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2019-09-26 相關院校: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一、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簡介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成立于1978年6月,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武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為中共一大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教育家李達,F任黨組書記張忠家,院長劉光遠。
建院以來,湖北省社會科學院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改革興院、制度治院的辦院方針,認真履行專門智庫、理論陣地、學術殿堂、人才基地的社科功能,以打造新型智庫、建設中部最強、全國一流的地方社科院為奮斗目標,經過50多年的辛勤耕耘和創新發展,已逐步建設成為多學科、多功能、信息化、開放型的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綜合研究機構,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是國內較早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單位,也是全國“東西南北中”科研單位培養社科類高級人才戰略布局的關鍵單位之一。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F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的三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應用經濟學(下設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三個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個二級學科)、中國史(下設專門史、中國近代史、中國古代史三個二級學科)。另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的三個碩士二級學科授權點:政治學理論、中共黨史、企業管理,其中,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為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史為省級特色培育學科,政治學為我院傳統優勢學科。具備經濟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發展,我院研究生教育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生培養特色,鍛煉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是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圍繞自身定位,積極加強重點學科建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我院在研究方向和學科創新方面有著與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特點和優勢,由此帶出了一批特色專業方向的人才。如中國史授權點的楚文化研究,培養的學生具備較強的研究楚文化、漢唐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能力,畢業后大多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還有產業經濟學授權點的農村經濟和“三農”研究,區域經濟授權點的長江流域經濟、城市群研究,在我國學術界和教育界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二是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與高校模式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的教育特色。我院作為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特別是我院長期以來實行“一帶一”的導師制。一方面,增強了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責任心;另一方面,研究生有大量的機會與導師見面,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能夠更好地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是鍛煉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研究生導師和教師隊伍。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我院的研究生導師隊伍中,匯聚了朱劍農、張培剛、夏振坤等大師級的學術名家和眾多的知名學者,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目前,在60余名導師隊伍當中,有中組部直接聯系專家1名,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40名,高等院校博士生導師8名,企業領導等兼職導師9名;中青年教師中,有58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在讀博士研究生。在教學實踐中,我院的導師和專家們,緊緊圍繞我省戰略目標的實施,帶領學生深入基層、企業、農村調研,開展理論宣講、成果推廣、決策咨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30余年來,我院畢業碩士研究生1000多人,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大批科研、教學、管理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其中,有23%的學生考取博士和中央、省、市公務員,有35%的學生進入大中型國企和事業單位工作,他們當中,有省部級領導2名,廳級領導20余名,有超過50%的人工作在處、高級職稱及公司高管崗位上。近5年,省紀委、省安全廳、武漢市科委等單位的人事部門主動上門聯系,要求錄用我院畢業學生,這是對我院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培養研究生方式的充分肯定。
學院位于世界最大的城中湖、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之濱,與湖北日報報業集團、省博物館、省藝術館毗鄰而居,擁有一棟9000平方米的研究生綜合教學專用大樓。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楚文化氛圍,先進的教學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學生們學習、生活、成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和有力的保障。
二、2020年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 培養目標
面向全國招生,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備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職業素養,掌握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人才和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 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學歷要求。考生的學歷要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
(2)原則上英語達到四級水平;
(3)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4)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三) 報名時間和地點
1、網上報名: 預報名時間為2019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2019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www.chinayz.edu.cn 進行網上報名。
2、現場報名:具體時間由各省級教育考試機構根據本地區本科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四) 全國統一考試
1、準考證的打。2019年12月14日-2019年12月23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
2、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3、初試時間和地點: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按照國家規定的時間,在本人報名所在的省(區、市)招生辦公室指定的考場參加考試。
4、復試時間和地點:暫定為2020年4月1日----4月15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大樓。
(五) 碩士學位授權點介紹
1.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
本碩士點于1981年開始招生,199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2012年獲批湖北省重點學科,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目前設置有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3個二級學科。
本碩士點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4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湖北省“七個一批”人才5人,年均科研經費300萬元,發表論文80余篇。在區域經濟、長江經濟研究、農村改革與發展和大國發展理論研究等方面,科研成果和社會影響走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本碩士點教師和科研人員承擔了30余項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課題,如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中下游的生態環境影響,湖北省農業十三五規劃,湖北省改革績效評估,湖北省民營經濟發展,湖北三農問題等,為國家尤其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決策規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每年針對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撰寫各類咨詢建議30余篇,大部分獲得省領導批示,其中多篇得到中央領導批示,發揮著高端智庫作用。
本碩士點人才培養質量高,近5年本碩士點研究生參與導師課題的比例達91%,人均發表論文1.5篇,畢業生就業率為100%,92%的研究生到省市黨政機關,金融單位,科研與咨詢機構工作,8%的畢業生考取博士研究生。
2.政治學理論(獨立二級學科)
該點從1981年開始招生,其中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在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政策研究、行政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已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全國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攻讀博士學位。該點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0人。該點從事的政治學原理、地方行政管理專業研究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從2015年起,新招社會保障方向研究生。
3.中共黨史(獨立二級學科)
該點從2006年起開始招生,畢業生主要去向為黨政機關、高校、省市以上黨校及企業等。近年來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全國著名高校攻讀博士學位。該點現有碩士生專、兼職導師7人。導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各1人。該點從事的中共黨史和中國近現代政治史研究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從2016年起,新招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向研究生。
4.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本學科依托的哲學研究所,前身是中國社科院武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由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李達于1958年創辦,2005年獲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目前設置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個二級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歷史悠久,學術積淀豐厚,有良好的學術聲譽與較大的學術影響。
第一,研究領域特色鮮明,既強調哲學觀念和方法的高屋建瓴,又突出基礎理論的現實指向性,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資源的互動。
第二,我院是湖北省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陣地,注重發揮智庫和宣傳平臺功能,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建設為導向,發揮社科院的資政特色。
第三,師資隊伍整體實力較強。各方向人員齊整,具有高級職稱的占74%,6人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或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近5年來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包括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12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2項,省社科基金等各類課題18項,出版了22部學術著作。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等權威刊物、報紙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和理論宣傳文章200余篇。
第四,人才培養及思想政治教育狀況。2005年以來,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已累計培養碩士100余名,年均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中有十余人進入中央黨校,武漢大學等知名黨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有部分畢業生通過全國統考,進入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檔案館等國家機關工作,培養了一批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5.中國史(一級學科)
本學科點所依托的歷史研究所設立于1958年,1981年開始招生,1986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專門史3個學科方向。以楚文化研究,區域社會史研究為主要特色,楚文化研究優勢明顯,成果突出,具有全國影響。社會史研究立足湖北區域,注重田野考察,成長迅速。
本學科點是全國領先的荊楚文化研究陣地和湖北地方史研究高地,師資力量雄厚,社會影響巨大,學科帶頭人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社會聲譽,其中1人為中央組織部直接聯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另有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湖北省宣傳文化戰線首屆“五個一批”人才、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4人。
本學科點科研成果眾多,近5年內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省級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20余部,發表權威期刊文章4篇,一般CSSCI文章40余篇,獲國家及省市級科研獎勵16項.
本學科點是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研究教學機構,近5年來招生約50人,人才培養質量較高,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獨立科研能力。在校期間多能發表文章,其中有C刊文章10余篇,一般刊物人均發表文章約1.5篇,學位論文嚴謹規范,曾獲省級優秀碩士論文榮譽,學風嚴謹,均無學術不端行為。在辦學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學生考博成功率約20%-40%,就業去向為政府,高?蒲袡C構,大都已成為業務主干,部分已成為所在單位領導,社會反應良好。
6.企業管理(獨立二級學科)
本碩士點從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畢業生主要在全國各地的國家機關、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就業,從事政策研究、教學、科研和企業管理工作。近年該碩士點累計有10多名畢業生考入全國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攻讀博士學位,F有碩士生專、兼職導師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該點將企業管理研究與工業經濟研究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學科專長。
詳情請見湖北省社會科學院主頁: http://www.hbsky.cn/
電子郵件地址: yjshban@126.com
單位代碼:88701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湖路165號
郵政編碼:430077
聯系部門:研究生辦公室
電話:(027)86792589 86792506
聯 系 人:賈老師 鄭老師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