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專業介紹 來源:上海師范大學 2025-02-13 相關院校:上海師范大學
學科、專業名稱:藝術學(戲劇影視學)
2002年,廣播電視藝術學獲批成為上海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首個學科培養方向,2012年,電影學碩士點設立并開始招生,2024年,學位點列入上海市重點發展學科。學科方向和課程體系以影視研究為主導,設有影視史論、影視文化與媒介研究、影視創作與產業研究三個研究方向。目前,學位點共有正高職稱導師4人,副高職稱導師3人:
趙宜,學科帶頭人,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評論專委會理事。主要從事影視理論、媒介理論與文化研究。主持結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等研究。出版專著與教材4部,在《文藝研究》等學術刊物及《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與評論文章50余篇,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載。入選上海市晨光計劃,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學會獎”一等獎等。
齊青,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影視創作研究和影視產業研究。出版學術專著與專業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上海市教委項目與上海藝術科學重點項目等多項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學外,曾參與多部影視劇的創作,獲飛天獎、金鷹獎、星光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
楊海燕,文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產業和高校智庫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7部,主持完成包括上海市哲社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高校智庫內涵建設項目、上海市文化建設項目等10余項,有50余篇決策咨詢專報被有關部門采納,多次獲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獲聘上海市智庫青年領軍人才,曾榮獲第十三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一等獎、第十四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三等獎、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黨建研究成果三等獎、上海市婦聯婦女兒童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并獲得上海市教衛系統“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羅易扉,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英國杜倫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及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評審專家,CSSCI期刊藝術學、民族學、文化學類審稿人。研究領域為影像人類學、視覺文化研究、歐美藝術人類學思想史、藝術人類學、藝術史論、物質文化研究、博物館學。近年來在國內外中英文期刊《Oriental Art》《清華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60余篇。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等各級課題十余項。著有《寫文化之后意義關懷:1990年代以來西方藝術人類學思潮》,主編Contemporary Anthropologies of the Arts in China(Cambridge Scholar Publishing),曾榮獲第二屆中國“費孝通藝術人類學獎”等多項獎勵。
鄭煬,藝術學博士,副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電影史學專委會理事,上海市晨光學者。主要從事電影史研究和電影創作研究。承擔上海市哲社規劃項目等多項研究,在《當代電影》《文匯報》等重要學術期刊與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與評論文章40余篇,并有多篇轉載,上海市電影局《上海電影產業報告》統籌及主要撰稿人。
余佳麗,媒介管理博士,副教授。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后赴英國繼續深造。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電影史、電影產業研究。主持或參與多項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師范大學校級重點或一般科研項目。出版著作1部,發表CSSCI及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
徐亞萍,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博士(電影研究方向),副教授。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研究領域包括視覺文化、媒介人類學、電影理論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資助項目等。成果包括《文藝研究》《新聞傳播研究》等CSSCI、TSSCI期刊論文逾10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收錄),研究專著《轉型語境下山東省紀錄片發展戰略研究》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