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2024-06-20 相關院校: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和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新時代人才培養新范式,著力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卓越工程人才、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努力為西部振興、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強化思想引領,筑牢立德樹人政治根基。一是全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制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課程教材實施方案》,建設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為核心的思政課課程群,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全覆蓋。加強全國重點馬院建設,打造課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大思政云平臺,建立延安革命紀念館、陜北梁家河、銅川照金、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等100多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二是傳承弘揚“聽黨指揮跟黨走”的西遷精神。持續挖掘西遷精神新時代內涵,開設“西遷精神與大學文化”思政選修課,大力推進西遷人、西遷故事和西遷精神課程資源建設,邀請西遷老教授走進思政課堂,以親歷者身份講述鮮活的西遷故事,增強當代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建設西遷精神研究中心,編寫《西遷精神教育讀本》,舉辦西遷精神研討會、西遷“大先生”系列話劇,全方位多形式發揮西遷精神的育人作用。三是深化“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以獲批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為契機,結合“書院+學院”雙院制改革,積極發揮學生社區思政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功能。建立“社區黨委—書院黨總支—師生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推動領導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務力量有序下沉學生社區。創新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專業、班級為單位設立“學院書院聯合黨支部”,努力做到“學生在哪里,黨的組織就在哪里,哪里就有黨的工作、黨的教育”。
強化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一是打造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成立錢學森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持續辦好錢學森班等,深化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建設。制定《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方案》,完善“強基計劃”“優本計劃”等,創新選拔、培養、保障、評價機制,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研究。二是實施領軍學者“伴學伴長”計劃。面向全校大一期末的錢學森班、強基計劃(理工科方向)學生,選拔一批有志于從事基礎前沿研究、具有崇高理想的優秀學生進入“珠峰計劃”。為“珠峰計劃”學生組建基礎應用前后端、學科交叉橫向間、校企深度融合的雙導師、多導師團隊,為學生1:1遴選匹配領軍學者導師,按照“一生一策”培養模式,開辟導師伴學個性化培養通道,探索構建優秀人才深耕基礎研究前沿的創新生態。三是創新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方式。立項支持本研銜接基礎課程教改項目及教材建設,建設多學科交叉的基礎專業基層教學組織,制定本研階段有機銜接的導師分配和指導機制,優先推薦、支持基礎學科學生申請國家公派項目及國際聯合培養項目。將基礎學術研究、科技前沿成果及時引入課程內容,打造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基礎研究核心課程。設立專項計劃支持基礎學科發展,加強與國家重要基礎領域研究企業的合作,聯合培養并輸送一流人才。完善重大科研平臺向學生常態化開放機制,在實踐中激發培養基礎研究興趣、促進自主學習、鍛煉創新能力。
強化產教協同,推動卓越工程人才培養。一是以創新聯合體為載體推動協同育人。依托西部科技創新港,啟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實施“百千萬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成立卓越工程師學院,獲批國家儲能、醫學攻關、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建立38個校企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遴選184名企業導師,首批試點招錄碩士研究生127名,博士研究生63名。二是以校企“雙導師”為抓手推動協同育人。聚焦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落實項目牽引、揭榜掛帥科研模式,實施“科學家+工程師”團隊聯合攻關,雙導師、多導師協同育人,在重大科研攻關任務中培育創新人才。建設校企協同、學科專業交叉的“菁英班”,通過“一隊一策雙師資”和“一人一題雙導師”,推動實現學生修讀專業方向、校企師資、實踐育人和學生能力素質“四融合”,著力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近年來,共建設24個“菁英班”,引進115名行業領域專家,覆蓋校內所有工科學院。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與企業合作制定97套定制化專業學位培養方案,邀請305位企業專家共建實踐創新類課程143門。三是以有組織科研為手段推動協同育人。建立校企聯合攻關項目的研發管理流程,雙導師針對工程碩博士課題方向,制定專業實踐大綱,明確實踐目標、內容、時間節點、考核方式等環節。在專業實踐過程中,企業導師按照企業工作流程指導學生開展實踐工作,在有組織的科研管理環境中培養創新人才。
強化實踐育人,促進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一是加強實踐課程教學。構建“課程教學、實訓實踐、平臺基地、支撐保障”全鏈條實踐育人生態體系,依托“政、產、學、資”創新育人機制,對接前沿產業需求,建立校內外共同參與、多學科融合交叉的綜合實踐平臺,邀請百名企業專家和創業導師共同制定教學大綱,將前沿技術、產業需求、實戰案例等融入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中,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學校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建12個國家級、26個省級和504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通過“揭榜掛帥”“真題真做”促進產教融合,專門設立“企業命題”項目,年均立項800項,參與師生4000余人次。三是豐富研學實踐活動。持續開展企業研學實踐“攀登計劃”,先后組織350名學生走進15家央企國企、大院大所、龍頭民企與社會組織開展研學實踐活動,圍繞產業革新、科技應用、行業發展等與總工、總師交流,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實際需求調整職業發展方向,將所學知識和創新創意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