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軍事交通學院 2010-09-02 相關院校:軍事交通學院
802 軍事運輸學
參考書為《軍事運輸學》,陳兆仁、鮑平鑫主編,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一)緒論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的概念、內容、研究對象與方法,軍事運輸新理論、新技術的應用及展望。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解釋軍事運輸的概念;
2.說出軍事運輸研究對象與內容;
3.描述軍事運輸研究方法;
4.再認軍事運輸的發展。
(二)軍事運輸的地位作用與特點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的基本任務、地位作用、特點與發展趨勢,軍事運輸的原則與要求。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說出軍事運輸的基本任務;
2.解釋軍事運輸的地位作用;
3.說明軍事運輸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4.使用軍事運輸的原則與要求。
(三)軍事運輸資源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綜合運輸網、各種運輸網的分布、運輸設施與設備及運輸力量的組織與動員。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說出綜合運輸網的基本概念和我國綜合運輸網的分布特征與組合類型;
2.說明戰備運輸力量的組建原則與運力動員的基本任務及組織方法;
3.掌握鐵、公、水、空運輸設施、設備的基本組成和用途。
(四)軍事運輸方式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方式的技術特征、特點,軍事綜合運輸、集裝運輸組織開展。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描述各種軍事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征;
2.掌握鐵、水、空運輸方式的主要特點和運用;
3.描述軍事綜合運輸基本概念和組織方法;
4.說出集裝運輸在軍事運輸上運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五)軍事運輸需求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需求的分析內容與影響因素,軍事運輸需求預測。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描述軍事運輸需求的概念與特點;
2.掌握軍事運輸需求的分析內容與影響因素,使用軍事運輸需求預測的基本方法。
(六)軍事運輸計劃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計劃的編制和軍事運輸計劃管理。采取講授、討論、課程設計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掌握軍事運輸計劃的分類方法,計劃提報單位和計劃審批單位的規定;
2.使用軍事運輸范圍、運輸限制、軍運號碼和軍事運輸計劃審批規定;
3.掌握軍事運輸計劃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七)軍事運輸統計與效益分析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統計,軍事運輸效益評價指標、分析與評價方法及提高軍事運輸效益的途徑。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說出鐵、水、空軍事運輸統計的內容;
2.說明評價軍事運輸效益的原則和評價指標;
3.使用軍事運輸效益評價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八)軍事運輸組織指揮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指揮的方針原則與形式,軍事運輸技術環境,軍事運輸調度,軍事運輸現場,軍事運輸指揮自動化。采取講授、課程設計、現場實習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復述軍事運輸指揮的原則、機構、形式和渠道;
2.感受鐵、水、空軍事運輸調度指揮的工作內容和要求,軍事運輸調度機構的調車和相互關系;
3.體驗軍事運輸組織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4.說出軍事運輸指揮自動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九)軍事運輸戰備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運輸戰備的基本要求,部隊戰備輸送方案,部隊戰備輸送保障方案和部隊輸送訓練。采取講授、討論和課程設計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描述軍事戰備的基本要求;
2.掌握部隊戰備輸送方案和戰備輸送保障方案編制的內容和方法;
3.使用部隊輸送訓練的方法和要求。
(十)部隊應急輸送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應急輸送的特點和原則,部隊應急輸送計劃的擬制,部隊應急輸送組織,提高部隊應急輸送能力的措施。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解釋部隊應急輸送的特點和原則;
2.掌握部隊應急輸送計劃提報、審批、下達的程序、方法與要求;
3.體驗部隊應急輸送的組織體制、方式選擇和組織方法;
4.使用提高部隊應急輸送能力的措施。
(十一)聯合作戰運輸保障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聯合作戰運輸保障的特點與要求,運輸任務預測與運輸能力分析,聯合作戰運輸組織和戰時交通線的保障。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說出聯合作戰運輸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2.闡述聯合作戰運輸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3.使用聯合作戰運輸任務預測和能力分析的方法;
4.掌握聯合作戰運輸對指揮機構、運輸方式、運輸計劃、運輸銜接和調度指揮的要求;
5.掌握聯合作戰運輸交通線的防護、搶修、搶建、交通勤務調整、裝卸勤務安排的原則和措施。
(十二)不同作戰樣式的運輸保障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反空襲作戰、機動作戰、登陸(島)作戰、山地進攻作戰、城市進攻作戰的運輸保障。采取講授、討論的形式實施教學。使學員達到:
1.交流反空襲作戰運輸保障的組織方法;
2.交流機動作戰運輸保障的組織方法;
3.交流登陸(島)作戰運輸保障的組織方法;
4.交流山地進攻作戰運輸保障的組織方法;
5.交流山地進攻作戰運輸保障的組織方法。
803 軍事裝備學
參考書為《軍事裝備學》,余高達、趙潞生主編,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
(一)緒論
1.了解軍事裝備學的概念、學科地位作用;
2.熟悉軍事裝備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3.掌握軍事裝備學的學科體系與研究方法。
(二)軍事裝備思想、發展的基礎與需求牽引
1.了解軍事裝備的地位與作用;
2.熟悉軍事裝備思想;
3.掌握我軍軍事裝備思想;
4.了解軍事裝備發展的歷程、規律與趨勢;
5.熟悉軍事裝備發展的科學技術與經濟基礎;
6.掌握軍事裝備發展的需求牽引作用。
(三)軍事裝備發展戰略
1.掌握軍事裝備發展戰略的特征與內容;
2.熟悉軍事裝備發展戰略的制定過程與規律;
3.掌握軍事裝備體制;了解軍事裝備發展規劃與計劃。
(四)軍事裝備預先研究
1.了解軍事裝備預先研究的分類與內容;
2.熟悉預先研究的特點與原則;
3.熟悉預先研究的組織與實施。
(五)軍事裝備型號研制
1.掌握軍事裝備的型號研制程序和規律;
2.熟悉軍事裝備試驗的分類、目的、要求、內容和實施方法;
3.掌握軍事裝備生產的類型、體制、組織實施與質量監督;
4.了解軍事裝備采購體制、途徑與運作;
5.了解軍事裝備國際合作的原則與方式。
(六)軍事裝備調配保障與維修
1.熟悉軍事裝備調配保障的主要工作、要求、體制;
2.了解軍事裝備補充、換裝、退役、報廢、儲備過程與程序;
3.熟悉軍事裝備維修的任務;
4.熟悉軍事裝備維修思想與體制;
5.熟悉軍事裝備維修的方式、方法及組織實施;
6.掌握軍事裝備戰時維修的內容、任務。
(七)軍事裝備保障指揮與動員
1.掌握軍事裝備保障指揮的任務與原則;
2.掌握軍事裝備保障指揮體系;
3.熟悉軍事裝備保障指揮活動、訓練及戰備工作;
4.了解軍事裝備動員的內容,軍事裝備動員的原則;
5.熟悉動員體制,動員的準備與實施。
(八)軍事裝備管理體制
1.熟悉軍事裝備管理體制的構成;
2.熟悉確定軍事裝備管理體制的原則;
3.熟悉軍事裝備管理體制模式;
4.掌握我國軍事裝備管理體制。
(九)軍事裝備的技術基礎工作與日常管理
1.熟悉軍事裝備管理體制的構成;
2.熟悉確定軍事裝備管理體制的原則;
3.熟悉軍事裝備管理體制模式;
4.掌握我國軍事裝備管理體制。
(十)軍事裝備經費與法規
1.了解軍事裝備經費獲取、分配及管理;
2.了解軍事裝備法規體系;
3.了解軍事裝備法規的制定;
4.熟悉軍事裝備法規的實施。
804 大學計算機基礎
參考書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二版),張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一)計算機信息技術導論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概述、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計算機的分類及應用領域、計算機系統運算基礎和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使學員達到:
1. 明確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關系;
2. 掌握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3. 掌握計算機的常用分類、應用領域;
4. 掌握常用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方法;
5. 熟練掌握二進制的算術運算方法;
6. 熟練掌握二進制的邏輯運算方法;
7. 掌握西文字符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
8. 掌握中文字符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
(二)計算機系統結構及系統硬件技術基礎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系統的構成、微型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微型計算機主機結構、常用輸入輸出設備、微型計算機存儲系統與存儲設備等內容。使學員達到:
1. 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原理和特點;
2. 掌握微型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
3. 掌握微型計算機的主機結構,了解主機各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標;
4. 掌握常用輸入、輸出設備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標;
5. 掌握微型計算機存儲系統的組成,初步掌握常用存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標;
6. 掌握鼠標和鍵盤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練掌握鼠標和鍵盤的使用。
(三)計算機操作系統基礎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系統概述、操作系統概論、計算機編程語言概述和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使學員達到:
1.熟練掌握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組成、軟件的定義、分類,清楚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聯系與區別;
2.掌握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分類;
3.掌握計算機編程語言的發展和分類,清楚常用的程序設計語言;
4.熟練掌握常用主流單機操作系統的使用,能熟練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 Office XP 應用程序組件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Office XP 組件與新增功能、使用。使學員達到:
1.掌握辦公自動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Office XP 組件與新增功能;
3.熟練使用 Office XP。
(五)數據庫技術及Access桌面系統
使學員達到:
1.掌握數據庫技術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3.能熟練創建數據庫、創建數據庫表、查詢數據、使用窗體功能和數據報表。
(六)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和互聯網概述兩部分內容。采用課堂講授和上機實習相結合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掌握計算機網絡的起源與發展過程;
2.掌握網絡的定義、功能、分類、常用網絡協議;
3.了解常用的網絡設備、常用通信介質;
4.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5.了解互聯網的起源與發展過程;
6.掌握互聯網的基本功能、常用接入方式;
7.能熟練使用互聯網瀏覽信息、檢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
8.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七)多媒體技術基礎
本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基礎知識,包括:多媒體技術概述、常見多媒體信息的分類和格式、常用多媒體硬件設備簡介。使學員達到:
1.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見多媒體信息的分類;
3.了解常見的多媒體信息格式;
4.了解常用多媒體硬件設備的基本原理;
6.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多媒體信息的處理。
(八)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
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軟件技術、程序設計、軟件開發的基本概念。使學員到達:
1.掌握軟件技術、程序設計、軟件開發的基本概念。
(九)信息安全與計算機病毒
本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信息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基礎知識。使學員達到:
1.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礎知識;
2.清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養成信息安全意識;
3.熟練掌握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分類、防治方法;
4.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