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0-01-22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研究生導師尤海燕介紹如下:
尤海燕
副教授外語學院
聯(lián)系電話: (021)54344900
辦公地點: 外語樓516室
電子郵箱: hyyou@japa.ecnu.edu.cn
通訊地址: 200241 上海市東川路500號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研究方向
日本古典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文化,日本古代思想文化
社會兼職
日本和漢比較文學會會員,日本古代文學會會員
學術成果
著作類:
2013.6 專著:《《古今和歌集》和禮樂思想》(日文)勉誠出版(日本)
2005.3 合著:《日本古典文學大辭典》(編委之一,并撰寫<中古韻文>部分28項5萬字)
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文學研究室,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2 合著:《《經(jīng)國集》對策注釋》(日文),塙書房(日本)
譯著類:
2010.3 《日本的詩歌》(原著大岡信,巖波書店,2005),安徽大學出版社
2010.2 《茶之書》(原著岡倉天心,TheBookofTeabyOkakuraKakuzo,FoxDuffield&
Company,NewYork,1906)北京出版社大師小講經(jīng)典系列之一
2019.4 《檸檬哀歌:高村光太郎詩選》,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論文類:
2019.8 《一曲“文章經(jīng)國”的挽歌:嵯峨天皇的薄葬遺詔》,《外國文學評論》,2019年第3期
2016.3 《対策文における儒教的宇宙観》(日文),《アジア遊學》197《日本文學の中の<中國>》,
勉誠出版
2015.5 《日本古代文學中的“采詩制”》(中文),《外國文學評論》2015年第2期
2014.7 《十世紀前的日本禮樂思想史》(中文),《文史哲》2014年第4期
2012.11 《<古今和歌集>的崇古主義》(中文),《外國文學評論》2012年第4期
2012.8 《日本<古今和歌集>編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識》(中文),《東方論壇》2012年第4期
2011.3 《“公共”之“樂”》(日文),《公共的良識人》(公共哲學京都論壇報)第232期
2010.10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序和假名序--以和歌發(fā)生論為中心(中文)
《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年第5期
2010.3 《日本和歌敕撰和儒家禮樂思想》(中文),《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3 《“物”和“心”――和歌的發(fā)生論》(日文),《古代文學》47
2007.5 《“風”“諷歌”和“そへ歌”——古代詩歌世界中的“風聞”》(日文),
《日本文學》56—5
2005.8 《從“風”到“そへ歌”——以《古今集》假名序的“そへ歌”為中心》(日文),
《和漢比較文學》35
1999.9 古代日本人生死觀的轉換及“飛花落葉”美意識的形成(中文)
《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2
期)全文轉載
1998.9 《源氏物語》中雨和月的審美意義(中文),《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
科研項目:
主持:
1、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八至十世紀初日本文學的思想性研究”17BWW030
2、2016年度日本住友財團亞洲各國日本研究項目“經(jīng)國集對策文的研究”
3、2017年度華東師范大學在線教學平臺優(yōu)質(zhì)課程建設項目“日語精讀課拓展性學習系統(tǒng)建設”
4、2015年度華東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青年預研究項目《八至十世紀初的日本文學和人文主義思想》2015YYJ027
5、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日本古代和歌和儒家禮樂思想”
(2010-2013,項目編號10YJC752048)
6、2009年度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日本敕撰和歌集研究”
(2009-2011,2009年第34批)
7、2009年度日本三得利文化財團SANTORYFOUNDATION海外研究項目“日本的詩歌”(2009-2010)
課題組成員:
1、《經(jīng)國集》橫斷性、綜合性的研究(2009—2012)
日本學術振興會基礎研究項目C,項目編號21520209,主持人津田博幸
國際國內(nèi)學會發(fā)表和討論:
2017年12月9-10日,南京理工大學中日比較文學及其課程化第七屆年會“日本古典文學教學中比較文學研究的可能性探索”
2016年11月11-12日,上海外國語大學2016年度國際日本學研討會“日本古代の薄葬思想——淳和、嵯峨天皇の遺詔を中心に”
2015年9月19-20日,洛陽外國語學院第八屆中國日本學研究論壇“《古今和歌集》兩序的和歌藝術論”
2011年10月15-16日,“國際協(xié)作與日本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東亞日本語言文學國際
研討會,發(fā)表論文《日本對策文中的儒家宇宙觀——從桓武天皇的治政之角度》。
2010年11月27-28日,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東亞的禮樂”國際研討會,任研討會主
題點評人。
2010年9月11-13日,第98次公共哲學京都論壇“儒學開創(chuàng)的公共世界”,發(fā)表論文
《“私人”的“音”和“公共”的“樂”——“樂”的形成和《詩經(jīng)》的編纂原理》并
參加主題討論。
2009年10月5日,“青島大學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首屆研討會,發(fā)表論文《日本的
和歌敕撰與儒家禮樂思想》并參加討論。
2007年11月16-17日,日本菲利斯女學院大學日本文學國際會議,發(fā)表論文《禮樂思想、
和歌論及敕撰思想》,參加主題討論《日文文學向何處去?——日本文學研究的可能性》。
2007年8月21日,2007年日本古代文學會系列研討會“和歌表現(xiàn)開創(chuàng)的古代——語言的境界線
——”第8次會議“和歌的語言”,發(fā)表論文及主題討論《物和心——和歌的發(fā)生論》。
2005年1月22日,日本和漢比較文學會第81次東部例會,發(fā)表論文《從“風”到“そへ
歌”——以《古今集》假名序的“そへ歌”為中心》。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