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 2022-08-02 相關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1. 項目概況
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致力于為國家培養一支“鉆研真問題、塑造真規格、錘煉真功夫”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學院“雙碳”專項班致力于服務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國家重大戰略和科技創新需求,匯聚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與師資隊伍,調整優化雙碳相關專業與學科建設,瞄準碳中和領域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突破進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培養。
2. 擬招生人數
2023年本項目擬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0人,基本修業年限3年。具體數量根據生源報考及復試錄取情況調整。有關報考要求詳見當年發布的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3. 招生領域
材料與化工(0856)、資源與環境(0857)、能源動力(0858)、土木水利(0859)
4. 培養目標
雙碳專項班涉及能源、環境、電氣、建筑、化工等多個學院的學科和專業,充分發揮各學院/學科基礎研究深厚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堅持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并重,在“源-網-荷-儲”的技術格局/鏈條上形成工程特色突出、理工結合緊密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新途徑。雙碳專項班建設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雙碳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來培養能夠服務多領域、多行業碳減排碳中和,“源-網-荷-儲”理論基礎扎實、人文素養精良、工程意識突出、國際視野開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
5.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堅持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學風,恪守學術道德,有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適應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雙碳領域的理論基礎、專門知識、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具備良好的批判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
(3)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與應接受的實踐訓練
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資料,具備及時了解雙碳領域新技術發展動態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解決和探索雙碳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參與實踐訓練,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能夠獨立地、創造性地從事該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
6. 研究方向
(1)“源”:零碳能源動力技術與裝備
(2)“網”:零碳能源互聯網系統
(3)“荷”:減碳城鎮化背景下智能綠色城市與建筑
(4)“儲”:全尺度多元能量存儲與轉化技術
(5)“集成”:集成耦合與優化技術
7. 培養模式
(1)雙碳專項班結合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學科,依托能源、環境、電氣、建筑、化工等學院的專業基礎,緊密結合各自在能源生產、輸送、消費全流程方面的特色優勢,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與科研院所、骨干企業聯合設立碳中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專項,加快形成碳中和學科交叉融合態勢,加快構建哈工大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持續向碳中和重點管理部門、領域、行業和區域輸送高質量人才。
(2)雙碳專項班將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聯合碳中和領域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進行學生聯合培養,形成碳中和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網絡。
(3)培養實行主輔學科制和雙導師制,一名主導師由高校教師擔任,一名副導師由企業合作導師擔任。主副導師共同負責制定研究生培養計劃和指導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所修課程內容和研究選題需符合雙碳方向要求。論文工作進展管理遵循主導師所在學科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及時間節點安排。研究生的課題必須具有明確的雙碳理論、技術研究或交叉應用的特點。
8. 項目優勢
(1)雙碳專項班專業特色:匯集哈工大能源、環境、電氣、建筑、化工等多個學院的多個國家重點學科,充分發揮各學院/學科基礎研究深厚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堅持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并重,在“源-網-荷-儲”的技術格局/鏈條上工程特色突出、理工結合緊密,相關研究方向的前期布局與深度開展將成為專項班組建與快速發展的天然優勢與基礎。
(2)雙碳專項班重大成就:在“源、網、荷、儲”四個優勢特色方向上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3)雙碳專項班師資團隊:包含院士、國家級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若干名。
(4)雙碳專項班國際合作:學科團隊已與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德國、丹麥、澳大利亞、波蘭在內的多個國家、地區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以上未盡事宜按國家及我校有關規定執行。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