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3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謝杭生教授
兼職教授
專業方向1:國際金融研究
專業方向2:新興經濟體比較研究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問題:經濟全球化與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模式及態勢
簡介:1955年初出生,先后就讀于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社科院研究生院,獲學士、碩士學位。1985年進入央行總行金融研究所工作,先后擔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等職。2001年開始外交工作,先后出任駐英國使館公使,保加利亞使館和丹麥使館大使。現任國家外交部副部長。
學術簡歷:1990年當選為中國財政中青年研究會的常務干事,1994年至2000年起被聘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生導師,六年共培養了6名貨幣銀行學碩士,1995年當選中國金融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1997年當選為中國錢幣學會常務理事和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1997年被北京是政府聘為政府第七屆顧問團顧問,1997年成為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會會員,1998年被聘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兼職教授,1998年2月評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0年評為研究員。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研究,近年關注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當前更多關注新興經濟體發展態勢的比較研究
學術成果:從1985年起至2000年在央行工作期間,圍繞著金融體改,宏觀形勢,貨幣政策,國際金融等專題開展研究。主要是圍繞貨幣信貸政策需要進行務實的研究,成果多以內部工作報告和方案設計為主,有些帶學術性或探討性的文章,只是副產品。大約從1992至1999年期間,發表在部級刊物上的論文有40多篇,約20多萬字。編撰經濟金融類專業書籍近十部。1993年的研究成果獲中國錢幣學會第二屆優秀成果金像獎,1995年《金融研究》1995年第9期刊用的《我國通貨膨脹研究的理論與政策問題》一文被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編審委員會評為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1997年由我主持并主要撰寫的“放棄信貸規模管理后的貨幣政策及操作”的課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當年度全國金融重點課題評審一等獎。 2001年后從事外交工作,更多涉及國際經濟比較和國際經濟金融突出問題的研究。近年更多圍繞全球化,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等進行研究,成果多為工作所用。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