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江漢大學研究生院 2019-07-25 相關院校:江漢大學
一、考試性質
課程與教學論是(江漢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專業課必考科目之一,考試對象是具備學士學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簡章中規定的相關條件的人員。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專業學位必需的基本素質、一般素質和培養潛能。評估的標準是要求達到普通高等院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并具有較好的教育相關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
二、評價目標
課程與教學論要求考生系統理解和掌握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課程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根據試題,要求考生聯想所熟悉、記憶的課程與教學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準確地表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斷:運用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釋課程與教學現象。
3.綜合運用:通過對所學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用,能闡釋有關的理論問題,解決課程與教學的現實問題。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考試時間為180分鐘,3小時。
2)試卷滿分:本試卷滿分為150分。
3)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4)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30分(共5題,每小題6分)
簡答題 50分(共5題,每小題10分)
分析論述題 40分(共2題,每題20分)
案例分析題 30分(共1題,每題30分)
5)試卷內容結構:
課程與教學概論 約40分(27%)
課程與教學系統 約30分(20%)
課程與教學過程 約70分(46%)
課程與教學美學 約10分(7%)
四、考試內容
(一)課程與教學論概述
1.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框架
(1)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幾個概念
(2)幾個概念之間的基本關系
2.課程(論)與教學(論)的關系
(1)大教學論
(2)大課程論
(3)其他關系模式
3.課程與教學論的主要價值
(1)認識價值
(2)知識價值
(3)革新價值
(二)課程與教學基礎
1.歷史基礎
(1)西方課程與教學的歷史基礎
(2)中國課程與教學的歷史基礎
2.哲學基礎
(1)西方課程與教學的哲學基礎
(2)中國課程與教學的哲學基礎
3.文化及社會基礎
(1)文化及社會基礎的意義
(2)文化及社會影響的特征
(3)文化及社會基礎的基本內涵
(4)文化及社會基礎的研究
4.科學基礎
(1)西方課程與教學的科學基礎
(2)中國課程與教學的科學基礎及其發展
5.心理學基礎
(1)西方課程與教學的心理學基礎
(2)中國課程與教學的心理學基礎及其發展
(三)課程與教學概念
1.課程與教學的影響因素
(1)課程與教學影響因素的種類
(2)課程與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
2.課程層次
(1)決策層次
(2)運行層次
3.課程的概念
(1)課程的詞源
(2)課程的指稱與組成
(3)課程的定義
4.教學的概念
(1)教學的詞源
(2)已有教學定義
(3)教學概念新探
(四)課程與教學理論
1.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1)萌芽期
(2)建立期
(3)繁榮期
(4)課程與教學的經典學說
2.西方課程與教學理論流派
(1)傳統流派
(2)現代流派
(3)新興流派
3.中國課程與教學理論流派
(1)啟發式教學
(2)主體性教學
(3)情境課程與教學
(4)概念重建主義課程與教學
(五)教育內容
1.教育內容概述
(1)教育內容的概念
(2)教育內容的文化本性
(3)教育內容的構成
2.知識
(1)教育知識的概念
(2)人文知識與科學知識
(3)幾種新知識觀
3.具體教育內容
(1)體育內容
(2)智育內容
(3)德育內容
(4)課目教育內容
(六)學生與教師
1.學生與教師概述
(1)學生與教師概念
(2)師生關系
(3)師生的課程經驗
2.學生與教師的成長
(1)學生成長
(2)教師專業發展
(七)環境開發
1.環境概述
(1)教育環境
(2)教學環境
(3)學習環境
2.課程協作參與
(1)協作參與機制
(2)協作參與的四大主題
3.學校文化
(1)學校文化的概念
(2)教師的文化取向
(3)校園文化
(4)隱性課程
4.教育媒體
(1)教育媒體概述
(2)網絡多媒體的開發與應用
(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八)課程研制過程
1.課程研制概述
(1)課程研制的概念
(2)課程研制的階段
(3)課程研制的參與者
(4)課程研制的特性
(5)課程改革
2.課程結構
(1)課程結構概述
(2)課程類型
(3)課程結構原理
3.課程研制過程原理
(1)泰勒原理(目標模式)
(2)過程模式與實踐模式
(3)課程研制過程的步驟
(九)課程規劃與設計
1.課程規劃
(1)課程規劃的層次
(2)課程規劃的步驟與任務
2.課程設計
(1)課程設計的概念
(2)課程設計方式
3.課程與教學資源
(1)課程與教學資源的概念
(2)課程與教學資源的類型與要素
(3)課程與教學資源的開發
4.課程與教學材料
(1)課程與教學材料概述
(2)課本
(十)課程與教學目標
1.課程與教學目標概述
(1)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概念
(2)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功能
(3)教育目標的來源
2.教育目標分類理論
(1)傳統的目標分類
(2)布盧姆等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
(3)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
(4)我國的課程目標分類探索
3.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
(1)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程序
(2)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步驟
4.課程與目標表述
(1)行為目標的ABCD表述方法
(2)表意目標的表述方法
(3)內部過程與外顯行為相結合的表述方法
(十一)課程實施與組織
1.課程實施及取向
(1)課程實施的概念
(2)課程實施的三種取向
(3)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2.課程實施模式
(1)研究-開發-推廣模式
(2)蘭德變遷模式
(3)變遷阻力消除模式
(4)組織發展模式
(5)情境模式
3.課程組織
(1)課程組織的含義
(2)課程組織的要素
(3)課程組織的主要途徑
(十二)校本課程開發
1.課程管理體制
(1)課程管理體制的類型
(2)校本課程開發的興起及含義
2.校本課程開發過程
(1)校本課程開發的模式
(2)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流程
(3)校本課程開發的優點與局限
3.校本課程開發趨勢
(1)課程開發校本化
(2)學校特色課程開發
(十三)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概述
(1)教學過程的概念
(2)教學過程的本質
(3)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4)教學原則
2.教學過程結構
(1)關于教學過程結構的理論
(2)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
(十四)教學方法、策略、模式
1.教學方法與策略概述
(1)有效教學
(2)教學方法及其發展
(3)教學策略
2.教學方法的特征與類型
(1)教學方法的層次特征及分類
(2)教學方法的媒介特征及分類
(3)教學方法的行為特征
3.教學策略的層次與特征
(1)學習策略
(2)教授策略
(3)互動式教學策略
4.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的概念
(2)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關系
(3)國內外主要的教學模式介紹
(十五)學習方式
1.學習方式概述
(1)學習方式的興起
(2)學習方式的概念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
(3)探究學習
(十六)班課教學技能
1.班課教學概述
(1)班課教學的產生及發展
(2)班課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3)班課教學的改革趨勢
2.班課教學技能
(1)備課技能
(2)班課教學管理技能
(3)班課教學實施技能
(4)班課教學評價技能
(十七)課程與教學評價
1.課程與教學評價概述
(1)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內涵、功能
(2)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發展
(3)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
(4)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對象
2.課程與教學評價的類型
(1)以評價主體為依據的分類
(2)以評價標準為依據的分類
(3)以評價作用為依據的分類
3.學生學習評價與評估
(1)基本概念
(2)主要方法與工具
(3)學業成就測驗
(4)表現性評估
(十八)課程與教學美學
1.教學藝術
(1)教學藝術的概念及特點
(2)教學藝術的分類
2.常用的教學藝術
(1)導課藝術
(2)教授藝術
(3)組織藝術
(4)結課技術
3.教學藝術風格
(1)教學藝術風格的含義
(2)教學藝術風格的特點
(3)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