:61171100)”,2011.01.01~2014.12.31;國防型研(保密)項目“****數據傳輸技術研究”。
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進行信息工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和信息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編號:TS2423)項目。
出版了《信息技術》等論著4部,在IEEE等國際和國內重要科學雜志和學術會議上發表SCI、EI檢索收錄學術論文100多篇,獲得國家專利10余項。
主要社會兼職有通信學會高級會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電子信息與工程類委員(2005~2012年)、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類委員會委員。
張琳,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和2001年分別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和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12月至2004年6月在韓國情報通訊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博士后(ResearchFellow)研究。2004年至今在北京郵電大學工作,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執行院長。曾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學院副院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目前研究方向為:信息編碼、3GPPLTE(SAE)演進、移動互聯網智能業務開發、寬帶無線接入等。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以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譯著2部。聯系方式:zhanglin@bupt.edu.cn.
別志松,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7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已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具有豐富的數字通信系統仿真和實現經驗。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計算技術在數字通信系統中的應用、新一代衛星移動通信技術和應用專用處理器設計等。
董超,男,講師,碩士生導師。
2007年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2年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4年8月,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物理層信號處理,包括多天線信號處理,非正交多址接入,多用戶預編碼,判決反饋均衡器設計,中繼信號處理等。
龔萍,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北京郵電大學工學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專網通信,工業信息化,綠色節能通信。
個人郵箱:pgong@bupt.edu.cn。
顧昕鈺,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年7月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7月至2013年4月,就職于愛立信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工程師,從事無線通信領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無線資源管理算法設計,國際通信標準化后臺技術支持和產品未來演進預研。申請國際專利二十余項,參與國際標準化提案數十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未來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無線資源管理,自適應無線網絡優化和網絡規劃理論。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參與人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項目和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在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網絡優化和規劃方面發表論文20余篇。
郭莉,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
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負責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負責人。研究方向為未來移動通信、移動云計算、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挖掘、嵌入式系統設計。
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先后參加了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攻關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政府間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企、事業單位橫向委托項目。
2003年前往德國FHDarmstadt大學做訪問學者,作為中方負責人參與德國教育和科技部(GermanFederalMinistryofEducationandResearch)支持的2MN項目的開發研究工作。
在SCI期刊、EI期刊、CSSCI期刊、國際會議和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為微軟全球Imaginecup嵌入式系統設計競賽全球第二名指導教師,全國嵌入式高校邀請賽一等獎指導教師、“索尼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指導教師。擔任Imaginecup全球總決賽評委。
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為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北京科學技術協會會員,北京通信信息學會理事。
賀志強,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理論與技術教研中心主任。
1999年獲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4年獲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學位。2004至今在北京郵電大學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通信中的信號與信息處理、數據挖掘及高速水下聲通信。近5年來發表文章90余篇,SCI檢索20余篇,申請專利30余項,向3GPP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提案5項。作為項目負責人和技術骨干負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多項。負責多項與企業合作項目。
李永華,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聯網技術、云平臺與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
林雪紅,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信號與信息處理、無線通信和信息編碼。
劉雨,女,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年7月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網絡信息論、通信網理論、無線網絡中的分布式信息處理等。2013年獲北京市教育工會組織的北京市高校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入選首批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項目。在壓縮感知、分布式信源編碼、無線傳感器網絡方面發表論文30余篇。Email:liuy@bupt.edu.cn。
羅新龍,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72年生,2001年4月于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學會仿真算法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興趣為最優化算法、數值微分代數方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數字圖像處理、結構生物信息。以第一作者和獨立作者在OptimizationMethodsandSoftware,JournalofComputationalMathematics,JournalofOptimizationTheoryandApplications,JournalofTheoreticalandComputationalChemistry等國際國內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篇,其中在SCI檢索的雜志發表和接受發表的論文4篇。具體發表論文情況見申請人的發表論文部分。以第一作者申請和獲得國內授權專利4項(見申請人發表論文與申請專利部分),作為項目的主要參加人員完成數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公司預研項目。
更多其他信息請見個人主頁:http://www.anianet.com/lxx。
呂旌陽,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3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任教。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主持完成多項3G與LTE項目,合作完成某高速數傳短波電臺設計;主持高鐵通信信號多項核心設備的國產化設計與研制,設備已通過歐盟CEDEX中心和中國鐵道部的認證,目前已在國內應用并打入國際市場。目前主持某國家實驗室核心軟件平臺的研制。已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二十余項。實驗室經費充足,具備射頻、FPGA、嵌入式系統的實驗條件。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信號處理理論與工程實現。電子郵件:lujy@bupt.edu.cn
馬金明,男,講師,工學博士,2004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研究方向為移動臺定位和語聲信號處理,參與多項86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數篇,獲得授權專利一項。聯系電話:62282016(辦),Email:jmma@bupt.edu.cn。
牛凱,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任教。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寬帶移動通信系統中迭代同步理論與算法研究”、863項目“遠距離通信中編碼調制與同步的聯合優化”,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各個通信企業有廣泛的技術合作。已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移動通信原理》(吳偉陵、牛凱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其中7項已獲得授權。主要研究方向為:迭代信道編碼、MIMO空時信號處理、跨層優化、認知無線電、無線網絡規劃與優化。電子郵件:niukai@bupt.edu.cn
司中威,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3年1月畢業于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RoyalInstitute of Technology,Sweden),獲得通信學博士學位,之后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2013年6月。2013年8月起任教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長期從事無線通信物理層技術研究,目前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國際研究項目,主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瑞典科研與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項目等,在IEEETrans.onI.T.等期刊和ISIT等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未來移動通信、信息理論、高性能信道編碼,等等。
蘇駟希,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9年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系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網絡性能分析、網絡優化等。郵箱:sxsu@bupt.edu.cn。
王冬宇,男,講師。2014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信號處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至2016年,在解放軍總醫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任教于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多項國家863、重大專項、科技支撐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多項橫向合作項目。在IEEE等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2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主要研究方向:短距離無線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寬帶移動通信與網絡融合。Email:dy_wang@bupt.edu.cn。
王生楚,男,講師。2015、2011年博士、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08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方向為MIMO無線通信、自組織網協作定位、人工智能,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國防863項目等四項,主持參與企業橫向項目多項。發表IEEESCI論文八篇,國際會議論文十余篇,申請發明專利一項。研究方向:MIMO無線通信以及協作定位。聯系電話:62283022(辦)Email:wsc15@bupt.edu.cn
王思野,男,講師、碩士生導師。
1983年11月生,2005年畢業于湖南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信號處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11年至2014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至今,任教于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國家973、863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多項橫向合作項目。出版論著一本,在IEEE等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協作通信、全雙工通信、物聯網、衛星通信等。
王曉湘,女,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年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畢業,2001至2002年奧地利維也納理工大學移動通信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98年至今在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工作。正在承擔國家863項目“新型寬帶無線網絡多用戶協作傳輸關鍵技術研究”,“無線協作廣播/組播的多級傳輸與沖突控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虛擬多天線的協作廣播”等多項國家級研究課題和企業合作技術開發項目“智能通信干擾模擬器”等,在LTE、協作通信、MIMO-OFDM、協作定位等研究領域發表論文6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研究方向為:寬帶移動通信與網絡融合,信息與通信理論,傳感器網絡定位技術等。Email:cpwang@bupt.edu.cn。
望育梅,女,講師,碩士生導師。
2004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近來的研究領域包括:無線通信中的分布式信號處理與多媒體通信理論,網絡通信理論與跨層優化。曾于2002年在日本橫須賀NTTDoCoMo研究院做海外實習研究,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美國Lehigh大學進行訪問研究。近年來發表SCI/EI檢索論文40多篇,出版信息通信類教材和專著6部,主持和參加各類科研項目20多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
吳曉非,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1968年出生。
工作于信通院先進網絡技術實驗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師從周炯槃先生。此后一直工作于信息工程學院。目前主要研究復雜網絡,移動通信和IPQOS領域。
徐文波,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0年于北京郵電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理論與技術教研中心從事科學教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以及多項企業合作項目。已發表SCI檢索論文12篇、EI檢索論文23篇,出版專著2部,申請專利7項。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信號處理、智能硬件。電子郵件:xuwb@bupt.edu.cn。
許文俊,男,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前任教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擔任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秘書。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參與人員正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項企業合作項目。近年來在國內外主要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SCI/EI檢索論文近100篇,申請國家專利30余項,參與科研項目近40項。主要研究方向為:5G通信網絡、綠色通信網絡、認知無線網絡以及無線網絡的數據采集與分析。電子郵件:wjxu@bupt.edu.cn。
禹可,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77年出生。
1996年進入北京郵電大學學習,2005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網理論,移動互聯網和應用,互聯網流量和行為分析,網絡仿真和測試。2011年2月至8月受歐盟“瑪麗·居里”行動計劃資助,赴挪威阿格德爾大學(UniversityofAgder)訪學。2015年5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訪學。近年來,作為項目主要參與人參加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華為等公司的創新科研項目,參與編寫教材3部,發表論文30余篇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張鴻濤,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8年獲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學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寬帶移動通信系統,網絡融合,移動互聯網及應用。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多項企業資助項目。在國際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第一作者完成3本教材及5本譯著。郵箱:htzhang@bupt.edu.cn。
朱孔林,男,講師,碩士生導師。
1985年生,2014年于德國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4年-2008年就讀北方工業大學和美國南方州立理工大學,并獲雙學士學位;于2009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碩士學位。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歐盟FP7,瑪麗居里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發表論文十余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為社交網絡的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架構和數據處理、數據中心網絡虛擬化、車聯網數據傳輸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