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10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 名:張永梅
出生年月:1964年9月
籍 貫:青海省
職 稱:教授
所在研究所: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
研究領域:社會政策、人口社會學
學術特長:
自1996年至2005年,為包括房地產、通信、百貨零售業等十多個行業的數十家在蘭企業進行市場調查與市場營銷服務,積累了豐富的市場調查與市場營銷經驗。
自2004年始,開展有關農村社區自然資源管理問題研究,并由此延伸至農村貧困社區、城市農民工子女教育、住房、城市社區發展等領域,在以上領域主持或參與研究項目六個,出版專著一部,撰寫研究報告五個,發表論文四篇。
2006年以來,更多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關注西部社會發展,主張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政策,為改變社會現狀、解決社會問題而采取干預行動。
學術兼職:1.甘肅省社科聯、蘭州市科學院特聘研究員。2.蘭州市社科基金評審專家。3.甘肅省社會學學會秘書長
電子郵件:moveline@163.com
1、主要學習、工作簡歷
1981.9—1985.7蘭州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就讀
1985.7—1990.9蘭州大學馬列教研室任教
1990.9—1993.6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方向碩士研究生就讀
1993.7—至今 在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任教
2、主講課程
碩士生課程:人口學概論(基礎理論課)、社區問題研究(專業課);社會項目管理(專業選修);
本科生課程:社會學概論(專業基礎課)、市場調查方法(專業課)等。
3、獲獎情況
(1)2004年甘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設計與實踐),二等獎,2/5
(2)2007年甘肅省優秀社科成果獎(城市流動人口的婚姻家庭),二等獎,2/2
(3)2009年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
(4)2009年蘭州大學“巾幗標兵”
4、科研項目
(1)蘭州市農民工子女教育現狀調查研究,香港樂施會,2005.9~2006.9,1/5
(2)中國西南西北以社區為本自然資源管理的對比研究,福特基金會,2006.3~2007.8, 2/4
(3)西北農村發展人才培訓市場需求評估,福特基金會,2006.3~2007.3, 2/3
(4)甘肅省煙草局客戶滿意度調查,甘肅省煙草局,2007.12~2008.2, 2/5
(5)五省區圖書市場研究,蘭州讀時代圖書公司,2007.5~2007.10, 1/3
(6)支持在西部地區進行社會性別與婦女工作師資力量培訓,香港樂施會,2007.12~2008.1, 2/5
(7)“健康中國2020”甘肅省醫療衛生規劃子課題,甘肅省衛生廳委托,2008.10~2009.6,2/5
(8)甘肅省留守婦女現狀與需求研究,甘肅省婦聯委托課題,2009.7~2009.9,1/3
(9)甘肅省流動婦女現狀與需求研究,甘肅省婦聯委托課題,2010.8~2010.12,1/3
(10).兒童福利機構面向社區延伸服務項目需求評估研究,聯合國兒童基金與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司委托課題,2010.6--2011.2,1/5,
5、發表著作或論文:
(1)《城市流動人口的婚姻與家庭》,專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2/2
(2)《社會學概論》,教材,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1/2
(3)欠發達地區計劃生育工作評估體系研究,《中國人口科學》,北京,1995,1,2/2
(4)自然保護區的社區發展與自然保護,《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甘肅科技出版社,1997年,1/1
(5)社會突發事件中的失序與無序,《SARS與中國社會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1/2
(6)_網絡社區_的社會學初探,《科學.經濟.社會》,2003.3,1/1
(7)農民工的生活與消費_對蘭州市進城務工人員的調查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1/2
(8)農民工身份的自我認同_以蘭州市為例,《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學院學報 》,2008年第六期,1/2
(9)改革開放三十年甘肅婦女教育發展回顧評述, 《中國婦女教育藍皮書》,社科文獻出版社, 北京, 2008年3月出版,1/2
(10)論西部女性教育,《南方人口》,廣州,2009.2,1/1
(11)地方政府間的競賽:激勵理論及其在改善環境衛生中的實踐,公共管理評論,廣州,2010年第4期,1/2
(12)中國西部女性教育問題,《南方人口》,廣州,2009年第2期,1/1
(13)我國農村扶貧模式及發展趨勢分析,《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1/2
(14)Motivating service improvement with awards and competitions—hygienic city campaigns in China,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Vol 23 No 1 April 2011,1/2
(15)半工半農是農民家庭的最優選擇嗎?--對當代中國農民家庭生計的實證研究,蘭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1/2
(16)Housing Provision for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in Chinese Cities: The Roles of the State, Employers and the Market,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12 OCT 2011 | DOI: 10.1111,2/2
(17)Re-building China’s Economy on Gendered Rural Family Labor: Case Study of Generational Migration、Stasis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Radical Human Ecology,the press of Surrey University,2012,1/2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