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參考書目 來源: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2024-01-26 相關院校:南方科技大學
從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獲悉,2024年南方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807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已發布,內容如下:
考試科目代碼: 807
考試科目名稱: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總說明: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為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原理、水文學與水資源、地 下水水文學的共計四門課的選答綜合卷,每門課試題均為 75 分,考生在其中任 選兩門作答,多答不計分。考試時間: 180 分鐘,滿分:150 分。
補充說明:考試可以使用無字典存儲和編程功能的電子計算器。
環境化學部分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環境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計算方法, 并且能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
二、考試內容:
1. 大氣環境化學:包括大氣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光化學過程、水體中的 溶解, 以及重要大氣環境問題的形成機制,如光化學煙霧、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硫酸煙霧、酸雨、大氣中的顆粒物形成與沉降。
2. 水環境化學:包括水分子的結構特征及相關特性,水中氣體、離子及污 染物的分布與形態,水體中無機和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 水體中的溶解平衡、 酸堿平衡、電子活度、氧化還原電位。
3. 土壤環境化學:包括土壤的性質,土壤礦物質, 土壤的酸堿度來源及其緩沖性能,土壤-植物系統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
4. 有害物質的環境行為:包括有害物質的分類、識別、毒性, 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積累,污染物的生物轉化。
5. 典型物質在環境各圈層的遷移轉化:重金屬元素的分布、轉移、循環與轉化,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與歸趨。
三、試題類型:
概念題(15 分)
簡答題(30 分)
應用題(30 分)
四、參考書目:
1. 戴樹桂,環境化學,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Stanley E. Manahan. 著,孫紅文主譯,環境化學:第 9 版,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13。
環境工程原理部分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系統性掌握環境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原理, 了解污染物質在 環境中的遷移轉化過程, 熟悉這些理論與原理在分析與解決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 相關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中的應用。從環境工程原理出發, 結合環境學科的專業 特色和發展需求, 針對當前主要環境問題, 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二、考試內容:
1. 環境介質中常見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及其處理處置技術;
2. 污染物分子與顆粒物的質量和能量衡算、熱量傳遞和質量傳遞;
3. 沉降、過濾、溶解、吸收和吸附等過程的原理及平衡計算;
4. 環境工程原理在水處理工程中應用;
5. 環境工程原理在空氣污染控制工程中應用;
6. 環境工程原理在固廢處理處置及土壤修復中應用。
三、 試題類型:
簡答題(45 分)
計算題(30 分)
四、 參考書目:
1. 主要教材:《環境工程原理》,胡洪營、張旭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參考教材:《環境工程原理》,[美]威廉 W. 納扎洛夫 莉薩, 阿爾瓦雷斯- 科恩著,漆新華等譯,化學工業出版社。
3. 參考教材:《環境科學與工程原理(第 2 版)》,[美]戴斯維、馬斯坦著, 王建龍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水文學與水資源部分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降水、下滲、蒸散發、產匯流等水文過程的具體現象、 基本特征和量化方法, 了解水資源評價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并能靈活運用
水文學知識分析水資源問題。
二、考試內容:
1. 流域及水系;
2. 水文循環;
3. 降水過程;
4. 土壤水;
5. 下滲過程;
6. 蒸散發過程;
7. 流域產流;
8. 流域匯流;
9. 水資源評價與管理。
三、試題類型:
1. 判斷題(15 分)
2. 簡答題(20 分)
3. 論述題(20 分)
4. 計算題(20 分)
四、參考書目:
1. 《水文學原理》,芮孝芳,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第二版)》 ,顧圣平、田富強、徐得潛,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6。
地下水水文學部分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掌握地下水水文學的基本概念、地下水水流運動和溶質運 移的基本原理、定律和公式及相關參數的物理意義與估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所
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在地下水資源評價和地下水污染修復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考試內容:
1. 流域水循環及水均衡;
2. 達西定律及基本參數;
3. 地下水流網;
4. 地下水流的基本方程;
5. 地下水向河渠的運動;
6. 地下水向井的運動;
7. 水動力彌散理論及溶質運移方程。
三、試題類型:
選擇題(20 分)
簡答題(25 分)
計算題(30 分)
四、 參考書目:
1. 主要教材:(美)費特 著,應用水文地質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參考教材:薛禹群、吳吉春 著,地下水動力學(第 3 版) .地質出版社, 2010。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