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參考書目 來源: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2024-10-02 相關院校:廣東財經大學
從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獲悉,2025年廣東財經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030103
學科點簡介: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是第七輪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2003年),第八輪重點學科(2007年),第九輪重點學科(2012年),現有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博士生導師1人,教育部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3人,其中省級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獲得廣東省“十大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人,廣東省高層次立法人才2人,廣東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1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2人,廣東省政府立法咨詢專家2人,擔任其他黨政機關顧問或咨詢專家11人次。本學科在中國憲法、立法學、人權法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科研成果突出,其中在港澳基本法研究、協商民主、地方立法、人權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近5年以來,學科點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完成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研究》,正在承擔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體系建設研究》,省部級以上項目11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子項目3項,橫向課題18項;到位經費近350萬元,在國內外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3部,12篇決策咨詢報告被省領導批示或者中央和地方黨政機關采納;獲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2項,牽頭《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修訂)》《清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廣東省退役軍人保障條例》等地方法規政府規章的起草和《廣州市街道辦事處工作條例》等立法后項目的評估。
培養目標:本學科著力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德、智、體全面發展,能獨立從事憲法與行政法教學、研究及從事立法、執法、司法等實際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通過規定課程學習和研究、相應的社會調查與實踐、學位論文的撰寫和答辯,系統地把握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基礎理論,熟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的前沿問題;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有效地查找和整理相關資料,掌握撰寫學術論文和實踐報告的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執法和司法活動中的公法問題的能力,熟悉國家安全法和粵港澳三地合作的基本法律問題,能夠就憲法學與行政法學領域的熱點、前沿問題提出獨立見解;重視健全人格的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注重練就強健體魄。
主要課程:公法基礎理論、中國憲法專題、中國行政法專題、行政訴訟法專題、比較憲法、比較行政法、國家安全法專題、立法學專題、監察法專題,人權法專題、法學方法論、習近平法治思想等。
就業方向:國家機關(法院、檢察院、政府部門的公務員)、教學和科研單位、公司、企業;還可進一步報考法學博士研究生,繼續求學深造。2022屆8位畢業生中考取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2人,國家機關和律師事務所就業6人。
專業代碼:030103 咨詢電話:020-84096231
序號 |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1 |
中國憲法 |
(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2)▲英語一(100分) (3)法學綜合一(含法理學、憲法學)(150分) (4)法學綜合二(含民法學總論、刑法學總論) (150分) |
F510-法學綜合卷(100分) |
2 |
中國行政法 |
||
3 |
國家安全法 |
||
4 |
人權法 |
▲表示統考科目或聯考科目,考試題型、考試大綱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其他為自命題科目。
考試題型及相應分值:
1.《法學綜合一》考試題型:[含法理學、憲法學,分值各占50%,共150分]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簡答題(6題,每題10分,共60分)
(3)論述題(3題,每題20分,共60分)
2.《法學綜合二》考試題型:[含民法學(總論)、刑法學(總論),分值各占50%,共150分]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簡答題(6題,每題10分,共60分)
(3)論述題(3題,每題20分,共60分)
3.復試科目:《法學綜合卷》考試題型:[含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法學(總則、物權、合同)、 刑法學(分論)]
案例分析題(4題,每題25分,共100分)
自命題參考書目:
1.馬工程教材《法理學》(第二版),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馬工程教材《憲法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3.馬工程教材《民法學(上、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4.馬工程教材《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5.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第十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6.劉艷紅、夏偉主編:《刑法學(下)》(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版。
大綱請查看原文:https://yzb.gdufe.edu.cn/2024/1002/c11409a198884/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