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西南大學 2008-07-31 相關院校:西南大學
一、學校簡介
西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綜合大學。學校于2005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慶北碚的縉云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學校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是國家園林綠化單位,占地總面積約10000畝,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F有普通本科生35282人,碩士研究生5731人,博士研究生819人,各類留學生259人。
西南大學充分利用西南之獨特自然人文資源,經百年發展,學校學科齊全,涵蓋了哲、經、法、文、史、教、理、工、農、醫、管等11個學科門類,并在教師教育和農業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6個省部(市)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6個博士點(含14個自主設置專業)、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5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14個自主設置專業)、5個專業碩士學位、95個本科專業,學科涵蓋11個學科門類。學校的家蠶基因組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教育學、心理學、農學、生命科學優勢明顯。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5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員系列)以上1196人,博士生導師158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7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者8人,人事部"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12人,中國農業科學院二、三級杰出人才11人;重慶市教學名師3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4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74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47人。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擁有1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教育部、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1個重慶市重點文科研究基地,49個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優良的學術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鑄就了西大人勇于拼搏、敢于創新的精神,推動著西南大學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社會效益顯著,學術影響日益增強。近年來,學校在國家"973"、"86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年度重大項目等高級別項目中有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以家蠶基因組研究、基礎心理學研究、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在西南適應性實驗、中學物理教學標準研制、人類時間認知研究、農作物品種選育、柑橘無病毒三級繁育體系建立、三峽庫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學校推廣應用新成果新技術數百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5年以來我校學生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1項,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項,世界杯羽毛球賽混雙冠軍、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女雙冠軍等。長期以來我校學生來自西南和全國各地,學成之后又積極投身于西南地區和全國各地,造福桑梓、服務社會。
近年來,學校與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44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先后與國外22所大學開展了聯合培養學生項目,實行了境外學生來學校學習的"2+2"、"1+2+1"聯合培養模式;建設了學校學生海外教學實習基地;與泰國孔敬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播種華夏文明,推廣漢語文化。學校立于西南所創科研成果--家蠶基因框架圖譜及其系列蠶桑配套技術和人才培養成果,鋪就了新時期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新型絲綢之路,使學校聲譽遠播歐美、日韓、東南亞。
二、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本專業目錄中各學院(研究所、中心)、專業所公布的擬招生人數為09年的預計數, 僅供參考,實際招生人數以國家下達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規模為準。本單位將保留根據國家下達的規模以及各專業上線生源情況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力。各專業均有一定的推免生占用招生指標。
(二)專業名稱前標有“★”、專業代碼后兩位大于(含)“20”的專業為本校自設專業。
(三)報名對象和條件(以下為2008年教育部文件規定):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09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含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5、在校研究生報考需征得所在學校同意。
6、國家承認的學歷(1991年后)可通過www.chsi.com.cn核實查詢;國外(境外)學歷認證可要求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咨詢電話: 010-82301008,010-82301006-118;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外稱:中國留學服務中心),郵編100083;網址:www.cscse.edu.cn)頒發的認證書(《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合作辦學國外(境外)學位認證書》、《合作辦學國外(境外)高等教育文憑認證書》、《臺灣地區學歷、學位認證書》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學歷、學位認證書》)。
7、無論何種身份報考,入學前必須獲得畢業證書或本科結業生。
8、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9、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經教育部批準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的單獨考試:
(1)、符合報考條件(三)中第1,2,4,5各項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連續工作4年或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
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
(四)取得復試資格的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須加試大學本科課程,其中筆試科目不少于兩門。除在本專業目錄中特別的注明以外,復試科目及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加試科目均由招生學院(研究所、中心)確定。
(五)我校可以單獨考試方式招收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及安排與教育部對單考生的要求相同,報名、考試均在我校。
(六)我校可面向“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建設兵團、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別支持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以及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礎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育和管理人員”招收一定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攻讀碩士學位,該項工作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采取“自愿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等特殊措施進行。熱烈歡迎符合條件的考生報考。
(七)研招辦不提供考研資料及參考書籍,請大家按本目錄中的參考書目自行準備,也可向招生學院(研究所、中心)咨詢。去年的專業試題可從我校研招網(yanzhao.swu.edu.cn)免費下載。
(八)報名方式、時間及地點
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采用網上報名與現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忌仍诰W報時間內登錄到指定的全國統一網報網站(yz.chsi.com.cn/)提交本人的報名信息、選擇方便的報考點,再在現場報名時間內帶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網報號、報考費到網報時所選擇的報考點繳費、電子照相、確認報名信息。
網 報 時 間:約為2008年10月1日—31日,具體時間以教育部規定為準。
現場報名時間:約為2008年11月10日—11月14日,具體時間以教育部規定為準。
初 試 時 間:2009年春節前2周左右,具體時間見準考證。
(八)美術學專業的報名、考試均在我校。
(九)以上內容若有變化,以上級文件為準,本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的最終解釋權歸西南大學研招辦。
(十)咨詢電話:023-68252456 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anzhao.swu.edu.cn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攻讀碩士學位招生說明
一、培養目標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事部五部委《關于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的意見》(教民[2004]5號)和教育部等五部委《關于印發<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號)的文件精神,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決定開展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其目的在于培養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定地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立志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生源范圍
生源范圍: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東北三省以及河北、海南省、湖南湘西自治州、湖北恩施自治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
三、招生名額
待定,以教育部下達為準
四、報名、考試、復試及錄取辦法
招生工作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采取“自愿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等特殊措施進行,確定單獨的復試基本分數線。
(一)報考條件
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全國統一招收碩士研究生考試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立志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
2.畢業后保證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其中,在職考生回原單位;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業。
3. 有國民教育序列本科學歷或?飘厴I后兩年,達到本科同等學力的往屆畢業生或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屆本科畢業生最遲須于入學前獲得畢業證書)。
4.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
5.身體狀況符合各招生單位的體檢要求。
推薦免試生可申請進入本招生計劃。
(二)報名與考試
考生應參加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報名和統一入學考試,并在復試時進行漢語水平測試。
(三)錄取
招生單位依據考試成績,德智體全面衡量、保證質量、擇優錄取。
所有被錄取考生的錄取類別均為定向,且須簽訂定向協議書。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與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書。考生簽訂協議書后,招生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畢業后全部回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五、培養與就業
所有被錄取新生第一學年均須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礎強化培訓基地接受培訓,重點補修外語、大學語文等基礎知識,兼顧其他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和宗教理論的學習和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招生單位開始碩士課程學習。
碩士生畢業后必須回定向地區或單位連續服務至少5年(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學校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參加本計劃學習畢業的,必須回原單位繼續工作至少8年)。
畢業生不按協議就業者,要支付培養成本和違約金。違約金的具體標準、支付方式等另行規定。
注:若因上級部門政策變化而出現與本文不一致的,以上級文件為準。
西南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請點擊查看。
西南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公布,請點擊查看。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