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 2022-08-01 相關院校:湖南農業大學
一、學院概況
學院擁有農業企業經營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5個本科專業(會計學和市場營銷2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開設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創新實驗班、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業余班和會計學輔修專業。設立湖南省涉農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公共文化生態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茶業經濟研究中心3個科研平臺。
二、招生學科及類別
招生學科及類別 |
預計招生人數 |
學術型研究生 |
|
120200 工商管理 招生方向:120201 智能財務與會計 120202 企業管理 120204 數字營銷與貿易 120205 創新創業管理 120206 生態經濟管理 |
全日制 待定 |
專業型研究生 |
|
125100 工商管理碩士(MBA) 125300 會計碩士(MPAcc) |
非全日制 待定 全日制 待定 非全日制 待定 |
(一)工商管理一級學科
本學科于2000年獲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10年獲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權;2016年獲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18年獲會計碩士(MPAcc)學位授權;2021年會計學、市場營銷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本學科現有導師42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芙蓉教學名師1人,省學科帶頭人1人,省青年骨干教師3人,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4人,校“1515”學術骨干6人,校神農學者青年英才1人;此外,還聘請省芙蓉學者講座教授1人、校神農學者講座教授3人。
本學科近年來共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96項,其中近五年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56項,到賬科研經費1200萬元,聚焦涉農產業投融資、創新創業管理、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農產品貿易技術外溢和環境效應等領域發表SCI、SSCI、EI、CSCD、CSSCI收錄論文100余篇,產業競爭情報、合作社運行機制與績效評價、鄉村振興等3項研究成果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煙草總公司科學技術二等獎、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入選教育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1項,努力打造農商特色,推進學研產深度融合。
本學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根植學校深厚的辦學傳統和特色優勢,堅持“學研產”相結合,強化工商管理學科與“新農科”等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培養兼具國際化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熟悉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具有敏銳的市場分析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勝任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尤其是涉農行業發展所需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至今已累計培養碩士研究生559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263人,研究生就業率100%,就業主要面向國有或民營大中型企業、政府部門、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單位。
(二)工商管理碩士(MBA)
我校MBA教育依托多年積淀形成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為現代企業培養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MBA教育中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任課教師和研究生指導教師69人;聘請了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等80余位校外實踐導師;建立了3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創新實踐基地,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簽訂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湖南農業大學MBA教育目前下設戰略管理、營銷與商務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和涉農企業管理四個研究方向。湖南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秉承“農商特色,學研產結合”的教育理念,堅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致力于培養兼具國際化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熟悉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具有敏銳的市場分析和決策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業界精英和行業領袖。湖南農業大學MBA教育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0余項:先后榮獲第16屆、第18屆和第20屆全國MBA培養院校企業競爭模擬大賽一等獎,第3屆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全國總決賽季軍,湖南省第4屆高校MBA企業案例大賽冠軍,中國MBA聯盟第9屆中部聯盟十佳聯合會,第12屆中國MBA聯盟十佳聯合會和MBA院校最佳組織獎等榮譽。
(三)會計碩士(MPAcc)
我校MPAcc教育中心秉承“匯聚會計精英、成就財務領袖”宗旨,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立足湖南、面向全國,依托學校在農業學科的特色優勢,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培養具有學習領悟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國際化兼具農商特色的會計專門人才。MPAcc教育中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任課教師和研究生指導教師58人;聘請了行政事業單位領導、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財務總監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高級管理合伙人等80余位校外實踐導師。MPAcc教育中心,不斷夯實基礎,開拓創新,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實行學業導師和事業導師雙導師制共同指導培養。通過廣泛聘請實務部門和政策制定部門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參與教學案例大賽與論文指導,來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與會計師事務所及企事業單位聯合建設實習基地10余個,通過“名企行”、“移動課堂”、“商貿論壇”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實踐。與湖南省農業集團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等簽訂了省級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協議,與重慶理工大學簽訂會計教學改革戰略框架協議。 學校MPAcc教育目前下設三個研究方向:財務與會計、審計與內部控制、涉農組織財務管理。在培養過程中注重會計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學生知識整合能力與探索創新能力。學校MPAcc教育中心師生獲得湖南省第六屆MPAcc企業案例大賽一等獎等省級以上獎勵10余項。
三、考試科目及參考資料
招生學科(類別)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參考書目 |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會計學方向) |
①思想政治理論 ②英語一 ③數學三 ④管理學 |
會計綜合 |
管理學參考書目:《管理學》(馬工程重點教材)(第1版),陳傳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 經濟學基礎參考書目:《經濟學原理》(第8版),曼昆,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 會計綜合參考書目:《財務會計學》(第13版),戴德明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財務管理學》(第9版),王化成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 |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非會計學方向) |
①思想政治理論 ②英語一 ③數學三 ④管理學 |
微觀經濟學 |
|
工商管理碩士(MBA) |
①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英語二 |
思想政治理論; 管理學 |
管理學參考書目:《管理學》(馬工程重點教材)(第1版),陳傳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 |
會計碩士(Mpacc) |
①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英語二 |
思想政治理論; 會計學 |
會計學參考書目:《財務會計》,戴德明,林剛,趙西卜主編,2011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財務管理》,荊新,王化成,劉俊彥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四、獎助學金政策
學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獎勵與資助體系,設立了多種類型的獎、助學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保每位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
(一)國家獎學金
1.獎勵對象: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均可申請。
2.發放標準:現行評選比例約占可參評人數的8%,碩士研究生為每人20000元/年。
(二)學業獎學金
1.獎勵對象: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
2.發放標準: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A、B、C三類,獎勵金額分別為每人6000元/年、4000元/年和2000元/年,覆蓋面90%以上。推薦免試錄取、優秀生源獎獲得者及生源地為985及211高校(校本部考生)的一年級碩士研究生直接享受A類學業獎學金。
(三)優秀研究生干部獎學金
1.獎勵對象:為學校發展、研究生服務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干部。
2.發放標準:每人2000元/年,評定比例為當年度研究生干部總人數的30%。
(四)科研成就獎學金
科研成就獎學金由學校自籌資金約50萬元/年,用于獎勵科研工作業績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
(五)國家助學金
1.發放對象: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
2.發放標準:在培養年限內,碩士研究生每人600元/月,每年按10個月發放。
(六)研究生“三助一輔”津貼
學校面向研究生設立了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崗位,依據工作量和業績,不同崗位津貼每年的最低限額為1800元-6000元。
(七)經濟貧困研究生助學金
經濟貧困生研究生助學金每年評選一次,資助標準為每人3000元/年,資助名額每年不超過60名。
(八)學院優質生源獎
設立優質生源獎。對第一志愿報考我院全日制學術類碩士研究生的學生,且入學考試綜合成績一級學科排名前三的給予獎勵,其中第一名獎勵5000元,第二名獎勵3000元,第三名獎勵2000元;對推免生獎勵8000元。
學校另設有多個校友、學院、學科、行業、企業等獎助學金以及各級各類競賽的配套獎勵。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