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08 相關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導師姓名: | 王百田 | 照片:無 |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58 年8 月28 日 |
院系名稱: | 水土保持學院 | 一級學科: | 林學 |
二級學科: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研究方向1: | 林業生態工程 |
研究方向2: | 生態環境工程 | 研究方向3: | 水土保持 |
政治面貌: | 中共黨員 | 現任職務: | |
現在職稱: | 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1998 年3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碩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碩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林學院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學: | 是 |
留學國別: | 日本 | 留學時間: | 從 1991 年 03 月 至 1992 年 03 月 |
碩導、博導: | 碩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1995 年1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3人 | 畢業碩士: | 4人 |
在讀博士: | 0人 | 畢業博士: | 1人 |
上崗時間: | 1950 年1 月1 日 | 現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否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是 | |
工作簡歷: | 198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于同一學 院并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以后即一直留校任教,先后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等職 務。 “七五”、“八五”、“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的專題研究,即“黃土高原抗旱造林 技術的研究”和“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合理配套技術措施的研究” ,“三北地區干旱、鹽堿 地及退化草牧場等特殊困難立地防護林造林技術研究”,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半干旱區防護林主要造林樹種需水量和植物系數研究”,參加了國家林業局課題“黃河上 中游造林技術規范研究”及中日治山治水技術合作項目研究,主持了國家林業局重點課題 “林木保水劑擴大使用范圍區試”、“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標準”。現在正在主持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傾斜項目“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恢復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研究”,國 家“十五”攻關課題“退耕還林工程區黃土高原干旱陽坡造林技術研究與示范”,科技部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轉化”。其中“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 先后獲得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林學會第三屆梁希獎 ;以 “八五”科研為基礎的專著“黃土高原徑流林業”獲得第八屆國家科技圖書二等獎;“黃 土高原徑流林業合理配套技術措施”獲得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黃土高原與華北 土石山區防護林體系綜合配套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獲得首屆中國水土 保持優秀青年科技獎。“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與“干旱半干旱地區丘陵山地集水、保 水、貯水和節水造林與密度控制技術 ” 被國家科委列為“ 國家級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 劃”。中國農業電影制片廠拍攝的介紹這一成果的科教片《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十一 界國際農業電影節上獲得了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獎”。國家林業局、水利部、中國林 學會等召開了學術研討和技術推廣會議。 指導畢業的碩士研究生5名,在讀的5名。參加了“水土保持林學”教材、中國大百科 水利卷水土保持分支的編寫,主編教育部考試中心教材“林業生態工程學”。 |
||
教學工作: | 主講了水土保持林學、林業生態工程學、建設工程監理、生態環境學、聚落綠化工程等課 程。 |
||
研究領域: |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生態工程原理與設計技術,節水工程技術 林業生態工程技術:林業生態工程構建技術,困難立地森林培育技術 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技術,工程監理 |
||
在研課題: | 1干旱地區植被恢復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傾斜項目2001-2003 38萬元 項目主持 2 退耕還林工程區黃土高原干旱陽坡造林技術研究與示范 國家十五攻關計劃 2001-2003 30萬元 項目主持 3 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轉化 科技部 2002-2003 80萬元 項目主持 4 退耕還林科技支撐 國家林業局 2003-2005 110萬元 項目主持 |
||
論文目錄: | 1. 干旱半干旱地區集流造林工程設計,水土保持學報,第四期,1993. 2 黃土丘陵溝壑區人工刺槐林地土壤導水性與其外圍環境關系,水土保持學報,第二期, 1989. 3 黃土不同坡面處理產流規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第一期,1994. 4. 吉縣刺槐林生理蒸騰的研究, 中日合作項目論文集,林業出板社,1993. 5. 吉縣蘋果樹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日合作項目論文集,林業出板社,1993. 6. 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持續林業建設與降水資源合理利用,青年林業科學家論叢 中國 林業出 版社,1994年. 7.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技術研究 , 林業科技通訊,第316期,N0.6,1996. 8.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技術研究, 中國水土保持, Vol. No. , 1997年. 9.集水技術與林木生長的土壤水環境研究,水土保持通報,Vol.17,No.6,1997 10. 黃土高原旱地果園土壤土內蓄水保墑技術的定量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 第四期2000年 11.油松與側柏光合適宜土壤水分的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 第一期 2002 12.Space-time re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as a way to fight drought for affore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Vol.5 No.3,1996. 13. Runoff forestry experi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Vol.5 No.1 1996. 14.黃土半干旱地區油松與側柏林分適宜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002, VOL.16 NO.1 p:80-83,135. 15.Design Method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for Affores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Vol.4 No.1 2002.P: 29-34 . 16.黃土高原旱地果園土壤蓄水保墑技術定量研究,水土保持學報,VOL.14 No.4, 2002.12, P:95-98. 16.保水劑在林果業上的應用試驗,西北園藝,Vol.54 No.6, 2000.6, P:12-13. 17.半干旱區刺槐林水分與生長關系研究,水土保持學報,VOL.16,No.5, 2002,10,P61- 63,121 18. 合理利用降水資源是維持黃土高原防護林穩定的基礎, 中國林業報,第830期,1995 年. 19. 日本水土保持造林法,中國林業報科技版,1993.6 20. 黃土高原綠化新技術-徑流林業造林法,中國林業報科技版,1993 21. 半干旱黃土地區幼齡側柏葉蒸騰的數學模型,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04,Vol.1, No.3, P:15~20 22. 黃土高原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蒸騰耗水特性研究,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Vol.12 N0.2, P:93~97 23. 半干旱黃土區保水劑使用濃度的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 Vol.22 N0.2 24. 集水造林不同林分密度研究, 林業科學,2002, Vol.38 N0.2 25. 黃土半干旱區側柏葉面水氣交換與土壤水分關系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2004, Vol.18 N0.2 |
||
著譯目錄: | 1.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2. 水土保持林學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3. 黃河上中游地區抗旱造林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5 4. 黃河上中游地區立地類型和適地適樹,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5 5. 節水抗旱造林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4 |
||
科研成果: | 1.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 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997年 2.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合理配套技術措施 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 3. 黃土高原與華北土石山區防護林體系綜合配套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 4.《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國家科技圖書二等獎,1997年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1.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1996年列入國家重點成果推廣計劃 2. 干旱半干旱地區丘陵山地集水、保水、貯水和節水造林與密度控制技術,2001年列入國 家重點成果推廣計劃 |
||
表彰和榮譽: | 首屆中國水土保持優秀青年科技獎 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
主要兼職: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62397847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62338356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北京林業大學67號信箱 | ||
郵政編碼: | 100083 | ||
電子郵件地址: | wbaitian@bjfu.edu.cn | ||
主頁地址: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