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浙江海洋大學 2021-02-05 相關院校:浙江海洋大學
加試
海洋技術概論
一、考查目標
“海洋技術概論”是一門海洋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本課程是關于海洋測繪各內容的歷史和現代實施手段、海洋要素、海洋資源探測、開發、應用與保護的海洋類專業課程。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海洋技術的基本知識、理論方法與實踐,了解海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了解現代海洋測繪方法和手段,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與應用打下基礎。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20分)、簡答題(40分)、論述題(40分),共計100分。
2、 內容結構
海洋水文要素觀測(15%)、海洋聲學探測(15%)、潮汐調和分析及海洋垂直基準面(10%)、水深測量及海底地形測量(10%)、海洋地貌及底質探測(10%)、衛星海洋遙感(15%)、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15%)、國際海域劃界測量方法(10%)。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海洋水文要素觀測
海水溫度、海水鹽度、海水密度、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潮汐及潮汐觀測、海洋波動類型及其影響、海流的類別及其特點、ADCP及流速、流向測量。
2、海洋聲學探測
聲吶及其工作方式、海洋聲速及聲速剖面類型劃分、聲線跟蹤、等效聲速剖面法、聲線跟蹤過程、聲速測量誤差對水深計算的影響。
3、潮汐調和分析及海洋垂直基準面
平衡潮理論、潮汐和潮流分析、垂直基準、基準傳遞與推估、海洋垂直基準統一框架。
4、水深測量及海底地形測量
回聲測深原理、四波束掃海測深儀、多波束測深系統、高分辨率測深側掃聲吶、基于水下機器人的水下地形測量、機載激光測深、測線布設、測深精度、水位改正、測量數據質量與管理、海底地形成圖。
5、海洋地貌及底質探測
聲波與海底底質的相互作用、回波強度及其數據處理、聲納圖像的形成原理、海底地貌形態。
6、衛星海洋遙感
海表溫度遙感、海色衛星遙感、微波高度計、微波散射計、星載合成孔徑雷達、相干雷達、水深遙感。
7、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海洋GIS框架、海洋現象特征及其柵格化、海洋時空數據模型、海洋GIS分析方法、海洋GIS集成環境與模式集成。
8、國際海域劃界測量方法
適用的國際法原則、國內外劃界技術的發展現狀、海域劃界的關鍵技術、常用的劃界方法、海域劃界中的主要測量任務、等距離線及其構成方法、海域劃界的技術支撐、劃界方法與分析。
四、推薦書目:
1、趙建虎 主編,《現代海洋測繪》,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