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蘇州大學文學院 2018-07-12 相關院校: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導師王建軍介紹如下:
王建軍,男,1964年7月出身,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院學術委員,是中國語言學會會員、江蘇省社科聯理事、
江蘇省語言學會副會長、江蘇省中華成語研究會執行會長、江蘇省修辭學會副會長、蘇州市語言學會會長,曾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江蘇省“333人才”(
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領域:漢語言文字學(漢語語法史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主要學術成果
(一).重點著作(2000年以來)
1.《漢語存在句的歷時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2.《楚風漢韻何悠悠——廖序東先生紀念文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中西方語言學史之比較》(修訂本),黃山書社2009年。
4.《高級漢語》(主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5.《成語密碼》(第2季)(主編),商務印書館2015年。
6.《漢語句類史概要》,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二).主要論文(2000年以來)
1.《馬氏文通》之前的清代虛詞研究,《古漢語研究》2001.1。
2.“上館子”與“下館子” 《語文建設》2001.1。
3.“失真”與“傳真” 《語文月刊》2001.3。
4.《老乞大》與《樸通事》中的存在句,《語文研究》2002.3。
5.佛教俗語詞的來源、俗化方式及結果,《戒幢佛學》岳麓書社2002.12。
6.敦煌變文中的存在句,香港《中國語文研究》2003.1。
7.中古漢語的描寫型存在句,《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1。
8.主謂謂語型存在句源流考略,《古漢語研究》2003.4。
9.中古漢語的判斷型存在句,《漢語史研究集刊》(七),巴蜀書社2004.12。
10.時空在漢語存在句中的表現形態,《語文研究》2005.4。
11.古漢語中的處所類雙賓語句探析 《語文學刊》2005.9。
13.粘著·移位·虛化·替換,《古漢語研究》2006.4。
14.古漢語處所類雙賓語句的歷史考察,《漢語學報》2006.4。
15.《水滸傳》中的存在句,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十輯)(CSSCI源刊)巴蜀書社2007.9。
16.敦煌社邑文書詞語補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3。
17.《老乞大》《樸通事》中的顯性祈使句,《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7.4。
18.連詞“便是”與語氣詞“便是”的生成歷程之比較,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19.敦煌社邑文書中的特殊量詞,中國語言學報(十三輯),商務印書館2008.6。
20.中古句類的時代特征和歷史地位,《漢語史研究集刊》(十一),巴蜀書社2008。
21.語法類推、角色轉換與功能擴張,《語文研究》2010.1。
22.中古成語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動因,《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11
23.丹陽方言中所見古白話詞語例說,《中國方言學報》(2),商務印書館2010.1
24.成語在發展過程中的選擇性傳播(與江蓉蓉合著),《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1。
25.異體成語瑣議,《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5。
26.近代語氣詞“著”及相關祈使句的歷史考察,《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4
27.漢語介詞源自動詞的歷史理據,《古漢語研究的新探索》(第十一屆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出版社2014.4。
28.當下海外漢語教學實習的兩種類型:教學型與服務型,《國際漢語教育》(北外)2014.2
29.漢語國際教育師資本土化的基本內涵、培養模式與未來走向,《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3
30.《漢譯佛典成語:漢語成語的助推器》,載《佛經音義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12。
31.《佛典成語與禪籍成語異同論》,臺灣《中正漢學研究》2015.2。
32.《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的自有教材建設問題芻議》,《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北語)2017.3。
33.古典詩詞成語探考(與郭博菡合著),《常熟理工學院學報》(哲社版)2017.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