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6-01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盧子興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0
職稱:教授
院系: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2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力學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固體力學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輕質復合材料剛度、強度設計與優化,新型復合材料力學,微納米材料力學性能表征等。
電子信箱:luzixing@buaa.edu.cn
辦公電話:82317507
辦公地點:無
通信地址:北進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研究所
個人簡介:
盧子興,1960年9月生。1982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力學專業,曾在華北電力大學機械系任教6年。1988年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1991年7月獲北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95年1月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3月進入北航固體力學所博士后流動站工作,1997年3月出站后留固體力學所工作,并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7月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01年入選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02年6月被批準為固體力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3年至2012年擔任固體力學研究所所長、固體力學學科責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輕質復合材料剛度、強度設計與優化,新型復合材料力學,微納米材料力學性能表征等。在北航工作期間,先后主持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聯合基金)、博士點基金、國防科技預研基金、中物院科學技術基金、教育部留學基金、航空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和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等;還負責了航天和航空課題多項。目前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多個航空、航天橫向科研項目。曾代表中國應邀參加了德國stuttgart召開的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IUTAM)關于多孔材料的國際研討會,并應邀參加過韓國召開的中韓復合材料會議和加拿大召開的國際復合材料大會,還應邀訪問過英國劍橋大學、克萊菲爾德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和利茲大學,荷蘭Delft大學等。此外,還應邀去丹麥Aalborg大學機械工程系從事關于微孔泡沫材料的合作研究1年。目前,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40多篇論文被SCI收錄,150多篇論文被EI檢索。所完成的項目獲國防科技進步1等獎等部級科研獎勵3項,還獲得50年校慶優秀論文獎和北航2013年度期刊類十佳優秀論文獎,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4篇)和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指導教師獎等。盧子興教授不但在科研工作中系統地開展了泡沫材料和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力學行為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而且非常重視教學工作。自82年工作以來,為本科生主講過“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線性代數”和“彈性力學”,為研究生開設了“生物力學”、“新型材料力學”和“復合材料與輕質結構”等課程,曾獲北航教學成果三等獎和生產實習優秀指導教師2等獎,還獲教育部UTC獎教金。自97年以來已指導了近20名本科生的畢設工作(多數成績為優秀,1名推薦校級優秀),指導了30余名碩士研究生(4名獲國家獎學金,25名已畢業,多數被評為優秀)和10余名博士研究生(4名獲國家獎學金,9名已畢業)。除了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外,盧子興教授還積極參與了中國復合材料學會、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力學學會的工作,兼任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復合材料學報》副主編、復合材料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生物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還兼任中國航空學會結構設計及強度專業委員會和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
近五年代表性學術論文:
1)Lu Zixing, Liu Qiang, Yang Zhenyu. Predictions of Young’s modulus and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of auxetic foams[J]. physica status solidi B, 2011, 248(1): 167-174.
2)Xu Qiang, Lu Zixing. An elastic-plastic cohesive zone model for metal-ceramic interfaces at finite deform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2013, 41:147-164.
3)Lu Zixing, Xu Qiang. Cohesive zone modeling for viscoplastic behavior at finite deformation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74: 173-178.
4)Lu Zixing, Liu Qiang, Han Hantao,et al. Experiment and modeling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s for porous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3, 559(1): 201-209.
5)Lu Zixing, Wang Chengyu, Xia Biao,et al. Effect of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n uniaxial tensile behavior of three-dimens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3, 79: 547-557.
6) Lu Zixing, Zhou Yuan, Yang Zhenyu, et al.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2.5D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under on-axis and off-axis tensio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3,79: 485-494.
7)Lu Zixing, Xia Biao, Yang Zhenyu. Investigation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ree-dimensional full five-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3,77: 445-455.
8)Lu Zixing, Liu Qiang, Huang Jixiang. Analysis of defects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s of open-cell metal foams through models using the FEM.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1, 530:285-296.
9) Lu Zixing, Zhang Cungang, Liu Qiang, et al. Surface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porous materials. 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2011, 44: 395-404.
10) Lu Zixing, Zhu Man, Liu Qiang. Size-depend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D random nanofibre networks. J. Phys. D: Appl. Phys. 47 (2014) 065310.
課題組近五年承擔的重要縱向科研項目:2.5D編織C/C復合材料的多尺度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孔隙介質的力學和輸運性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納米隔熱材料力學性能的尺度研究與實驗驗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航天基礎研究項目。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