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9-02-28 相關院校: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
復試初試業務課考試科目《數字邏輯設計》考試大綱
一、目的:
本課程考試的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學生對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能力及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電路和邏輯基礎。
二、基本要求:
1.熟練掌握二、八、十六進制數制及其相互轉換,了解8421BCD碼及其它常用的碼制。
2.熟練掌握邏輯代數基本定律與定理,邏輯函數的代數式化簡法、卡諾圖化簡法及邏輯問題的描述方法。
3.熟練掌握TTL和CMOS門的邏輯功能及工作原理,了解TTL和CMOS門電路結構、特性、參數和使用方法,了解OC門,TSL門和傳輸門的特性。
4.熟練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集成組合邏輯器件的邏輯功能、使用方法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5.掌握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及觸發方式,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時序邏輯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計數器的設計方法。
6.了解半導體存儲器(RAM、ROM)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7.熟練掌握555定時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掌握單穩態觸發器,多諧振蕩器及施密特觸發器工作原理及參數計算。
8.了解典型的A/D和D/A轉換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標及使用方法。
9.了解當前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動態及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原理與應用。
三、主要內容:
1數字邏輯概論
1.1數字電路與數字信號
1.2數制
1.3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
1.4二進制代碼
1.5二值邏輯變量與基本邏輯運算
1.6邏輯函數及其表示方法
2邏輯代數
2.1邏輯代數
2.2邏輯函數的卡諾圖化簡法
3邏輯門電路
3.1MOS邏輯門電路
3.2TTL邏輯門電路
4組合邏輯電路
4.1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4.2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4.3組合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
4.4常用組合邏輯集成電路
4.5組合可編程邏輯器件
5鎖存器和觸發器
5.1雙穩態存儲單元電路
5.2鎖存器
5.3觸發器的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
5.4觸發器的邏輯功能
6時序邏輯電路
6.1時序邏輯電路的基本概念
6.2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6.3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6.4異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6.5典型的時序邏輯集成電路
7存儲器
7.1 只讀存儲器
7.2 隨機存取存儲器
8脈沖波形的變換與產生
8.1單穩態觸發器
8.2施密特觸發器
8.3多諧振蕩器
8.4555定時器及其應用
9數模與模數轉換器
9.1D/A轉換器
9.2A/D轉換器
四、參考教材
1、《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五版康華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數字電子技術》第五版閻石高等教育出版社
職業教育領域信息技術方向專業
復試業務課考試科目《信號與系統》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信號與系統是通信、電信、電科、應用電子技術、微電子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國內各高校相應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要求考生熟練地掌握本課程所講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并應用這些基本理論分析、解釋和計算一些相關的工程應用問題。
二、考試的主要內容
(一)信號與系統的基礎知識
1、信號及其描述方法
2、信號的運算
3、線性系統的基本性質
(二)連續系統的時域分析
1、系統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的經典求解
2、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的概念及其性質
3、卷積、卷積的性質及卷積的計算方法
4、系統函數的求解方法
(三)連續信號與系統的變換域分析
1、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2、非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及其性質
3、抽樣信號、抽樣信號的頻譜、抽樣定理及其應用
4、周期和非周期信號通過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
5、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性質
6、信號通過線性系統的S域分析
7、拉普拉斯變換與傅里葉變換的關系
(四)離散信號與系統分析
1、離散時間信號(序列)的描述及其運算
2、離散卷積及其性質
3、線性離散時間系統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
4、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法
5、Z變換及其性質,逆Z變換
6、離散系統的Z變換分析法
(五)系統函數
1、系統函數的零極點與響應的關系
2、系統穩定性的概念及其判斷
3、系統的方框圖、信號流圖表示法及系統模擬
(六)連續與離散系統的狀態變量分析
1、狀態、狀態變量與狀態方程
2、狀態方程的建立(連續與離散)
3、連續系統狀態方程的求解
4、離散系統狀態方程的求解
5、系統的穩定性、可控性和可觀測性的概念及判斷方法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試卷題型分為簡答題(包括選擇題和填空題)、一般計算題和綜合計算題三種類型,其中簡答題占20~25%,一般計算題占60~70%,綜合計算題占15~2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三小時,滿分150。
五、主要參考書目
1、吳大正主編。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鄭君里,應啟珩,楊為理。信號與系統(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電路分析》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課程是高等學校工科(特別是電子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它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對指導后續課程的學習具有普遍性。學生需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分析方法等,提高解題的靈活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主要內容
1、緒論,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電路模型。基本變量及參考方向。電路元件,獨立電源,受控源,基爾霍夫定律。
2、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電路元件的聯接,Y-Δ接互換。電路的化簡。實際電壓源、電流源的等效互換。
3、常用網絡分析法
支路電流法,結點電壓法,網孔電流法,網絡圖論知識,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4、線性網絡的幾個定理
疊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維南—諾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對偶原理。
5、含運算放大器的電路分析
運算放大器,理想運算放大器,含理想運算放大器的電路分析與計算。
6、正弦穩態電路
正弦量的振幅、頻率與相位及有效值。相量分析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圖。R、L、C元件的相量電路、相量表達式、相量圖。感抗、容抗、感納,容納的概念及與頻率的關系。復阻抗、復導納的概念及其歐姆定律。以阻抗或導納判斷電路的性質。簡單及復雜電路的分析計算。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和能量。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復功率和功率因數。最大功率傳輸。
串聯、并聯諧振,串,并聯諧振頻率特性。諧振電路的品質因數。
7、具有耦合電感的電路
互感及互感電壓,互感電壓的參考方向。電路的伏一安關系式。同名端,耦合電感的串、并聯、去耦。空心變壓器電路的分析。理想變壓器與全耦合變壓器。
8、三相交流電路
三相電源,相序,星形、三角形聯接。對稱三相電路中相電壓與線電壓,相電流與線電流的關系。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瞬時功率,視在功率。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計算。
9、周期性非正弦電流電路
周期性非正弦函數的付里葉級數,波形的對稱性與付里葉級數系數的關系。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絕對平均值及電路的功率。周期性非正弦電路的計算。
10、雙口網絡
雙口網絡概述。雙口網絡的Z、Y、H、T參數。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具有端接的雙口網絡。雙口網絡的聯接。回轉器。負阻抗變換器。
11、一階電路的時域分析
電路的初始條件,換路定則。一階動態電路,RC、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完全響應,時間常數,三要素法。單位階躍函數,單位沖激函數,階躍響應,沖激響應。卷積積分(*)。
12、二階電路的時域分析
二階電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三種特征根及三種電路工作狀態。初始值的確定。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零狀態及完全響應,階躍響應、沖激響應。
13、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應用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幾個基本函數的拉氏變換,拉氏變換的基本性質。拉氏反變換。電路分析的拉氏變換法。網絡函數的定義及其應用。網絡函數零、極點分布,極點與單位沖激響應的關系。
14、網絡分析的狀態變量法
電路的狀態、狀態變量及狀態方程。狀態方程的建立。狀態方程頻域解法。(*)
15、非線性電阻電路
非線性電路的概念。圖解法。小信號分析法。分段線性分析法。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試卷題型分為簡答題(包括選擇題和填空題)、一般計算題和綜合計算題三種類型,其中簡答題占20~25%,一般計算題占60~70%,綜合計算題占15~2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三小時,滿分150。
五、主要參考書目
1、李瀚蓀主編。電路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通信原理》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通信原理》是電子信息技術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因此要求考生必須較好地掌握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的分析方法;并應了解通信網的基本概念。能夠運用數學的方法分析通信系統中各種調制、解調原理,掌握基本信源、信道編碼和解碼的原理和方法,能夠對各種系統進行抗噪聲性能分析。能夠應用所學知識,對目前通信領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能根據要求設計出性能指標較高的適用的通信系統。了解通信技術的發展動態。主要考核考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在通信領域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主要內容
1、通信的基本概念:定義,系統模型,信息的度量、性能分析指標。
2、信道特性:恒參和變參信道,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信道中的加性噪聲,信道容量公式應用。
3、模擬通信系統:調制的概念和分類、幅度調制和角度調制的時域和頻域分析,調制和解調方法,帶寬和功率的計算,噪聲性能分析。頻分復用。
4、信源編碼:抽樣定理;PCM和ΔM的編譯碼原理,噪聲性能分析;PCM和ΔM的改進型;時分復用基本概念。
5、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常用碼型,數字基帶信號的功率譜、基帶傳輸特性設計,基帶傳輸帶寬計算,奈奎斯特準則,眼圖和均衡,部分響應技術。
6、數字信號的載波傳輸:二進制數字調制和解調方法。多進制數字調制的基本原理,產生和解調方法。各種數字調制的帶寬計算。二進制和四進制數字調相的波形分析。最佳接收基本概念、最大輸出信噪比準則和匹配濾波器的概念,二進制調制系統最佳接收機性能分析。
7、現代數字調制技術;MSK、QAM、π/4-QPSK、OQPSK,擴頻通信等的基本原理,調制和解調方法,碼分多址的基本概念。
8、同步原理:載波同步、位同步、幀同步及網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方法。(占10%)
9、信道編碼:有擾離散信道的編碼定理,最小碼距與檢錯、糾錯的關系,差錯控制技術,幾種常用的檢錯碼,掌握線性分組碼、循環碼的編譯碼原理,實現方法,了解卷積碼的基本概念。
10、了解移動通信、光通信的基本知識及通信領域前沿技術發展動態。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試卷題型分為簡答題(包括選擇題和填空題)、一般計算題和綜合計算題三種類型,其中簡答題占20~25%,一般計算題占60~70%,綜合計算題占15~2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三小時,滿分150。
五、主要參考書目
1、張會生主編,《通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