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11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劉光華,男,漢族,1970年生,甘肅臨澤人,中共黨員。
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2009),副教授(2000),經濟法碩士生導師(2000),蘭州大學法律系經濟法碩士(1992-1995),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法博士(2002-2006),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的訪問學者(2004-2005);法國Aix-Marseilles Paul Cezanne University 訪問交流(2007.11-12);美國Georgetown University的訪問學習(2010.1);泰國Mahido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llege交流學習(2010.1);意大利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Turin訪問副教授(2008-)。主要專業研究方向是轉型中國經濟法、社會法、商法。
自1995年留校任教至今,在包括《中國法學》、《法學家》、《中國鄉村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經濟法論叢》、《經濟法評論》、《經濟法研究》、《經濟法論壇》和《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Renue Juridque et Ecomonique Europe-Chine)等在內的中外文權威、核心專業刊物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蘭州大學出版社等權威、核心出版社出版發表學術論著近100篇(部),并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法》(總論部分)。
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規劃項目在內的10余項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10余項。
目前,擔任包括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中國商業法治研究會在內的多家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的理事以及包括西南政法大學在內的多家高校兼職教授。
l 截至目前已發表的論著有(時間先后):
1.《我國社會保險法的缺陷及其立法模式思考》,載于《中國法學》1994年第1期;
2.《論樹立公、私法觀念的現實意義》,載于《中國法學》(增頁)1994年第5期;
3.《論郵購廣告的幾個問題》,載于《蘭州大學學報》(法學專輯)1994年第22卷;
4.《經濟領域腐敗二規律與反腐敗的思路》,載于《發展》1995年第12期;
5.《替代刑——英美刑罰的新趨勢》,載于《法律與社會》1995年第1期;
6.《美國經濟法的域外適用及其對我國立法的啟示》,載于《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7.《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商事立法的完善》,載于《蘭州學刊》1998年第4期;
8.《司法公正之師:依法治國方略的需要》,載于《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9.《市場經濟法》(共參編6章9萬余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0.《經濟法案例教學教程》(主編,獲得甘肅省第六次社會科學“興隴獎”三等獎),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1.《房地產法》(副主編,獲得甘肅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2.《關于民族國家的思考》,載于《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3.《欺詐性銷售行為懲罰性賠償責任立法比較》,載于《社科縱橫》1999年第5期;
14.《關于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若干問題的思考》,載于《科學·經濟·社會》2000年第1期;
16.《企業間相互借貸的制度分析》,載于《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7.《我國競業禁止制度重述》,載于《科學·經濟·社會》2002年第1期;
18.《農村原有宅基地變為耕地法律問題研究》,載于《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2000年第4期。
19.《我國民事時效制度的公平與效率價值選擇》,載于《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20.《經濟法的語境論研究進路》(獲得甘肅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載于《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1.《依法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載于《甘肅日報》(論叢)2001年4月22日;
22.《伊斯蘭正義觀》(譯著),內部教學參考資料;
23.《以傳統法律之矛刺新經濟產品之盾——談微軟公司訴訟案》,載于《科技鑫報》(蘭州)2002年5月26日C20版。
24.《新時期治國方略的協奏: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機結合》,載于孫國華:《馬克思主義法學與當代——暨慶祝孫國華教授從教50周年研討會文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5.《中國特色經濟法體系建構中的若干問題》,載于孫國華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
26.參編史際春教授主編:《經濟法》(普通高等學校“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7.參編李艷芳主編:《經濟法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8.《中國經濟法與行政法的“混同”:現實圖景及原因背景分析》,載于《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 勞動法學》,2006年第2期轉載;
29.《我國反壟斷法立法體例的選擇:形式抑或還是內容?》,載于《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30.《民間金融的司法障礙和經濟法的可能作用》,載于楊紫烜主編:《經濟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1.《轉型期民間投資鄉村公共物品的路徑和面臨的制度性困局》,載于【美】黃宗智主編:《中國鄉村研究》,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32.《轉型時期民間投資及其法律規制的制度邏輯——關于中國經濟法運作基礎的實證考察》,載于《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 勞動法學》,2006年第5期全文轉載;史際春主編:《經濟法評論》(第六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全文收錄;馮玉軍主編:《中國法經濟學應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版全文收錄;
33.《跨國競爭關系的法律調控和經濟法的多元實施機制》,《法學家》2006年第6期。又載于王先林主編:《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第1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