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 2018-09-07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大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導師劉曉軍介紹如下:
劉曉軍,男,1975年5月出生,湖南新化人。2007年6月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2009年6月從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出站,進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工作。古典文學教研室教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圖像、小說文體與小說批評。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
辦公地點:閔行校區中文系4301辦公室
通訊地址:上海市東川路500號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研究方向
古代小說文體與小說批評、小說圖像
學術成果
《在小說戲曲領域的堅守與開頭——譚帆教授訪談》,《學術月刊》2013年第11期
《中國古代小說文體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儒林外史〉的結構方式:“遞入”與“互見”》,《新疆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3期
《章回體例與連載方式:論清末民初章回小說文體的嬗變》,《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
《新聞意識與商業行為:報刊連載對清末民初章回小說文體的影響》,《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4期
《情節、時空、角色:論明代神魔小說的敘事模式》,《求是學刊》,2010年第5期
《“四大奇書”與章回小說文體的形成》,《學術研究》,2010年第10期
《“說部”考》,《學術研究》2009年第2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雅俗文學文體的交融與悖離——論明代章回小說中的詩詞質素》,《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4期
《“稗史”考》,《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4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張竹坡論人物角色的敘事功能》,《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4期
《論俗講變文對章回小說文體之影響》,《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
《在小說與史傳之間——論明代歷史演義的敘事模式》,《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
《二十世紀中國古代章回小說文體研究的回顧與反思》,《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4期
《“章回體”稱謂考》,《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4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按鑒”考》,《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2期
《二十世紀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研究述評》,《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
《對〈紅樓夢〉人物怪異行為的“怪異理論”解讀》,《株洲工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莊子與康德審美愉悅理論比較》,《語言·文學·文化》輯刊第一期,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專著:
《章回小說文體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歸有光與昆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明代章回小說文體研究》,(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