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0-01-22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研究生導師金衡山介紹如下:
金衡山
教授副院長外語學院聯系
電話: 54344927
辦公時間: 星期三
傳 真: 54344926
辦公地點: 外語學院
電子郵箱: martin94@sina.com
通訊地址: 上海市東川路500號華東師大外語學院,
郵編200241
研究方向
英語語言文學‚美國文學‚美國文化
社會兼職
1,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2,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學術成果
A: 論文(譯文‚編著):
1、 “圓桌對話:?思{在中國”(1992年北京?思{國際研討會綜述)《文學自由談》‚1992年第三期‚天津。
2、 “?思{《八月之光》的主題與象征”‚《北京大學學報》(英語語言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北京。
3、 “影響與匯合:?思{與莫言”(翻譯)‚《外國文學動態》‚1993‚北京。
4、“后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翻譯后六章)‚《后現代主義》‚社會科學與文獻出版社‚1993‚北京。
5、《英語散文精品》(編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北京。
6、“數字復制時代的文化批評工作”(翻譯)‚《外國文學》‚1996‚北京。
7、 《漢英字典》(副主編)‚香港新意式出版社‚1996‚香港。
8、“影響與匯合--莫言《豐乳肥臀》的解構主義解讀”‚《國外文學》‚1997/1‚北京。
9、“后殖民的輝光: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第三世界批評”‚《國外文學》‚1997/1‚北京。
10、“后殖民主義批評:從西方到中國”‚《文學評論》(合寫)‚98/1‚北京。
11、《實用英語口語教程》(北大英語系函授內部教材)‚1998。
12、“《我彌留之際》中的他性”(英文)‚《?思{的魅力》‚北大出版社‚98。
13、“《布拉斯岱羅曼司》中的敘述者和隱含作者”‚ 《國外文學》‚1999/4‚北京。
14、“回憶與愈合-當代美國作家貝瑞及其小說《回憶》”‚《北京大學學報 外國語言文學專刊》‚1999。
15、杰克·倫敦短篇小說五篇(翻譯)‚《杰克·倫敦作品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石家莊。
16、《英語同義詞近義詞例解詞典》(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北京。
17、《英文名篇鑒賞詞典》‚(編撰者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天津。
18、“經典以外的世界-十九世紀美國通俗小說的文化解讀”‚《英美文學研究論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上海。
19、“重復的含義-艾倫·坡《皮姆歷險記》的一種解讀‚《國外文學》‚2001/1‚北京。
20、“后現代主義與中國歷史”(翻譯)‚《中國學術》‚商務印書館‚ 2000/1‚北京。
21、“自由的意義-超驗主義探析”‚《國外文學》‚2002/1‚北京。
22、“自由的喪失-《一位女士的畫像》的譜系學研究”‚《美國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濟南。
23、“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兩個側重點-文化和口語”‚《研究生英語教學論文集》‚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北京。
24、“兔子為什么要跑?”‚《歐美文學論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北京。
25‚ “厄普代客兩本小說中的男性本質(英文)”‚Reading For Millennia‚ 2001年北京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奧伯尼分校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石油出版社‚北京‚2003‚北京。
26‚ “那些壓抑不住的清教徒們:爭奪典籍之戰的幸存者們”(翻譯)‚《國外文學》‚2003/4‚ 北京。
27‚ “自由的緣由及其他-從貝爾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說開去”‚《國外文學》‚2005/5‚北京。
28‚“美國當代作家厄普代客”‚《外國文學史》(國家重點項目)‚2005。
29‚ What Makes Rabbit Come Back? in Re-reading America: Changes & Challenges‚ Reardon Publishing‚ Leckhampton‚ England‚ 2004.
30‚“是什么讓兔子歸來?-厄普代克《兔子歸來》中的自我認同危機和六十年代美國社會文化矛盾”‚ 《外國文學》‚2005‚11‚北京。
31‚ “《紅字》的文化和政治批評-兼論文化批評的模式”‚《外國文學評論》‚2006‚5‚北京。
32‚ “身體的狂歡:厄普代克《夫婦》中欲望烏托邦和享樂主義的雙重含意”‚《當代外國文學》‚‚2007/2. 南京
33‚“道德、真實、神學:厄普代克小說中的宗教”‚ 《國外文學》‚2007/1‚ 北京
34‚“百年嬗變:《美麗百合》中的歷史迷幻”‚ 《外國文學》‚2007/5‚ 北京
35‚ “理論、現實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寫作”‚《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7輯)‚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8
36, 《美國詩歌選讀》(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7,《美國散文選讀》(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B:專著
1‚《自我的分裂: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當代美國》(英文)‚外文出版社‚2006
2‚《厄普代克和當代美國社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C: 譯著
1‚《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35萬字)譯林出版社‚2005‚南京。
2,《地下人·皮克》(杰克·凱魯亞克),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一月
D:編著:《美國讀本》(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E:教材
1‚《新世紀研究生英語》(第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第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美國大眾文化》(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F: 項目
“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4年結項,獲得良好評級)
38,“美國文學研究中的跨民族視野”,《國外文學》,2009/9 (第三期),被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J4《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39,“何謂美國,美國何為?”,《美國文學研究》(第五輯),2010,山東大學出版社。
40,“解放的含義:從《喜福會》(電影)到《面子》和《挽救面子》,《英美文學叢刊》(第十三輯),2010/12.
41,“自由主義想像,自由主義與冷戰思維”,《國外文學》,2011/3(第三期),北京大學出版社
42,“批判與匯合:管窺三十年美國文學研究之軌跡”,《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1/12.
43,“銀幕中的冷戰表征”,《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6.(《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2/9全文轉載》
44,“‘老左’,‘新左’與冷戰:《但以理書》中對激進主義的批判和歷史再現”,《國外文學》,2012/3.
45,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高校美國文學教材述評”(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孫璐”),《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3
46, “九十年代美國文學史撰寫評析”,《外文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1
47,“遏制的象征意義:霍爾頓的矛盾和解決方法”,《國外文學》第三期,2013,8月。
48,“新時期美國文學研究成果評析”,《英美文學研究論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
49,“挪用的政治:抽象表現主義與冷戰的需要”,《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六期,江蘇行政學院出版社, 2013年11月。
50,“創傷與陰影:9/11與美國詩歌”,《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4(秋季)(第21輯)
51, “《看不見的人》與看得見的冷戰-艾里森的自我拯救之路”,《外國文學評論》2014年第二期。
52,“復蘇的進展:新時期美國文學研究一瞥”,《美國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53,“;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文化:冷戰氛圍下知識分子與美國的認同關系”,《國外文學》2015年第二期,北京大學出版社。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