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2020-12-07 相關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科目代碼:629 科目名稱:分析化學
一、考試性質與范圍
《分析化學》是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專業科目之一!斗治龌瘜W》考試力求反應分析化學課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量”的特點,并能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化學人才入學,培養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化學專業人才。試題涵蓋基本的分析化學原理和分析方法、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等內容。
二、考試基本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掌握、溶液中有關平衡的計算、分析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的掌握、綜合運用能力;掌握現代儀器分析原理及儀器的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儀器分析方法;了解各儀器分析方法的應用對象及分析過程。
三、考試形式與分值
閉卷考試,滿分150分,其中儀器分析占20分。
四、考試內容
1.定量分析概論
1.1 分析化學的定義、分類、任務和作用
1.2 分析化學的發展、現狀和展望
1.3 定量分析過程和分析方法
1.4 滴定分析概述: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基本計算
2. 誤差與分析數據處理
2.1 測量誤差的表征:準確度和精密度
2.2 誤差的來源和分類: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
2.3 隨機誤差的分布規律:正態分布、隨機誤差的區間概率
2.4 有限數據的統計處理;
2.5 減小分析誤差的方法:減小測量誤差,消除系統誤差,增加平行測定次數
2.6 有效數字:有效數字的定義;有效數字的修約及運算規則;
3.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
3.1 酸堿反應及其平衡常數
3.2 弱酸堿各型體分布系數的計算
3.3 酸堿溶液的H+濃度計算
3.4 酸堿緩沖溶液和酸堿指示劑
3.5 酸堿滴定曲線
3.6 終點誤差
3.7 酸堿滴定的應用
4.絡合滴定
4.1 概述:無機絡合劑與有機絡合劑簡介;EDTA的性質及在滴定分析中的應用
4.2 絡合平衡:絡合物的穩定常數;絡合物各種形式的分布;主反應和副反應;絡合反應的副反應系數(aM、aY和aMY);絡合物的條件穩定常數
4.3 絡合滴定原理:絡合滴定的滴定曲線;金屬指示劑作用原理;常用金屬指示劑;終點誤差公式及其應用
4.4 混合金屬離子的選擇性滴定:分別滴定的可能性及酸度控制;使用掩蔽劑進行選擇性滴定;其他滴定劑的應用
4.5 絡合滴定的方式和應用;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5.氧化還原滴定
5.1 概述: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
5.2 條件電位及影響條件電位的因素;氧化還原反應平衡常數及進行的程度
5.3 氧化還原反應歷程及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率的因素
5.4 氧化還原滴定:氧化還原滴定曲線;氧化還原滴定中的指示劑;氧化還原滴定的預處理
5.5 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
5.6 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原理、特點及應用: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
6.沉淀滴定法
6.1 沉淀滴定法概述
6.2 銀量法滴定曲線
6.3 常用沉淀滴定法的原理、特點及應用:Mohr法;Volhard法,Fajans法
7.重量分析法
7.1 重量分析法的分類及特點;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步驟;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和稱量形的要求;重量因數及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
7.2 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溶度積與條件溶度積;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不同條件下沉淀溶解度的計算
7.3 沉淀類型;沉淀的形成過程;Von Weimarn公式及應用;
7.4 影響沉淀純度的主要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沾污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7.5 晶形沉淀、無定形沉淀沉淀條件的選擇;均勻沉淀法;沉淀的過濾、洗滌;稱量形的獲得;
7.6 有機沉淀劑概述:有機沉淀劑的特點和意義;有機沉淀劑的分類和應用簡介
8.光度分析法
8.1 概述:吸光光度法的特點;光的基本性質;分子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的產生及特征
8.2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Lambert-Beer定律;吸光度的加和性;吸光系數和桑德爾靈敏度; 偏離比爾定律的原因
8.3 目視比色法及光電比色法簡介;吸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計的組成和各部分功能
8.4 顯色反應及影響因素:吸光光度法對顯色反應的要求;影響顯色反應的主要因素;重
要的顯色劑;參比溶液的選擇;干擾及消除方法
8.5 測量條件的選擇:吸光光度法在定量分析中的應用:工作曲線法;多組分分析;光度滴定法;絡合物組成的確定;有機試劑的酸堿離解常數的測定;示差光度法
9. 定量化學分析中常用的分離方法
9.1 沉淀分離;
9.2 溶劑萃取分離;
9.3 離子交換分離
9.4 色譜法
10.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驟
10.1 試樣的采集與制備:取樣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10.2 試樣的分解方法:無機物分解方法,有機物分解方法
10.3 測定方法的選擇
11.分析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
11.1 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
11.2 實驗室基本常識
11.3 實驗室用水的規格、制備及檢驗方法
11.4 玻璃器皿的洗滌,化學試劑規格與保存
11.5 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含分析天平和分光光度計等)及操作方法
11.6 溶液配制
11.7 重量分析一般操作
12. 分析化學實驗
12.1 酸堿滴定實驗;
12.2 絡合滴定實驗,
12.3 氧化還原滴定實驗;
12.4 沉淀滴定實驗;
12.5 重量分析實驗,
12.6 分光光度法實驗;
12.7 綜合實驗
13. 儀器分析緒論
13.1. 緒論
13.2 儀器分析簡介
13.3 定量分析方法的評價指標
14.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
14.1 分子光譜概述:電子躍遷類型和分子吸收光譜類型,生色團的共軛作用,影響紫外吸收光譜的因素
14.2 分光光度計組成幾部件: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檢測及顯示器;單光束和雙光束分光光度計,單波長和雙波長分光光度計
14.3 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靈敏度與檢測限;影響靈敏度的因素和提高分光光 度法靈敏度的途經;反應條件對顯色反應選擇性的影響
14.4 雙波長和三波長分光光度法: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點,雙波長法的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三波長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點,雙波長法的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
14.5 導數分光光度法:原理,特點,靈敏度,導數光度法的測量方法和影響因素
15.原子吸收與原子熒光光譜法
15.1 概述: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特點,應用
15.2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線:共振線與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吸收線的輪廓與變寬(自然變寬,多普勒變寬,壓力變寬);基態原子數與原子化溫度的關系;積分吸收與峰值吸收,峰值吸收理論,原子吸收光譜定量分析基礎
15.3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
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特征;銳線光源;原子化器:火焰,石墨爐,氫化物;分光系統:光路結構與功能,分辨率與光譜通帶;檢測系統:光電倍增管的工作原理,放大系統,對數轉換系統,顯示系統
15.4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干擾及其抑制
物理干擾及其抑制;化學干擾及其抑制;電離干擾及其抑制;光譜干擾及其抑制
15.5 原子吸收光譜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靈敏度與檢出限;測定條件的選擇;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應用
15.6原子熒光光譜法簡介
16. 原子發射光譜
16.1 原子發射光譜基本原理
16.2 發射光譜儀儀器結構
16.3 發射光譜定性分析
16.4 發射光譜定量分析
16.5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發射光譜原理與分析特性
17.氣相色譜法
17.1 緒論:色譜法分類;色譜分離過程及常用術語
17.2 氣相色譜儀及檢測器
17.3 氣相色譜的固定相
17.4 氣相色譜的基礎理論:塔板理論、速率理論
17.5 分離度及操作條件的選擇:載體、固定相、溫度等的選擇
17.6 氣相色譜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保留值、相對保留值、保留指數;定量分析;歸一化法、外標法和內標法
18. 液相色譜分析
18.1 HPLC發展簡史
18.2 HPLC的特點和與其他色譜方法的比較
18.3 HPLC流程和設備
18.4保留值和柱效率
18.5 HPLC的分類及其分離原理
18.6 HPLC應用實例
19.電化學分析
19.1電位分析法
金屬基電極的響應特征; 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的作用原理; ISE的組成、響應機理、膜電位及ISE的性能指標;pH的實用定義及測定離子活(濃)度的方法;電位滴定的原理和終點的確定方法;
19.2. 極譜分析法:極譜分析的一般過程;滴汞電極、極譜波及極譜過程的特殊性;Ilkovic方程和極譜定量方法,干擾電流的產生及其消除方法,金屬離子和金屬配離子的極譜方程式,兩電極和三電極系統;一些近代(極譜)伏安法;
19.3. 電解分析法:恒電流電解;恒電位電解;庫侖分析;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