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 2018-09-03 相關院校: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景曉軍導師組介紹如下
景曉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杰出青年科學家,國家863計劃專家,國家軍用電子元器件評估委員會專家,國家保密局技術委員會專家,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北京郵電大學軍事通信學學科帶頭人。
景曉軍長期從事信息安全、圖像處理、指紋識別、電磁場等領域科研和教學工作,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信息融合、圖像處理、生物識別、網絡信息安全、電磁場等技術。
近年來主持、參與并完成了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教育部等30余項科研項目及多項與企業合作研究開發項目。2003年以來在國內外著名期刊和會議上發表文章200余篇,40余篇進入SCI、EI檢索。出版著作8部。2003年以來每年都擔任本科生的“概率論與隨機過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的授課任務。
聯系電話:010-62283790 Email: jxiaojun@bupt.edu.cn
曹若菡,女,生于1989年,講師。2014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研究興趣集中在物理層安全、攻擊檢測技術等方面,參與若干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方向:物理層安全、攻擊檢測。
Email:caoruohan@bupt.edu.cn。
陳磊,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生于1967年1月,博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從事數字電視、視音頻通信領域的研究、開發及成果產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資助下,以企業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面向市場開展科研工作。相關工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次)、“郵電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次)。研制成功“數字電視編碼、解碼、復用、調制系統”、“數字電視網絡適配系統”、“數字電視碼流分析及監測系統”,等。
目前項目:新一代視音頻編解碼系統、數字電視IP傳輸系統、下一代廣播網(NGB)關鍵技術、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網(SFN)傳輸適配系統、高碼率復合TS流光傳輸系統,等。
研究方向:數字電視、下一代廣播網(NGB)、IPTV。
聯系電話:010-62262856 Email: leichen@bupt.edu.cn
杜秀川,男,講師,Internet應用專業,從事無線傳感器網絡、嵌入式系統、網絡應用開發和計算機視覺研究。
電話:13810020925 Email: dxcnet@bupt.edu.cn
高暉,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7年7月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2012年7月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獲信號與信息處理工學博士學位,2012年7月-2014年2月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12月進入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任教,2013年獲北京郵電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2009年5月-2012年7月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無線中心做研究助理,2012年4至6月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做研究助理。專業興趣集中在無線通信新技術,無線通信中的信號處理,無線通信基礎理論等;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金、華為創新研究計劃,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作為技術骨干參與過國家重大專項,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新加坡國防部創新研究計劃等10項國內外重要科研項目。在本領域的國際主要期刊IEEETrans.等發表論文20余篇,主要會議IEEEICC/GLOBECOM等發表論文60余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0余項,長期受邀擔任IEEE無線通信相關期刊審稿人,主要會議技術委員會成員及審稿人。
研究方向:無線通信理論及關鍵技術,無線通信中的先進信號處理,信息論。
電子郵件:huigao@bupt.edu.cn
黃海,男,講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虛擬現實,智能信息處理。
郵箱:huanghai@bupt.edu.cn
李江軍,男,講師。主要從事語音及音頻信號處理、多媒體通信等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申請專利1項,合作出版教材1部,主持并參與了多項企業科研項目。
研究方向:多媒體信息處理與通信,互聯網應用。已申請專利1項,主持并參與了多項企業科研項目。
聯系電話:010-62283030 Email: leejj@bupt.edu.cn
陸月明,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院,獲計算機系統結構博士學位,2006年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獲得者,從事大數據存儲與分析、網絡模擬與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和完成課題30多項,獲得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多項,發表文章100多篇。
聯系電話:010-61198012Email:ymlu@bupt.edu.cn
呂鐵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北京郵電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2000年12月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獲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博士學位。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4月到北京郵電大學任教,同年加入美國常春藤大學之一的“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工程學院BINARY研究中心”進行合作研究。2005年6月破格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度入選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6-0091)。2008年9月前往世界著名一流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電子工程系作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與美國工程院院士,IEEEFellow,享有“DSL之父”美譽的John M.Cioffi教授進行數字通信方面的合作研究。
截止到2015年9月1日,共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檢索或源刊論文50篇,EI檢索或源刊論文165篇。申請38項發明專利,其中包括1項美國發明專利和16項已授權專利。
近年負責和參加各類科研項目20多項,作為負責人主持了10多項,它們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項目等。
受邀擔任IEEEICCS’2008、IEEE ICC’2010分會聯合主席(Co-Chair),IEEEICCC’2015、IEEE ICCCAS’2007、IEEEICUWB’2009、IEEE PIMRC’2012、IEEECSAE’2012和IEEE CIT’2012技術委員會成員(TPC)。受邀擔任“信號與信息處理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大規模MIMO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5G新型調制編碼技術;物理層安全技術;網絡信息論;下一代無線網絡架構等。
主要的學術任職有: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個人主頁:http://www.tiejunlab.com Email:lvtiejun@bupt.edu.cn
蘇放,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目前研究課題包括移動通信技術,異構網絡融合研究、無線Internet應用等。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4項,獲得專利1項,合作出版教材、專著2部,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企業科研項目。
研究方向:無線通信技術,異構網絡融合,無線Internet應用。
聯系電話:010-62282100,Email:sufang@bupt.edu.cn
孫松林,男,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會員。目前研究內容包括H.264視頻編碼、CDN/IPTV等多媒體通信技術、OFDM無線通信技術及信號處理、DSP/FPAG/ARM等嵌入式系統的研究等。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合作出版教材、專著3部,先后承擔或參與了1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科研項目。
研究方向:無線多媒體通信與信號處理、嵌入式系統。
聯系電話:010-61198063 Email: slsun@bupt.edu.cn
王炫名,男,講師,博士。2012年8月至今為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師。
研究方向:通信與信息系統。
電話:010-62283789 Email:wangxm@bupt.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