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山東大學 2019-08-15 相關院校:山東大學
913-環境工程學
一、考試目的
環境工程學是山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專業碩士入學初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考試大綱的制定是根據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特點,考察學生對環境工程學的總體認識,測評考生在專業方面的基本素質、對本專業的基本知識、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環境工程學的性質、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和方法以及大氣、水體、土壤環境要素以及固體廢物、物理環境影響、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等基礎知識,了解全球環境現狀、突出問題及原因,以及環境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考生須攜帶不具有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3.試卷結構
環境工程基礎、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要素部分,考核的比例約70%;
物理環境影響、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部分,考核的比例約30%。
四、考試內容
1.環境工程基礎
(1)掌握環境、環境質量、環境容量以及環境功能等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及典型的環境污染事件,環境學研究對象及環境要素,環境保護的歷程及主要事件。
(2)了解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全球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相關概念,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水資源短缺、荒漠化等全球環境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2.大氣
(1)掌握大氣的成分、大氣的分層以及對流層的特點,主要的空氣污染物、來源、遷移轉化規律及環境影響。
(2)了解大氣污染控制標準和大氣污染物治理技術。
3.水體
(1)掌握水體環境和水質的基本概念,水體污染,水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環境效應,水體自凈以及需氧有機物的衰減規律。
(2)了解水的分布以及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水體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影響,水污染防治技術與方法。
4.土壤
(1)掌握土壤組成與基本性質,土壤污染源,土壤自然凈化過程,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中的重金屬來源、污染特征,土壤中農藥的類型特征、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
(2)了解土壤背景值,土壤環境容量,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鹽堿化的成因機理和危害。
5. 固體廢物
(1)掌握固體廢物概念、分類、主要特點和危害,危險固體廢物概念,固體廢物的污染途徑和主要的處理處置方法。
(2)了解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及資源化、城市垃圾的利用與治理。
6. 物理環境影響
(1)掌握噪聲的含義、分類、特征和危害以及衰減、疊加規律,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光污染,熱污染的來源及污染特征和危害。
(2)了解噪聲的控制、噪聲標準、放射性污染的控制、電磁輻射的防護、光污染的防護和熱污染的控制。
7. 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1)掌握環境監測的目的、分類及原則和基本方法、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原理與程序,以及環境影響的識別及評價方法。
(2)了解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環境管理的相關知識,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原則,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相關內容。
五、考試題型及分值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基礎知識與理解運用相結合的原則。
題型包括:填空(10分)、名詞解釋(20分)、簡答(40分)、簡述(40分)、案例題(40分)。
《環境保護概論》(修訂版),林肇信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