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021-02-02 相關院校:西安交通大學
從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西安交通大學919環境地學參考書目及考試大綱公布,內容如下
2021年環境地學考試大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填空題 每空1分,共20分
簡答題 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論述題 3小題,每小題20分,共60分
考試內容
1.環境地學緒論
環境地學的定位,環境地學分科與研究內容,環境地學研究方法
2.地球環境系統
地球表層系統,人地關系,人地關系的歷史,人地關系的主要思想,中國的自然環境
3.全球性的主要環境問題
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耗損,酸雨,光化學煙霧,淡水資源危機,植被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海洋污染
4.大氣圈與大氣環境
大氣圈的物質組成與結構部分包括大氣圈的組成、氣象要素、大氣圈的層結;大氣圈子系統中的能量部分包括太陽輻射能、地表輻射平衡、氣溫場、氣壓場;大氣運動部分包括大氣運動的驅動力、大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大氣環流、蒸發與凝結、大氣降水;天氣與氣候部分包括天氣系統、氣候系統、溫室氣體及溫室效應、大氣污染、臭氧層耗損、影響大氣污染的環境因素、城市小氣候等。
5.水圈與水環境
水圈的物質組成及其演化部分包括水圈概念、水圈的組成及其特征、水分循環、流域及其水量平衡;陸地濕地部分包括河流、產流與擴散、湖泊與沼澤、地下水;海洋部分包括海水的組成和理化性質、海水的運動、厄爾尼諾現象、海洋生物生活環境分區;冰川與凍土系統——冰凍圈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作用、極地冰芯研究、冰凍圈陸地生態系統研究概況。水環境需注重地表水體系統、水分循環的資源環境意義、水體類型及其時空變異規律,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水污染控制等
6.巖石圈與地表過程
巖石圈運動過程包括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的組成部分包括地殼的化學元素豐度、主要礦物、主要巖石類型;巖石圈運動與演化歷史部分包括構造運動簡介、巖層產狀、褶皺與斷層、生物化石與生物層序律、地殼演化簡史;巖石圈的形態——構造地貌部分包括巖石圈的形態——構造地貌、構造地貌的類型;巖石圈的形態——外營力地貌部分;人類活動驅動巖石圈表面變化的人為活動、人為作用驅動力形成的地貌類型、人類活動改變了區域地貌發育的方向、發育的速率。
7.土壤圈與土壤環境
土壤圈包括土壤的概念、土壤剖面、土壤圈在地球環境系統中的作用、土壤圈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土壤礦物部分包括原生礦物、土壤礦物的形成與轉化、土壤次生礦物、土壤化學元素組成;土壤有機質和土壤生物部分包括土壤有機質的來源與組成、土壤腐殖質、土壤生物;土壤發生過程與土壤分類部分包括成土因素學說、土壤形成過程、土壤分類簡介;人類活動對土壤圈的影響部分包括人類活動與土壤的相互關系、土壤健康評價、土壤退化及其防治技術、土壤污染及其生物修復技術。
8.生物圈與生態系統
生物圈主要掌握生物圈的概況、組成、空間結構、物質和能量轉化、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五部分。其中生物圈的概況部分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形成與演化;生物圈的空間結構部分包括生態系統、生態系統類型、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規律;生物圈中的物質和能量轉化部分包括生物圈的化學組成、生物圈中化學循環的特征、生物圈中的能量流過程、生物圈的生產力及其空間分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部分包括人類與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多樣性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對策。
9.地球環境系統中的自然資源
主要包括自然資源類型及特征、土地資源利用及其環境影響、水資源利用及其環境影響、生物資源利用及其環境影響、礦產資源利用及其環境影響、能源利用及其環境影響等。
10.地球環境系統中的自然災害
主要包括自然災害類型及特征、地質災害及其環境影響、氣象水文災害及其環境影響、土壤與生物災害及其環境影響、海洋災害及其環境影響、中國自然災害特征等。
11.地球環境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物質循環過程概述、碳循環及其環境效應、氮循環及其環境效應、磷循環及其環境效應、硫循環及其環境效應、微量營養元素循環、有毒有害物循環等
12.現代環境地學研究技術與方法
環境地學野外調查基礎、環境監測基礎、環境制圖基礎、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13.環境保護規劃與管理
環境保護規劃的理論,環境保護規劃的類型與內容,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環境保護規劃的實施與管理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