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考研復試 來源:寶雞文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網 2024-03-26 相關院校:寶雞文理學院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嚴格規范執行招生政策,切實做好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2023〕2號)、《教育部關于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4〕1號)和《陜西省教育考試院陜西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陜試研招〔2024〕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特制定《寶雞文理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辦法》。
一、基本原則
堅持按需招生、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堅持全面考查、突出重點,著重對專業素質及創新精神考核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考生、服務考生的原則。
二、組織管理
學校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指揮。
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教育部和陜西省招生委員會相關文件規定,負責制定學校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辦法、程序,組織開展學校研究生復試錄取各項工作以及監督、檢查復試程序的執行情況等。具體業務工作由研究生院安排實施。
各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和執行本學院復試工作細則。組長要對本單位的復試錄取工作全面負責。同時還應加強對參與復試錄取工作教師的培訓與管理,要對參與人員進行政策、業務、紀律等方面的培訓。參與復試工作的人員要樹立公平意識、責任意識、業務意識和保密意識。
各學院應成立各學科專業復試小組,每個復試小組由5-7人組成,成員由學院院長,黨委、黨總支書記,導師代表等組成。復試小組設組長1人,另設秘書1人,組長負責組織本學科的復試工作,秘書負責記錄復試情況以及網絡技術保障等。
各學院應在本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招生專業實際制定招生復試工作細則。重點明確復試的時間、地點、形式與程序,明確分專業計劃、明確一志愿與調劑復試分數線,明確一志愿與調劑復試名單的確定標準,明確各調劑專業接收調劑考生的基本要求,明確考核內容及評分辦法等相關內容。復試工作細則要符合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和我校招生復試錄取辦法,并予以公布。
學校紀委(紀檢監察室)全程監督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
三、復試要求與程序
(一)復試方式
一志愿復試工作采用現場復試形式,調劑復試工作可采用現場復試和網絡遠程復試形式。原則上同一學院同一專業應采用同一種復試方式。具體形式以相關學院公布的復試方案為準。復試過程中嚴格執行“隨機確定考生復試次序”“隨機確定導師組組成人員”“隨機抽取復試試題”的“三隨機”工作機制。復試過程進行全程錄音錄像,相關資料保留3年,以備復查。
(二)復試考生名單的確定
我校碩士研究生復試總體執行教育部規定的A類考生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專業復試分數線由各學院在不低于國家復試分數線的基礎上按照生源和指標等情況設置,并公示在學院的復試調劑細則中。我校不接受破格復試申請。
1.一志愿復試考生名單的確定
一志愿復試考生名單根據各專業指標情況及一志愿專業復試分數線,按照上線考生初試總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復試差額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1.2、不高于1:1.5。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實際合格生源數組織復試。
2.調劑考生復試名單的確定
各學院應綜合考慮生源情況、招生計劃、學科專業特點等,自主確定本學院各學科專業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及學術要求等,不得出臺有歧視性或其他有違公平的規定,并經審核后發布。網絡遠程復試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1.2、不高于1:4,現場復試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1:1.2、不高于1:3。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實際合格生源數組織復試。
3.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由學校劃定進入復試的最低分數線。各學院根據生源情況、招生計劃、學科專業特點等,自主確定本學院各學科專業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學校最低分數線為:總分低于國家A區線80分以內(含80分),單科低于國家A區線20分以內(含20分)。
另外,我校對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調劑的最低分數線也參照上述分數線,如有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滿足上述分數線,在我校一志愿錄取結束仍未滿額的情況下,也可申請調劑至我校。
(三)復試資格審核
考生復試時須提供以下材料接受資格審查(查驗原件,收取復印件或掃描件):
1.應屆畢業生:準考證、身份證、學生證、大學階段學習成績單、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所在學;鶎狱h組織蓋章的復試政治審查表。
2.往屆考生:準考證、身份證、畢業證、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所在單位或檔案所在地黨組織蓋章的復試政治審查表。
3.同等學力考生:準考證、身份證、高職高專畢業證或本科結業證、本人曾攻讀或進修高校教務部門提供的專用成績單、所在單位或檔案所在地黨組織蓋章的復試政治審查表。
4.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除上述對應類別應該提交的材料外,還須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5.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崗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在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核實后進行加分。納入“退役大學生計劃”專項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報名時未按照規定申報照顧政策和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不享受相應照顧政策或加分政策,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
6.學籍、學歷校驗未通過的考生:必須提供相關的學籍或學歷證明材料,否則不予復試。
7.碩士生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的考生:須在復試前提供用人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
復試資格審查由各學院負責,審查人要在《寶雞文理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資格審核登記表》上簽名、蓋章并對審查結果負責。對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復試。要積極運用“人臉識別”“人證識別”等技術,并通過綜合比對“報考庫”“學籍學歷庫”“人口信息庫”“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庫”等措施,加強對考生身份的審查核驗,嚴防復試“替考”。學院要與考生逐一簽訂《誠信復試承諾書》,確保提交材料真實有效、復試全程恪守誠信。
(四)復試內容
1.復試內容
(1)加試內容
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同等學力考生、跨專業考生等進入我校復試范圍的,在參加正式復試前,需加試涵蓋本專業本科階段兩門主干課程的考試,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一般采用筆試,每門滿分100分,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由相關學院自主安排并評卷,加試成績單科低于60分者視為不合格,不得參加正式復試,如參加復試,則復試成績視為無效。
(2)復試內容
各學院要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和辦學特色,合理設計復試內容,確保復試考核科學有效、公平、公正。復試階段可綜合運用筆試、面試、試講、案例分析、實驗、實踐操作等方式。要通過考生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專家推薦信等補充材料,加強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等情況的全面考查。
復試主要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外語能力、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創新能力等。復試總分共500分,其中思想品德素質考核100分,外語能力考核100分,專業能力考核300分。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由各學院黨委、黨總支書記負責。各學院要將思想政治素質、品德考核和心理素質等作為復試工作的專項環節,可以組織導師與考生交談,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況。同時采取“函調”的方式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或所在工作、學習單位所在單位的黨組織加蓋印章。
外語能力考核主要考查考生外語聽說能力和專業外語掌握情況。
專業能力考核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創新能力考核,各100分。
綜合素質應考查包括學生身心健康、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同時考查考生的責任感、紀律性以及個人素養等內容。
專業素質應考查包括大學階段的學習情況和成績,考生對所報學科專業理論知識、應用技術和專業實踐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考查考生回答問題的條理性、敏捷性和應變能力以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內容。
創新能力考核應考查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對所報專業和研究方向的發展設想與計劃等內容。
2.復試程序及方式
考生復試資格確認后,由各學院通知考生復試,按程序開展復試。紀委(紀檢監察室)與研究生院將全程巡查復試過程,并不定期調閱復試過程材料。
3.復試時間
(1)一志愿復試時間:各學院原則上于4月3日前完成一志愿復試。
(2)調劑復試時間:各學院原則上于4月26日前完成調劑復試。
考生應在接到復試通知后的規定時間內報到并參加復試,不按時參加復試的考生視為自動放棄復試。
4.復試命題
復試自命題工作要參照《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工作指導規范》有關要求執行,確?茖W、規范、安全。對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參考、命題人、復試小組名單等在安全保密期間發生失泄密等違規事件,將嚴格追究當事人和領導者的責任。
5.其他要求
復試過程要求全程錄音錄像,復試材料要求全部存檔保留三年。
四、復試成績計算標準
1.復試總成績滿分為500分,考生最后成績計算方法分為以下兩種:
(1)初試成績滿分為500分,考生最后成績=初試總分×60%+復試總分×40%。
(2)初試成績滿分為300分,考生最后成績=初試總分×60%+復試總分×0.6×40%。
2.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均視為復試不合格:
(1)加試主干課程兩門單科成績有低于60分。
(2)復試5個部分成績中有任一部分低于60分。
(3)發現有作弊及嚴重違規情況的。
3.考生復試的各項成績由學院匯總,參加不同復試批次人員分別計算和排名,復試不合格人員不予以排名。
五、調劑工作
各學院在錄取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時,可組織開展調劑工作。各調劑專業接收調劑考生的基本要求(含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范圍、初試科目、初試成績要求等)、工作程序、復試辦法(含考生進入復試的遴選規則)等須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其中涉及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范圍等學術要求的,須先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同意,確?茖W性。
1.調劑原則
(1)符合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和申請調劑專業在A類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原則上調劑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與調入專業相同相近,或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相近。
(4)申請調劑“大學生士兵計劃”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考生初試成績達到我校規定的分數線。
(5)符合各學科專業具體調劑的要求。
2.調劑程序
(1)考生調劑必須通過全國統一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未通過該系統調劑錄取的考生一律無效。
(2)每次開放調劑系統持續時間不得低于12個小時。考生調劑志愿鎖定時間最長不超過36小時。鎖定時間到達后,如學院未明確受理意見,鎖定解除,考生可繼續填報其他志愿。
(3)規定時間內完不成招生指標的專業,空余的招生指標由學校收回,進行再次分配。每批次調劑復試及擬錄取分別排序。
(4)發布考生確認擬錄取或復試通知時,需充分考慮考生學習、工作、休息時間等因素作出合理安排,給考生預留充裕的確認時間。對于沒有按時確認的考生,應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逐一聯系確認,不得簡單以“逾期不接受視為自行放棄”對待。
(5)研究生院負責統一管理調劑工作,統一審核各學院調劑細則、統一發布調劑信息、統一巡查監督、統一審核調劑復試及錄取名單、統一辦理相關手續。
六、錄取
(一)錄取原則。嚴格執行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確保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
1.各學院根據復試合格考生的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初試總分、初試外國語成績從高到低依次排序),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復試5個部分成績中任一部分低于60分或任意一門加試科目成績低于60分者不予錄取,政審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各學院擬錄取人數不得超過本學院招生計劃。
2.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考生,須在復試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對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歷(學籍)核驗的考生不得參加復試。
3.經確認不符合學科專業報考規定的考生或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經學院審查后一律不予錄取。
(二)初錄。初步錄取時分為擬錄取和遞補錄取兩種狀態。前者表明考生復試通過,決定擬錄。缓笳弑砻骺忌幱谶f補狀態,只有排在前面的擬錄取考生放棄后才有機會進行依次遞補,由遞補錄取轉為擬錄取后再辦理相關手續。遞補考生也可進行校內或校外的調劑工作。處于遞補狀態的考生選擇是否調劑或繼續等待轉為擬錄取考生完全由考生自己決定。
(三)擬錄取與公示。復試成績應在考生參加復試后當天內給出,學院計算總分后由高到低排名,由研究生院審查無誤后于次日在學院內公示,公示無誤后確定分專業擬錄取考生,及時發送擬錄取通知,接到擬錄取通知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確認擬錄取,否則取消擬錄取資格并依次遞補。
整個擬錄取過程結束后,全校擬錄取名單由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予以網上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四)錄取。經公示無異議的擬錄取名單上報教育部錄取檢查合格后,正式確定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錄取名單,并由學校按照錄取名單發放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五)調檔。我校在發放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向錄取考生發放調檔函,考生本人人事檔案應在規定時間前寄往或送達本校。
七、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進行,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體檢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開展體檢工作?忌孕邢螺d體檢表,在所在地的三甲醫院體檢,并將體檢表郵寄至各學院。
八、信息公開、巡視及監督制度
(一)在復試、錄取階段,研究生院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學校網站等向社會公布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辦法,一志愿復試考生名單和擬錄取考生名單等。
(二)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復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復試結果全面負責,完善對復試過程的監督,嚴肅處理違紀違規事件。
(三)對復試有異議的考生,應于復試成績公布之日起3日內向研究生院提交書面材料進行申訴,對投訴和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進行復議并答復考生。若考生對復議結果還有異議,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復議。
(四)招生錄取巡視小組:
組長:校長,成員:校紀委(紀檢監察室)負責人、研究生院負責人、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人員。
(五)監督電話及郵箱:
紀檢委監督電話:0917-3566198
郵箱:jjs3566223@163.com
研究生院咨詢電話:0917-3565611
郵箱:bwlyjszs@163.co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