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2020-01-19 相關院校:東北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張文東介紹如下:
張文東,1964年12月出生廣東。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院長。
基本信息
1986年7月本科畢業分配至長春師范學院中文系任教;
1993年12月獲講師職稱;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0年12月獲副教授職稱,同年9月考取碩士研究生,2003年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2年1月調入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任副教授,2003年起任碩士生導師;
2006年9月考取在職博士研究生,2013年6月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2006年7月任文學院副院長,2007年12月獲得教授職稱,2008年10月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2013年10月任傳媒科學學院院長。
社會學術兼職
吉林省傳媒學會會長
中共吉林省委第三屆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2]
吉林省文學藝術專家指導組首批專家[3]
吉林省作家協會第八屆全委、文學理論評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3]
吉林省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吉林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高校影視教育研究會理事
《國際郭沫若研究》等雜志編委[3]
主要科研方向編輯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批評與理論;
視聽藝術與文化
藝術傳播與傳媒文化
項目、論文與著作概況
近年來,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讀物項目1項、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吉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項、吉林省省級扶持優秀文藝作品扶持項目1項、學校創新團隊建設項目1項、學校重點培育項目1項,學校課程改革項目1項;
先后以主要承擔人及子課題負責人身份承擔完成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項、國家本科特色專業點建設項目1項、學校本科教學改革項目1項;
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4部,主編教材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文藝爭鳴》、《當代文壇》、《社會科學戰線》、《魯迅研究月刊》等公開發表CSSCI級別論文逾50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載。
主要科研項目
1.1999—2001年主持吉林省教委教學研究課題《高師中文學生“復創能力”培養研究》,已結項。
2.2002年參加吉林省交通廳科研課題《吉林交通職業素質教育研究》,已結項,為子課題組組長。
3.2002年參加國家教育部“十五”課題《新世紀高等師范院校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研究》,主持二項子課 題項目,已完成。
4.2004年參加吉林省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西方文化與中國近代文學》,已結項。
5.2006年主持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現代化進程研究》,經費0.5萬元,已結項。
6.2007年參加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傳奇傳統與中國現代文學》,在研。
7.2007年參加吉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研究》,在研。
8.2008年主持東北師范大學網絡課程建設項目《大學語文》,經費2萬元,在研。
9.2008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傳奇傳統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敘事模式構建》,經費7萬元,在研。
10.2008年參加教育部《中文特色專業點建設》研究項目,在研。
11.2008年主持教育部《文史哲復合型教師教育人才培養實驗區》子項目,經費12萬元,在研。
12.2009年主持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傳奇敘事傳統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敘事》,經費1萬元,在研。
13.2010年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高師文科學生‘雙向、多元’評價體系改革與實踐”,在研。
14.2013年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讀物項目《共和國文學的經典記憶》,經費15萬元,在研。
15.2013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傳奇”傳統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經費18萬元,在研。
主要論文目錄
因所發表論文數量較多,故僅列出如下:
2010年-2016年4月:
[1]王榮珍,張文東. 經驗性講述與修正式重述——論“歸來作家”之“文革書寫”中的愛情話語[J]. 當代文壇,2016,03:129-132.
[2]吳亞丹,張文東. 歸化與執守——美國華人文學中的“金山”意象解讀[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6,v.37;No.25203:127-133.
[3]張文東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 微時代、微文化與微批評[N]. 光明日報,2015-12-20007.
[4]張文東. 社會轉型與文學傳統——以大眾文化背景下的網絡傳奇為例[J]. 當代文壇,2015,No.21901:54-57.
[5]劉芳坤,張文東. 從張愛玲到王安憶:服飾描寫中的歷史觀[J]. 江西社會科學,2015,v.35;No.34104:112-118.
[6]劉芳坤,張文東. “后青春”何以現實突圍——2014年80后小說創作觀察[J]. 文藝爭鳴,2015,No.25106:136-142.
[7]張文東. 新媒體與新批評:網絡文學批評的“詩性”理解[J]. 當代文壇,2015,No.22406:4-8.
[8]劉穎慧,張文東. 黑土地上的傳奇風情——馬秋芬小說中的東北世界[J]. 文藝爭鳴,2014,No.23502:153-157.
[9]呂美嘉,張文東. 吉林省二人轉理論研究綜述[J]. 社會科學戰線,2014,No.22402:267-268.
[10]張文東. “文革小說”:政治敘事中的“英雄傳奇”[J]. 北方論叢,2014,No.24705:45-49.
[11]王東,張文東. 用“詩性”的方式講述“動人”的故事——論劉慶的長篇小說創作[J]. 當代文壇,2013,No.21206:156-159.
[12]任金鳳,張文東. 遲子建小說中薩滿文化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蘊[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No.20503:96-98.
[13]張文東. 傳奇敘事與中國當代小說[D].東北師范大學,2013.
[14]佟雪,張文東. 試論馮驥才市井人生小說中的傳奇敘事[J]. 當代文壇,2012,No.20101:59-61.
[15]劉穎慧,張文東. 《邊城》的傳奇敘事——兼論沈從文小說敘事的“中國經驗”[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No.25602:131-135.
[16]佟雪,張文東. 偽滿初期的東北文學——以部分報紙文學副刊為中心的考察[J]. 外國問題研究,2012,No.20301:22-26.
[17]張文東,劉芳坤. “重返”浪漫傳統:“知青小說”中的傳奇敘事[J]. 學術交流,2012,No.22007:193-198.
[18]佟雪,張文東. 《夜哨》的文學與文學的“夜哨”——偽滿《大同報》副刊《夜哨》的文學史意義[J]. 社會科學戰線,2012,No.20305:143-145.
[19]張文東. “非虛構”寫作:新的文學可能性?——從《人民文學》的“非虛構”說起[J]. 文藝爭鳴,2011,No.19403:43-47.
[20]張文東. 隱喻·主題·記憶——論張愛玲小說的政治敘事[J]. 中國文學研究,2011,No.10001:34-38+43.
[21]張文東. “詩性”的文學與批評的“詩性”[J]. 當代文壇,2011,No.19703:4-8.
[22]張文東. 理性的思辨與自然的世界——評鄢然《殘龍筆記》的成長敘事[J]. 創作與評論,2011,No.14205:92-94.
[23]張文東. “自己的文章”的背后——張愛玲《傳奇》的政治敘事[J]. 文藝爭鳴,2010,No.18013:91-95.
榮譽稱號
先后榮獲“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 、“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創新人才(第三層次)” 、“長春市第六批有突出貢獻專家” 等榮譽稱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