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2020-09-04 相關院校:廣東財經大學
從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獲悉,廣東財經大學085400電子信息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目錄及考試大綱已公布,內容如下:
085400電子信息2021年專業目錄
學科點簡介: 廣東財經大學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隸屬于信息學院。信息學院另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技術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校級重點學科。信息學院建有廣東省智能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信息技術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省級IT服務外包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本學位點目前有21位校內導師,校外導師25人,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課題30余項,出版專著5部,軟件著作權三十多項,發表論文500多篇。學院研究生獲得多項省級項目立項、國家及省級競賽獎項、軟件著作權與專利授權,可以全學段的參與導師、校內基地、校外聯合培養基地的項目開發。
培養目標: 電子信息專業領域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以及與其它領域緊密相關的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理論、技術和方法等。電子信息專業領域致力于為各類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培養能夠獨立從事計算機技術項目設計、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硬件設計、網絡設計與開發、維護能力的高級信息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具備工程項目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數學、算法優化、軟件體系結構、信息安全理論與方法、現代計算機網絡(雙語)、網絡攻擊與防范、密碼編碼學、可信計算、機器學習、智能優化算法及應用、模式識別、大數據分析、Python自然語言處理、現代數據管理、高級軟件測試技術、物聯網管理、物聯網前沿技術、圖像處理、分析與機器視覺、并行計算、云計算資源的管理與應用、軟件設計模式等
就業方向:政府信息管理部門、教學科研單位、大中型企業等,或進一步攻讀相關學科的博士研究生。
專業代碼:085400 咨詢電話:020-84096433
序號 |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1 |
信息安全工程 |
(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2)▲英語一(100分) (3)▲數學二(150分) (4)數據結構(150分)
|
F533-軟件工程 (100分)
|
2 |
智能計算及應用 |
||
3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表示統考科目或聯考科目,考試題型、考試大綱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其他為自命題科目。
自命題考試題型及相應分值:
《數據結構》
(1)選擇題(10題,每題2分,共20分)
(2)名詞解釋(10題,每題3分,共30分)
(3)簡答題(6題,每題10分,共60分)
(4)算法設計與編程(4題,每題10分,共40分)
《軟件工程》
(1)名詞解釋(5題,每題2分,共10分)
(2)簡答題(5題,每題4分,共20分)
(3)綜合應用題(4題,每題10分,共40分)
(4)論述題(2題,每題15分,共30分)
考試大綱
《數據結構》
要求考生系統地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種數據結構的定義和實現算法,包括線性表、棧和隊列、串、數組和廣義表、樹、圖等;能夠熟練使用基礎數據結構進行算法程序設計,包括查找算法、排序算法等。測試學生對各類數據結構和相關算法的分析和設計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據結構和算法
(一)數據結構的概念
(二)數據結構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三)算法描述方法和算法設計的基本要求
(四)算法的評價標準和算法效率的度量方法
線性表
(一)線性表的定義和基本操作
(二)線性表的實現
1.順序存儲
2.鏈式存儲
3.線性表的應用
棧、隊列和數組
(一)棧和隊列的基本概念
(二)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三)棧和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四)棧和隊列的應用
樹與二叉樹
(一)樹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樹
1.二叉樹的定義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3.二叉樹的遍歷
4.線索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和構造
(三)樹、森林
1.樹的存儲結構
2.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3.樹和森林的遍歷
(四)樹與二叉樹的應用
1.二叉排序樹
2.平衡二叉樹
3.哈夫曼(Huffman)樹和哈夫曼編碼
圖
(一)圖的基本概念
(二)圖的存儲及基本操作
1.鄰接矩陣法
2.鄰接表法
3.鄰接多重表、十字鏈表
(三)圖的遍歷
1.深度優先搜索
2.廣度優先搜索
(四)圖的基本應用
1.最小(代價)生成樹
2.最短路徑
3.拓撲排序
4.關鍵路徑
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順序查找法
(三)分塊查找法
(四)折半查找法
(五)B樹及其基本操作、B+樹的基本概念
(六)散列(Hash)表
(七)字符串模式匹配
(八)查找算法的分析及應用
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起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簡單選擇排序
(五)希爾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歸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數排序
(十)外部排序
(十一)各種排序算法的比較
(十二)排序算法的應用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考試大綱概述:
軟件工程課程是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等專業的專業課程。要求掌握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軟件工程的內容(過程、方法和工具)、理解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概念并且能夠掌握各種經典過程模型的適應場合;掌握傳統軟件開發方法和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方法;能夠熟練使用相應的軟件分析與設計工具;掌握軟件工程實現、維護和項目管理的相關概念,具備一定的應用能力。測試學生對軟件工程中三大主要內容(過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后續工程學習實踐的基本理論和應用能力。
基本概念
軟件的概念和特點
軟件危機的概念和產生的原因
軟件工程的定義、三要素和發展過程
過程模型
軟件生命周期概念、軟件過程概念、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概念
常見的幾種軟件過程模型:瀑布、增量、原型、螺旋、噴泉、Rational
統一過程、敏捷開發等,比較各自優缺點
傳統軟件工程方法學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的過程
需求確認的步驟:需求獲取-需求提煉-需求描述-需求驗證
需求規格說明文檔的編制
系統流程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實體-聯系圖及需求分析其他圖形工具
軟件總體設計
軟件總體設計的概念和原理
系統設計的內容:體系結構、數據、接口和組件四方面
描繪軟件結構的圖形工具
映射數據流到軟件結構
數據庫結構設計過程
軟件設計的原則:抽象、體系結構、模塊化、信息隱藏、功能獨立等概念
軟件詳細設計
結構化程序設計
用戶界面設計
數據流分析和事務分析
程序復雜度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軟件實現
軟件編碼
軟件測試的定義及分類: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回歸測試等
軟件測試的步驟
測試技術常見術語的概念:軟件缺陷、驗證和確認、測試與質量保證、質量與可靠性、調試與測試、測試用例
白盒測試、黑盒測試、靜態分析等方法
邏輯覆蓋與等價類劃分測試方法
軟件維護
軟件維護的基本概念
軟件維護的任務和分類
軟件維護過程
維護的管理
軟件維護的副作用
軟件文檔與編寫要求及方法
軟件逆向工程和再工程
面向對象軟件工程方法學
面向對象軟件工程方法學基礎
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迭代和增量過程
面向對象開發三大模型:功能模型、對象模型和動態模型
統一建模語言(UML)
UML結構及概念
UML表示符號
UML九種核心圖,如用例圖、類圖、順序圖、狀態轉換圖、活動圖等
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
面向對象分析基本概念:用例驅動開發,需求工作流,領域模型,業務模型,初始需求,繼續需求流,修訂需求,需求規格說明書;分析工作流,分析模型,確定分析包,抽取實體類,抽取邊界類和控制類,初始功能模型,分析類,初始類圖,描述分析對象間的交互,用例實現,分析包,類圖遞增,分析工作流中的規格說明文檔。
構架設計和設計模式:為什么需要構架,用例和構架,建立構架的步驟,構架描述,建立軟件構架,設計在軟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設計工作流,設計模式,規劃設計工作,設計包或子系統,設計工作流,用于設計的CASE工具,設計的度量,順序圖、協作圖、類圖、對象圖和狀態轉化圖的畫法。
面向對象實現
實現在軟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實現工作流,代碼復用,集成,測試工作流,測試流,用于實現和測試的CASE工具
軟件項目管理
軟件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軟件項目管理四要素人員、產品、項目、過程(概念)
進度安排(甘特圖、進度估算)
軟件度量方法
(五)項目計劃與風險管理的概念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