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11-29 相關院校:長春理工大學
《管理學》課程考試大綱
一、課程的性質
管理學是工商管理類、經濟類各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課。
平時成績占20%,基礎知識占40%,應用能力占40%。
二、 考試內容與基本要求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管理與管理學
[考試要求]1、了解管理的產生過程,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2、了解管理與外部環境的關系,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以及管理的作用。
3、理解管理的性質和管理的職能。
[考試內容]第一節 管理概念與特征
一、管理概念
二、管理的特征
第二節 管理的性質和職能
一、 管理的性質
二、 管理的職能
三、 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四、 管理者的技能和角色
第三節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管理的研究對象
二、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發展
[考試要求]1、掌握古典管理理論的思想。
2、了解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論點。
3、理解行為科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4、了解中國現代的管理思想。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 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 管理思想的萌芽階段
第二節 古典管理理論
一、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內容及其評價
二、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三、 韋伯的理想的行政組織理論
第三節 行為科學理論
一、 霍桑試驗的概念
二、 霍桑試驗的內容
三、 霍桑試驗的結論
第三節 現代管理理論
一、 行為科學學派
二、 管理科學學派
三、 決策理論學派
四、 系統管理學派
五、 經驗主義學派
六、 管理過程學派
七、 權變理論學派
第四節 中國的管理思想的發展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
[考試要求]
[考試內容]第一節 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 主要特征
二、 研究管理原理的意義
第二節 管理基本原理
一、 系統原理
二、 人本原理
三、 責任原理
四、 效益原理
第三節 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 管理的方法論
二、 管理的法律的方法
三、 管理的行政的方法
四、 管理的經濟的方法
五、 管理的教育的方法
六、 第二篇 決 策
第五章 環境研究
[考試要求] 1、了解環境研究的意義
2、掌握宏觀和微觀環境的要素
3、掌握環境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考試內容]第一節 環境研究的意義
一、環境的含義
二、外部環境研究的必要性
三、內部環境研究的意義
四、環境研究的作用
第二節 外部環境研究
一、 外部一般環境
二、 外部特殊環境
第三節 內部環境研究
供應者、顧客、競爭對手、公眾等
第四節 環境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一、環境研究 程序
二、環境研究的方法
第六章 決策理論
[考試要求]1、理解決策的含義,了解并掌握決策的基本程序。
2、了解決策的理性限制及其影響決策的因素。
3、理解并掌握決策的方法與方法。
4、理解并掌握目標管理的含義和特點
[考試內容]第一節 決策的類型與特點
四、 決策的概念
五、 決策的類型
六、 決策的特點
第二節 決策過程與影響因素
一、 決策的過程
二、 影響決策的因素
第四節 決策的方法
一、 確定型決策方法
二、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三、 風險型決策方法
四、 定性決策方法
第四節 決策的理論限制及其應付
一、決策的合理性要求
二、決策者的理性限制
三、理性限制的克服
第七章 計劃的編制與執行
[考試要求]1、了解計劃的目的及其種類。
2、了解計劃工作的程序。
3、理解并掌握編制計劃的方法。
4、了解目標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5、理解目標的含義及性質,目標管理的含義及特點。
6、理解并掌握目標管理的實施過程。
[考試內容]第一節 計劃的類型與作用
一、 計劃與決策
二、 計劃的類型
三、 計劃的作用
第二節 計劃的編制
一、 計劃的編制程序
二、 計劃的編制方法
第三節 目標管理
一、 目標管理的由來
一、 目標管理的概念和特點
一、 目標管理的基本活動過程
第三篇 組織
第八章 組織結構設計
[考試要求]1、理解并掌握組織的含義及組織的類型。
2、理解組織的工作原則。
3、了解組織結構設計的程序與內容及部門劃分的方法與特點。
4、了解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含義以其影響因素。
5、理解并掌握幾種主要的組織結構形式以及合理的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確定;理解分權與集權的性質及關系,集權與分權的劃分原則。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組織結構
一、 組織與組織結構的含義
二、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
三、 組織結構的基本形式
第二節 組織設計
一、 組織設計的任務
二、 組織設計的依據
三、 組織設計的原則
第四節 職務設計
一、 職務設計的含義
二、 職務設計的作用
三、 職務設計的步驟
四、 職務設計的方法
第三節 集權與分權
一、權利的性質與特征
二、集權與分權的相對性
三、組織中的集權傾向
四、分權及其實現途徑
第九章 人員配備
[考試要求]1、掌握人員配備的任務、程序和原則。
2、了解管理人員的選聘標準,管理人員考評的內容及培訓方法。
3、理解并掌握管理人員的選聘與考評的程序和方法,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人員配備的任務、程序和原則
一、 人員配備的概念
二、 人員配備的任務
三、 人員配備的程序
四、 人員配備的的原則
第二節 管理人員的選聘
一、 管理人員需要量的確定
二、 管理人員的來源
三、 管理人員選拔的標準
四、 管理人員選拔的程序與方法
第三節 管理人員的考評
一、 管理人員考評的目的與作用
二、 管理人員考評的內容
三、 管理人員考評的工作程序與方法
第四節 管理人員的培訓
一、 管理人員培訓的目標
二、 管理人員培訓的方法
第五節 組織力量的整合
一、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二、直線與參謀
三、委員會
第十章 組織文化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組織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 組織文化的概念
二、 組織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組織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組織精神
二、組織價值觀
三、組織形象
第三節 組織文化的功能
一、 自我內聚功能
二、 自我改造功能
三、 自我調空功能
四、 自我完善功能
五、 自我延續功能
第五節 塑造組織文化的主要途徑
一、 選擇價值標準
二、 強化員工認同
三、 提煉定格
四、 鞏固提高
五、 豐富發展
第四篇 領導
第十一章 領導
[考試要求]1、理解領導的含義及實質。
2、了解和掌握領導特質理論。
3、理解并掌握領導方式理論
4、了解和掌握領導藝術。
[考試內容]第一節 領導的性質與作用
一、 領導的含義
二、 領導的作用
第二節 領導者和領導者特質理論
一、 領導者的含義
二、 領導者特質理論
第三節 領導方式及其理論
一、 領導方式理論
二、 領導方式連續流理論
三、 領導方格理論
四、 管理模式理論
五、 領導行為四分圖理論
第四節 領導權變理論
一、 權變理論的含義
二、 菲德勒“隨機制宜”理論
三、 豪斯的途徑——目標理論
第五節 領導藝術
一、 領導他人的藝術
二、 處理事物的藝術
三、 利用時間的藝術
第十二章 激勵
[考試要求]1、知道激勵過程與激勵模式。
2、了解影響激勵的因素,了解期望理論、公平理論。
3、理解并掌握需要層次論、雙因素理論及激勵方法。
1、 了解信息溝通的形式與過程,知道信息溝通的方法與原則。
2、 了解信息溝通的障礙與克服,了解協調的作用。
3、 理解并掌握協調的原則以及協調的內容與方式。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激勵的性質
一、 激勵的含義與性質
二、 激勵的因素
三、 激勵的作用
第二節 早期的激勵理論
一、 人性假設理論
二、 需要層次理論
三、 雙因素理論
第三節當代激勵理論
一、 期望理論
二、 公平理論
三、 強化理論
四、 激勵模式
第三節 激勵的方法和藝術
一、 工作激勵
二、 成果極力
三、 培訓教育激勵
第十三章溝通
[考試要求]1、理解溝通的概念
2、掌握溝通的基本過程和方式
3、了解溝通的障礙因素,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
第一節 溝通的性質及其過程
六、 溝通的概念
七、 溝通的作用
八、 溝通的過程
第二節 溝通的方式
一、 人際溝通
二、組織溝通
三、其它溝通
第三節 溝通的障礙及其克服
一、 有效溝通的障礙
二、有效溝通的方法
第五篇 控制
第十四章 控制
[考試要求]1、知道控制的類型;
2、了解衡量標準的執行情況,了解控制的基本內容。
3、掌握實現有效控制的方法。
[考試內容]第一節 控制的性質與內容
一、 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性質與內容
三、 控制的過程
四、 控制的方法
第六篇 管理前沿理論創新
第十五章 管理前沿理論創新
[考試要求]1、了解管理前沿理論
2、掌握學科發展動態和趨勢
[考試內容第一節 管理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管理創新
第三節 企業再造理論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
第七六章 綜合案例分析
[考試要求] 能夠運用相關管理理論分析和解釋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參考書
教材:《管理學》(第四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參考教材:
1、楊文士、張雁主編.管理學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第四次印刷
2、芮明杰.管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
3、(美)約瑟夫M.普蒂、海因茨·韋里奇、哈羅德·孔茨著.管理學精要..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1
4、(美)托馬斯·S.貝特曼等著.管理學---構建競爭優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1.1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