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復旦大學 2024-03-05 相關院校: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統籌校內外力量,不斷鞏固和完善定點幫扶工作格局,助力云南省永平縣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統籌謀劃,增強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的組織力。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定點幫扶工作,黨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工作匯報,系統謀劃年度重點工作。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雙組長的定點幫扶和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秉持“多規合一、系統集成、言出必踐、有始有終”的工作方法,鞏固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統籌部門牽頭抓總、二級單位分解任務、業務部門各司其責”的“大幫扶”工作格局。制定《復旦大學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十四五”行動計劃》,統籌協調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壓緊壓實各二級單位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三線聯動”機制優勢,依托新時代復旦·永平黨建創新實踐基地,建強“院系+鄉鎮”黨建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共有14個院系黨委與永平縣7個鄉鎮黨委結對,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發揮學科優勢,增強鄉村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充分匯集學校在專業人才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優勢,推進復旦優勢學科與當地特色資源結合,賦能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產研結合的科技研發平臺,根據高原特色水果、道地藥材滇黃精等產業發展需求,與當地企業聯合研發高原特色水果發酵飲品及滇黃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為當地優勢產品研發、高質量規模生產提供指導和支持。目前,已協助當地建立起第一條高端氣泡果酒生產線,成立自有品牌并建設配套產業鏈,獲評首批滬滇科技合作示范點及第八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創新試驗項目,并獲批建設“云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發揮專家學者的建言獻策作用,組織專業規劃學者深度挖掘博南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文化底蘊,開發永平古道文化、邊屯文化、民族文化等資源。與當地政府聯合舉辦7屆“南方絲綢之路高峰論壇”、8屆“博南文化節”,助力永平縣點亮“博南文化”品牌,增強文旅產業吸引力和影響力。注重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學校領導率專家團隊赴永平縣山地茶園、生態保護區等,為生態發展和保護性開發出謀劃策。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專家團隊為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提供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為保護瀾滄江水資源、保障人民飲水安全、建設和美鄉村提供支持。推動校友企業赴永平對接生態環境導向為主的項目合作,助力當地生態環境提升和相關產業導入。
聚焦教育醫療,增強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驅動力。聚焦教育、醫療等重要民生領域,注重“扶智”與“扶技”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以培育屬地人才為重點,提升當地教育、醫療資源配置和技術人才隊伍水平。依托學;A教育集團,重點推進“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組織永平縣中小學、幼兒園校長來滬觀摩學習,設立“永平一中振興班”,建立研究生長期支教點,打造“全鏈條”教育幫扶。發動校友、附屬單位、社會力量等募集資金,提升當地教學條件,開展獎教助學。成體系推進醫療健康幫扶,依托附屬醫院資源,構建“基層醫學人才培養”“專家工作站”“互聯網+醫療服務網”“專項基金支持”“人員派遣和設備物資捐贈”五維立體健康扶貧平臺,幫助永平縣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援建醫療隊定期為當地醫師開展科研培訓,提升縣級醫院科研能力。2016年至今,學校已累計派出15批73名醫療專家援建永平縣人民醫院,建立9個專家工作站。2023年,援建醫療隊在永平縣累計開展門急診接診超過1.4萬人次,義診429人次,培訓醫務人員近1500人次,開展手術1000余次、手術示教196次。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