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2-08-10 相關院校:西北師范大學
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902政治經濟學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政治經濟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02)
一、考核要求
政治經濟學是經濟類各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政治經濟學通過對經濟關系的分析,研究不同經濟制度的本質及其運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客觀的必然聯系即經濟規律。學習政治經濟學對于正確認識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正在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尋求指導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經濟理論,探索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較好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功底是進入相關專業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基本要求。本課程的考核,著重考察學生對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運用基本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考核目標評價
1、認識課程的性質、研究對象及任務,了解課程的基本內容、體系和結構。
2、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具有基本的經濟學思維能力。
3、能夠運用基本理論觀察、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4、基本掌握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5、對本學科的熱點問題和前沿課題有所了解。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
第一節 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系
一、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相互關系
二、人們在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過程中的關系
第二節 所有制與產權
一、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意義
二、產權和產權制度
第三節 生產力及其發展途徑
一、生產力的性質及其作用
二、分工、協作與機器大生產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響
第四節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
一、生產力、生產關系與生產方式
二、制度創新對生產力、生產關系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商品和價值
第一節 商品及其內在矛盾
一、商品經濟
二、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四、個別勞動和社會勞動
第二節 價值量
一、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二、勞動生產率和價值量
三、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
四、科技、管理與價值創造
第三節 市場經濟和價值規律
一、市場經濟
二、價值規律及其作用
第三章 貨幣與貨幣流通量
第一節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一、貨幣的起源
二、貨幣的職能
第二節 貨幣的形式
一、貨幣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化
二、信用貨幣
三、外匯
第三節 貨幣流通量
一、貨幣的層次
二、貨幣乘數
三、貨幣的流通量及其規律
第四章 資本及其循環和周轉
第一節 資本及其價值增殖
一、資本的含義
二、資本的形態和構成
第二節 資本經營
一、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二、資本經營
第三節 資本的循環和周轉
一、資本的循環
二、資本的周轉
第五章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市場實現
第一節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一、社會總資本及其運動
二、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生產部門的分類
三、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出的實現
第二節 社會簡單再生產及其實現條件
一、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各自的實現條件
二、社會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和基本實現條件
第三節 社會擴大再生產及其實現條件
一、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二、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四節 供求平衡與市場實現
一、供求平衡與不平衡
二、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
第六章 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
第一節 信用及其功能
一、信用的產生及形式
二、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第二節 信用制度
一、銀行和銀行資本
二、股份公司和股票價格
第三節 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
一、信用制度和虛擬資本的產生
二、虛擬資本與實體資本的關系
三、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第七章 競爭與壟斷
第一節 競爭引起壟斷
一、競爭的特征與功能
二、競爭引起的資本集中和壟斷
第二節 不完全競爭市場
一、不完全競爭市場的類型
二、壟斷利潤
第三節 有效競爭與反壟斷
一、壟斷沒有消除競爭
二、有效競爭與反壟斷政策
第八章 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和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一節 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質特征
一、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
二、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
第二節 貨幣轉化為資本
一、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
二、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三節 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一、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三、剩余價值率
第四節 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一、絕對剩余價值生產
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
第九章 資本主義的分配
第一節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資
一、工資的本質
二、工資的基本形式
三、工資的數量變動趨勢
第二節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一、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
二、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三、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第三節 商業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
一、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二、借貸資本和利息
三、資本主義地租
第十章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
第一節 企業和資本主義企業制度
一、企業
二、資本主義企業制度
第二節 資本主義企業制度的歷史演進
一、資本主義的個人業主制企業
二、從自然人企業、合伙制企業到公司制企業的發展
三、股份公司與資本主義企業財產關系的變化
第三節 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組織與治理結構
一、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二、企業目標的多元化和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
三、“雇員持股計劃”和利潤分享制
第十一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對經濟的干預
第一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一、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
二、私人壟斷的資本主義
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及原因
第二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和實質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第三節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
一、市場調節的局限性及國家干預的目標
二、國家干預調節經濟的手段
三、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
四、資本主義國家干預和調節經濟的后果
第十二章 經濟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現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二、經濟全球化的形成
三、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矛盾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三、經濟全球化的矛盾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一、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關系
二、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協調
三、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第十三章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一、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第二節 資本積累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
一、資本積累
二、資本積累的兩個社會經濟后果
三、產品創新與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毀滅”
第三節 經濟危機與經濟周期
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
第四節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第十四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節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
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三、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第二節 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一、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的決定因素
二、社會主義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第三節 從實際出發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一、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般特征
二、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十五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根本任務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內涵及其依據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
四、大力發展生產力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及依據
二、公有制經濟的本質、實現形式及主體地位
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基本含義
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平與效率
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差距及其調節
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其特點
一、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機制與市場體系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機制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體系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秩序
第三節 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
二、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任務和方向
三、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經驗
四、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
第十七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第一節 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一、市場經濟中的交易主體
二、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內涵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居民與企業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居民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
第三節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企業改革
一、現代企業制度
二、國有企業改革
三、固有資產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
第一節 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
一、社會總供給及其決定因素
二、社會總需求及其決定因素
三、社會總需求變動對社會總供給的影響
第二節 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
一、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平衡的一般條件
二、社會總供給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的關系
三、對外開放條件下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平衡的條件
第三節 社會總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一、社會總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
二、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三、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
四、對外開放條件下社會總供求失衡及其原因
第十九章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一、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二、決定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因素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
第二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三步走”戰略和“兩個百年”目標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三、實現民族復興
第三節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發展道路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
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五、建設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十章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對外經濟關系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理論依據和基本方略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理論依據
三、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
一、國際貿易
二、國際收支與國際資本流動
第三節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一、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三、保障對外開放條件下的國家經濟安全
第二十一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經濟波動
一、經濟波動及其影響因素
二、我國經濟波動的狀況及其原因
第三節 宏觀調控的模式、目標與手段
一、宏觀調控的模式
二、宏觀調控的目標
三、宏觀調控的手段
第四節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
三、建立與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四、參考書目
1、《政治經濟學》,吳樹青顧問、逄錦聚、洪銀興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5版。
2、《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衛興華、張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第3版。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