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6-07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劉發民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1
職稱:教授
院系: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4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物理學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凝聚態物理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1、納米功能薄膜物理2、半導體材料物理3、電磁光智能材料及其應用4、特種功能陶瓷與固體發光材料
電子信箱:fmliu@buaa.edu.cn
辦公電話:010-82338602
辦公地點:教學區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
個人簡介:
1、個人基本情況:
劉發民,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于1961年5月,籍貫:陜西。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西北大學物理系學習,1982年8月-1985年12月,在內蒙古科技大學(原名:包頭鋼鐵學院)工作,1986年1月-1991年10月,在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系工作,1991年11月-2000年8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物理系工作,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7月,獲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9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做博士后,并留校工作。2001年3月-2002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做訪問研究。
學科及專業研究方向:
目前從事的學科有: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電磁光智能材料與器件;固體發光材料等。
研究方向有:(1)、氧化物半導體薄膜、納米多層膜的制備、物性及其應用;(2)、新型固體發光材料的研制及物理基礎;(3)、納米功能陶瓷及納米器件;(4)、電磁光智能材料及其應用;(5)、紅外/雷達兼容的吸波涂層;(6)、新型環境友好材料的開發研究。
科研情況:1982年7月至1985年12月,主要從事弱電統一理論研究。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主要從事材料導熱系數的測量技術、離子注入表面改性技術及激光導航技術等研究工作。從1989年開始,主持完成了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及一項校青年基金資助。在8-18GHz雷達吸波理論、雷達隱身材料的優化設計及多頻譜隱身材料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進展。在結構陶瓷、功能陶瓷的優化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負責完成了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從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參加過國家攀登計劃、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納米粉體、納米顆粒膜及納米多層膜的制備、結構表征及物性(電磁、發光及非線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結果。在新型超導材料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實驗結果。從2002年8月至今,主要從事氧化物半導體薄膜、納米多層膜的制備、物性及其應用;氧化物與氮化物功能陶瓷的制備及器件研究;以及電磁光智能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其應用。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航空科學基金、航天基金、國防基礎研究等項目。
2、教學及人才培養情況
承擔過研究生“固體物理”、“納米材料物理”、“半導體物理及其器件”等課程。已畢業博士5名,碩士10余名。每年計劃招博士生1至2名,碩士生2名。
3、發表論文、出版專著及獲獎情況:
目前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SCI收錄60多篇,EI收錄8篇。
近五年承擔的重要縱向科研項目:溶膠-凝膠法合成******,金屬******,等。
聯系:010-82338602(O),E-mail:fmliu@buaa.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