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青海大學 2023-07-24 相關院校:青海大學
青海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服務平臺、優化教學模式,持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著力培養更多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
完善工作機制,厚植創新創業“土壤”。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創新創業學院,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共同推進“雙創”教育工作,努力構建“黨委書記主抓、分管校長負責、院系專家參與、企業園區聯動、學生積極投入”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格局。制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師生共促創新創業實施辦法》等文件,明確工作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落實舉措,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探索建立“興趣激發”“組建團隊”“生產實踐”“商業實戰”“走向園區”的五位一體創新創業生態體系,面向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開展階段性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完善創新創業培訓與指導服務體系,針對重點項目開展針對性指導,積極培育、精心打磨參賽項目,每年舉辦各類培訓活動100余場,參與學生逾萬人次,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競賽“人人參與、層層選拔”的濃厚氛圍。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獎學金”和“大學生創業扶持金”等,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10余項,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為自主創業學生提供資金保障。多渠道引入社會支持,爭取各類專項資金1000余萬元,用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礎設施改造、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厚植“雙創”人才成長沃土。
搭建服務平臺,播撒創新創業“種子”。強化平臺建設,建立海西州創新工坊、湟中縣群加野外認藥實踐教學基地、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實習基地等270余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建成4萬余平米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6000余平米的創新大廈,打造14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立項建設40個創新創業工坊,為學生開展培訓、學習和實踐提供有力支撐。強化隊伍建設,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雙創”培訓50余次,幫助教師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累計參與人數達600余人;聘請省內外知名企業家、成功創業者、天使投資人等200余人擔任“雙創”職業生涯導師,面向全校師生授課,著力打造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強化服務保障,先后投入100萬元用于開發和完善學校“創新創業管理平臺”,建立健全賽事信息發布、學生報名參賽、在線提交作品、專家在線評審等項目管理流程,打造“雙創”項目一站式服務管理平臺,推動實現“雙創”數據可視化、動態化管理,以信息化技術提升“雙創”效能。
優化教學模式,產出創新創業“果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建設,構建學科交叉融合、專業互聯互通的多學科一體化雙創教育課程體系,累計開設創新創業必修、選修課程50余門。探索實施創新創業學分制改革,建立創新創業學分認定及轉換制度,進一步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銜接。將學科競賽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瀾滄江—湄公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等高水平競賽和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開展覆蓋全部二級學院和本碩博學段的創新創業培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創新創業“牛人大講堂”“創新創業訓練營”等培訓50余期,進一步完善“雙創意識培養、實踐能力提升、創業就業指導”的梯級式“雙創”能力培養模式。依托院系科研資源,持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遴選孵化入駐創新中心學生創業團隊300余家,扶持立項大學生創意團隊370余個,鼓勵教師通過創辦科技型公司、設立科研項目等形式帶領學生創新創業,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近5年來,學生獲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獎1000余項,其中國家級創新創業競賽獎660余項。學校獲評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