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8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一、簡介
何家弘,北京人,未及成年便到“北大荒”務農,當過拖拉機手、司務長、子弟小學教師等;“返城”后當過建筑工人;在愛情的推動下考取大學,隨意地選擇了法學專業,然后便一路求學,直至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SJD,1993);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證據學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經在業余時間從事過偵查員、鑒定人、辯護律師、檢察官、仲裁員、電視臺嘉賓等工作,如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周末論法”節目的嘉賓主持人(2005-2006)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2006-2008);走訪過歐美亞的二十多個國家;獲得過若干獎項,如國家級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3)、“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2005)、人民大學“公正杯”足球賽的“最佳射手獎”(1992)以及級別較低的業余羽毛球比賽的金銀銅牌;業余時間撰寫了五部犯罪懸疑小說,其中的《血之罪》于2007年被英國《衛報》推薦為“亞洲十大犯罪小說”,已經出版了法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并在臺灣地區出版了中文繁體字版,將于2011年出版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第二部犯罪懸疑小說《性之罪》于2011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簡體字版。
社會兼職:
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兼法律語言研究會會長;
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檢察學研究會職務犯罪偵查與預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二、開設課程
1、證據法學;2、犯罪偵查學;3、證據調查;4、外國刑事司法制度;5、法律英語。
三、研究領域
1、證據法;2、犯罪偵查;3、證據調查;4、刑事司法制度;5、法律語言。
四、研究項目與課題
1、“刑事審判中的證據制度研究”,國家重點社科基地重大項目(已完成)
2、“刑事審判認證制度研究”,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已完成)
3、“電子證據法研究”,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已完成)
4、“中外司法體制研究”,司法部項目(已完成)
5、“證人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完成)
6、“檢察機關執法觀念的轉變”,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項目(已完成)
7、“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與中國司法改革”,歐盟-中國司法合作項目(已完成)
8、“陪審制度比較研究”,司法部項目(已完成)
9、“刑事錯案實證研究”,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已完成)
10、“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完成)
五、科研成果
(一)著作類(主編或獨著)
(1)《中美檢察制度比較研究》(英文)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
(2)《刑事審判認證指南》法律出版社(2002)
(3)《刑事證據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4)《刑事司法大趨勢》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
(5)《中國的陪審制度向何處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6)《檢察制度比較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
(7)《從應然到實然——證據法學探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8)《從相似到同一——犯罪偵查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9)《從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10)《從觀察到思考——外國要案評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11)《從通俗到深奧——法治文化雜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12)《證據的語言——法學新思維錄》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13)《扭曲的靈魂——外國犯罪實證》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14)《犯罪的密碼——科學探案紀實》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15)《虛擬的真實——證據學講堂錄》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16)《換位的視角——多媒體對話錄》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17)《證據的審查認定規則——示例與釋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18)《簡明證據法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9)《證據學論壇》(已出版16卷),法律出版社
(20)《法學家茶座》(已出版3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
(二)論文類(獨著)
(1)“司法公正論”,《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
(2)“讓證據走下人造的神壇”,《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
(3)“陪審制度縱橫論”,《法學家》1999年第3期
(4)“論司法證明的目的和標準”,《法學研究》2001年6期
(5)“中國刑事證據規則體系之構想”,《法學家》2001年6期
(6)“測謊結論與證據的‘有限采納規則’”,《中國法學》2002年2期
(7)“‘文書審’與司法公正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8)“論法官造法”《法學家》2003年第5期。
(9)“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10)“對法定證據制度的再認識與證據采信標準的規范化”,《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11)“從司法證明模式的歷史沿革看中國證據制度改革的方向”,《法學家》2005年第4期
(12)“中國陪審制度的改革方向”,《法學家》2006年第1期
(13)“論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14)“證據學抑或證據法學”,《法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5)“從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法學研究》2008年第4期
(16)“證據法功能之探討”,《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17)“論推定規則適用中的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中外法學》2008年第6期
(18)“論推定概念的界定標準”,《法學》2008年第10期
(19)“論法律語言的統一和規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20)“證據的采納和采信”,《法學研究》2011年第3期
六、聯系電話:
82509436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