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浙江海洋大學 2023-12-05 相關院校:浙江海洋大學
2024年研究生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農業/漁業設施化)
341《農業知識綜合三》
《魚類學》部分
一、考查目標
魚類學以研究魚類形態結構特征、分類為目的,其主要內容包括魚類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分類及生物學特征?忌鷳莆蒸~類形態特征和分類學基礎知識、基本研究方法,了解重要經濟魚類的生物學特征。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試卷結構
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共計50分。
三、考試內容
1、緒論
魚類學的相關概念及其定義;魚類學的發展簡史。
2、魚類形態學部分
魚類的外部分區、體型、頭部器官和鰭等外部形態,以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測定的基本技能;
皮膚、腺體、鱗、色素細胞和發光器等皮膚衍生物的結構和機能,以及魚類發光原理與意義等;
骨骼、肌肉、消化、呼吸、血循環、神經、泌尿及生殖組織、器官、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魚類的分類學部分
魚類分類學相關的基本知識;
魚類的分類基本方法和編寫檢索表技能。
四、推薦書目
1、水柏年,趙盛龍,韓志強,朱柏軍 編著,《魚類學》,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
《水生生物學》部分
一、考查目標
水生生物學是一門以生物進化為線索、以適應水域環境為特質,系統闡述水生生物系統分類,形態結構與生命運行規律的演化過程,以及主要經濟動植物分類地位、形態特征、生活方式、生態習性、生活史以及經濟意義等為主要內容的漁業領域專業基礎理論課。考生應了解水生生物學的主要名詞和基本概念,掌握水生生物形態分類的基本知識、常見水生動、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開展水生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備獨立鑒別常見水生動、植物種類的能力,能并能靈活分析水生生物與水域環境間相互關系的應用性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試卷結構
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共計50分。
三、考試內容
1、水生植物
(1)藻類:要求考生掌握藻類、浮游植物和著生藻類的定義;藻類細胞構造特點,藻類的經濟意義及繁殖方法;藍藻、紅藻、甲藻、褐藻、金藻、硅藻、綠藻等各門常見種類的分類地位、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生活周期、生態分布及意義。
(2)水生維管束植物:要求考生掌握蕨類植物門的主要特征,常見種類形態特征、分類地位及生物學特點;被子植物門的主要特征,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主要特征,常見種類特征,分類地位及生物學特點;水生維管束植物的生態類群,生態分布及意義。
2、水生動物
(1)水生原生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原生動物的主要特點、繁殖方式及常見屬的特征及其浮游生活適應機制。
(2)腔腸動物:要求考生掌握腔腸動物的主要特點、繁殖方式、常見屬的特征及常見種類的浮游生活適應機制。
(3)輪蟲動物:要求考生掌握輪蟲的主要特征、常見屬的特征及常見種類的浮游生活適應機制。
(4)水生環節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多毛類的主要特征,常見屬的特征。
(5)水生軟體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軟體動物的主要特點、生態分布、繁殖方式、常見屬的特征、主要經濟種類的構造及其生態適應機制。
(6)水生節肢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軟體動物的主要特點、生態分布、繁殖方式、常見屬的特征、主要經濟種類的構造及其生態適應機制。
(7)水生棘皮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軟體動物的主要特點、生態分布、繁殖方式及常見屬的特征、主要經濟種類的構造及其生態適應機制。
(8)毛顎動物:要求考生掌握毛顎動物的主要特征、生態分布、繁殖方式,常見屬的特征及其生態適應機制。
四、推薦書目
1、趙文 編著,《水生生物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
《普通生態學》部分
一、考查目標
普通生態學是生物、農業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以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為目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忌鷳私馍鷳B學基礎知識,掌握生態學基本研究方法,利用生態學基本原理分析資源、人口和環境等社會問題,以解決基礎和應用生態學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試卷結構
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共計50分。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緒論
生態學的概念、內容、發展簡史及現狀。
2、生物與環境
環境與生態因子:生態因子分類、限制因子、利比烯最小因子法則和耐受性定律;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生物與光的關系;生物與溫度的關系;生物與水的關系;生物與土壤的關系。
3、種群生態學
種群的概念;種群的時空結構;種群的數量增長與動態變化;種內競爭與密度調節;種間的相互作用;種群的進化與選擇;種群對環境的適應。
4、群落生態學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群落種類組成和數量特征,群落物種多樣性和種間關聯;群落結構特征;干擾與群落動態;空間異質性與群落結構;群落動態變化;群落分類與排序;主要生物群落類型與分布。
5、生態系統生態學
生態系統概念;生態系統空間結構與時間結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初級生產、次級生產和分解;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發展與動態變化;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流;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
6、應用生態學
漁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全球變化;農業生態問題與生態農業;人口增長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社會、經濟、生態的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四、推薦書目
1.牛翠娟,婁安如,孫儒泳,李慶芬等著,《基礎生態學(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