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14 相關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導師姓名: | 趙廷寧 | 照片:無 |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62 年3 月5 日 |
院系名稱: | 水土保持學院 | 一級學科: | 林學 |
二級學科: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研究方向1: | 荒漠化防治 |
研究方向2: | 水土保持 | 研究方向3: | 生態環境建設 |
政治面貌: | 中共黨員 | 現任職務: | 方向主任 |
現在職稱: | 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1994 年10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博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博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林業大學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學: | 是 |
留學國別: | 日本 | 留學時間: | 從 1990 年 03 月 至 1991 年 03 月 |
碩導、博導: | 碩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1996 年4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9人 | 畢業碩士: | 15人 |
在讀博士: | 2人 | 畢業博士: | 0人 |
上崗時間: | 1996 年1 月1 日 | 現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否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是 | |
工作簡歷: | 趙廷寧,男,漢族,1962年3月5日生于河北省陽原縣。1978年入北京林學院水土保持系 (現北京 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學習,198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獲農學碩士學位。1987晉升助理 研究 員,1993年被首批評為北京林業大學青年骨干教師,1994年晉升副研究員,歷任中日黃土 高原治 山技術訓練中心項目研究協調員與日語翻譯、水土保持學院實驗中心副主任、荒漠化防治 教研室副 主任(主任)、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日本琉球大學客座研究員、荒漠化 防治工程 系主任等職。現任荒漠化防治方向主任,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荒漠化防治研究方向 碩士生導 師、博士生導師組成員,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理事,同時兼內蒙古自治區臨河市、寧城 縣科技與 社會發展顧問等職。參加有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日 本綠化工 學會、日本滑坡學會、日本農業土木學會等學術組織,曾獲第一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青年 科技獎 (1994)。 |
||
教學工作: | 荒漠華防治工程學(研) 荒漠華監測與評價(研) 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研) 鄉鎮規劃 城鎮綠化 工程地質 建筑設備 水土保持規劃(曾) 計算機應用(曾) 土力學(曾) |
||
研究領域: | 自1982年以來,一直從事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 的研 究、教學工作至今。先后主要參加或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攻關、省部級科技攻關、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 人與生物圈青年科學家資助項目、橫向合作、自選課題等15項,先后獲得3項省部級科技進 步二、 三等獎,1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獨立或合作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1 篇被EI 收錄;參加編寫教材、專著7部,并先后為簡明華夏百科全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支持 系統百 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有關防護林、水蝕、風蝕、防沙治沙方面的詞條近10條。 1990年以 來,連續參加起草國家“八五”、“九五”、“十五”防沙治沙國家攻關項目建議書、可 行性研究 報告和實施方案。任中國荒漠化防治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期間,曾成功舉辦兩期荒漠化防 治技術培 訓班,參加國家防沙治沙重點縣的檢查工作。1999年起,應北京市計委和懷柔縣、房山 區、門頭 溝區計委的邀請,先后指導了上述一縣兩區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2000年4月起, 主持編 制了《中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國家行動方案》,主持實施了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的 百名專家 送科技下鄉活動河北懷來組的工作,先后主要參加了“全國重點地區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 撐方 案”、“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撐方案”、“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重大項 目—北京 防沙治沙關鍵技術與示范工程實施方案”、“退耕還林工程科技示范點科技支撐實施方 案”等的編 制工作,“中國沙產業發展綱要”、“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 法”、 “平原綠化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法”、“太行山綠化工程技術規范與管理辦法”、“京 津風沙源 治理工程管理辦法”的研討工作,以及國家林業局主持的防沙治沙政策調研工作,調研報 告被作為 國家林業局的十大優秀報告之一上報國務院。同期,還應聘指導了北京市延慶縣、密云 縣、懷柔 區,河北省懷來縣、豐寧縣,內蒙古臨河市、寧城縣、奈曼旗,陜西省吳旗縣,寧夏回族 自治區靈 武市、彭陽縣,河南省洛陽市郊區,甘肅省蘭州市北山,山西省朔城區、左云縣,以及廣 西壯族自 治區桂林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和防沙治沙工作。其中,主持編制的“河北省豐寧縣小壩子生 態特區建 設規劃”已于2002年12月通過了由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
||
在研課題: | “燕山丘陵山地(豐寧地區)防沙治沙技術示范區”,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首席專家, 進行中。 “寧夏河東沙地退化草場植被恢復與風蝕沙化防治技術示范區(鹽池)”,國家科技攻 關項目,子課題負責人,進行中。 “沙區農田、草地土壤風蝕防治技術研究”,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主持人,進行 中。 “北京防沙治沙技術研究和示范區建設”,北京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參加人,進 行中。 “北京市延慶縣官廳水庫上游水源涵養林培育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北京市科委項 目,主要參加者,進行中。 “中國執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國家行動方案”,國家林業局項目,實際主持人,已 通過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的函評。 “中國防沙治沙技術規范”,國家林業局項目,實際主持,已提交征求意見稿。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與治理模式研究”,國家林業局項目,實際主持,已完成研究報 告,正在組織鑒定。 “退耕還林工程科技支撐示范(試驗)項目——吳旗縣黃土高原植被恢復技術示范”, 國家林業局項目,主要參加者,進行中。 “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科技支撐項目——亞濕潤干旱區沿河沙地治理技術推廣與 示范(延慶)”,國家林業局項目,主要參加者,進行中。 “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利科技支撐項目——天津薊縣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與示 范”,水利部項目,主持人,進行中。 “21世紀首都水資源可持續保護工程科技支撐項目——永定河上游可持續型水土保持技 術研究”,山西省水利廳項目,主要參加人,進行中。 “中日合作黃土高原重力侵蝕機制研究”,國家合作項目,主要參加人,進行中。 |
||
論文目錄: | 1986年 不同生態型花棒苗的蒸騰強度,陜西林業科技,1986,№1。 1987年 不同生態型花棒苗的抗旱性,陜西林業科技、№1。 1987年 黃家二岔小流域農業生產優化結構的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4。 1988年 影響流動沙地飛播造林成效環境因子的統計分析,林業科學,№2。 1988年 黃土高原主要樹種的熱值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水土保持學報,№1。 1988年 不同生態型花棒叢的土壤改良効果,甘肅林業科技,№1。 1988年 黃土高原主要樹種的根系抗拉強度,中國水土保全,№9。 1988年 油松、刺槐人工林的根系固土作用,水土保持學報,№4。 1990年 油松、刺槐人工林采伐后根系固土作用的變化,水土保持學報,№1 。 1990年 造林反坡梯田斷面設計方法初探,北京林業大學學報,№3 。 1991年 樹木熱值的地域影響因素,林業科技通訊,№1。 1991年 不同生態型花棒葉的解剖結構,陜西林業科技,№4 。 1992年 寧夏西吉縣造林整地規格的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 。 1992年 木本植物熱值與樹齡的關系,北京林業大學學報,№3。 1992年 中國黃土高原における森林崩壊防止機能の研究(Ⅰ),日本緑化工學會誌, 1992,№3。 1993年 中國黃土高原における森林崩壊防止機能の研究(Ⅱ),日本緑化工學會誌, 1993, №2 。 1993年 影響樹木熱值的化學成分,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 1995年 黃土丘陵區水平梯田的土壤改良與增產技術措施體系,生態學雜志,Vol.14, №2。 1997年 北京市大興縣北藏鄉農田林網景觀結構的度量與評價,№1。 1997年 北京大興北藏鄉農田防護林體系的景觀生態學度量與評價,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 1997年 關于我國荒漠化防治的思考,北京林業大學學報,增刊1。 1998年 身長と歩幅との関係および農地災害調査におけ利用,琉球大學農學部學術報 告, №45。 1998年 沖縄北部における土地崩壊について,琉球大學農學部學術報告,№45。 1998年 1997年7月に発生した中國黃土高原固原地區の廟灣地すべりについて,日本第37 回地す べり學會研究発表會講演集,日本新潟。 1998年 廟灣地すべりの地質・地形及び土質強度の特徴,第79回日本農業土木學會研究 発表會 講演集,日本長崎。 1999年 中國黃土高原における地すべり及び敦煌の沙漠化,日本土壌肥料學會誌,第70 巻,第2 號。 1999,Approach to Erosion Contro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echniques in Small Watershed—A Case Study in Huangjiaercha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Gullied- Hilly Area—, 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46。 1999年 花棒の生態分化—沙生植物花棒における基礎研究の一,琉球大學農學部學術報 告,第 46號。 1999年 無小葉花棒と多小葉花棒の生理・生態學特徴について—沙生植物花棒における 基礎研 究の二,琉球大學農學部學術報告,第46號。 1999年 黃土丘陵ガリ谷區の地形特徴と段畑造成の可能土地量,第80回日本農業土木學 會九州 支部講演集,日本宮崎。 1999,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igation and spacing and it’s Impacts to the Yields and Sucrose Contents of Sugarcane, Forestry Study in China (English Edition), №2。 2000, Loess Landslide in China and It’s Mechanism,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Japan,No.47。 2000, Topographic features and possible area for constructing terraced field in Hilly-gullied Zone of Loess Plateau, China,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47。 2001年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北京林業大學學報,Vol.23, №2。 2001, Effects of desertificatoin control project based on windbreak systems in Daxing County, Beijing, Chin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Vol.3, №1。 2001,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Water Resources Problem in 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Arid Area”, Sponsored by CAS and UNU. 2001年 景觀型防護林體系理論探討及發展展望,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 2002年 中國主要防沙治沙模式,水土保持研究,№3。 2003年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與治理區劃研究,中國水土保持科學,№1。 |
||
著譯目錄: | 1988年 《水土保持規劃學》,北京林業大學本科生教材,主要執筆。 1989年 《水土保持林綜合效益研究方法》,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教材,執筆之一。 1989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工作部主編,《我國江河開發與治理問題的探討:全國江河 流域綜 合開發治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油松、刺槐人工林根系對斜坡 穩定性的 固定作用”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0年 高尚武、馬文元主編,《中國能源樹種》,中國林業出版社,編委。 1990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工作部主編,全國土地退化防治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土 地退化 防治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虎榛子群落的土地退化防止機能”一文的執筆者之 一。 1990年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集刊,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示范 綜合研 究論文集 《關于黃土高原試驗區的土壤侵食及其綜合治理減沙效益的研究》,“ULSE在西 吉縣黃 土丘陵溝壑區的應用”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1年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主編,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示范 綜合研 究論文集,《土地資源及其生產力的研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西吉縣黃家二岔小 流域的土 地利用規劃及其后分析”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1年 高尚武、馬文元主編,《森林能源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西吉縣黃土丘 陵溝壑 區優良薪柴樹(草)種的選擇、造林經營技術以及薪炭林綜合效益研究”部分的執筆者之 一。 1992年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主編,《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發 展》,科 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黃家二岔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對策”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3年 趙金榮、孫立達、朱金兆等主編,《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灌木》,中國林業出版社出 版,編 委。 1993年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青年學術研究會編,《水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首屆青年學術研討 會論文 集——土保持科學研究與發展》,中國林業出版社,“吉縣黃土的剪切強度以及油松、刺 槐人工林 的固土作用”一文的執筆。 1994年 中國黃土高原治沙技術培訓項目合作研究論文集,中國林業出版社,“林木根系 的抽拉 過程與抗抽拉力”一文的執筆。 1994年,鐵錚、顏帥、吳斌主編,《青年林業科學家論叢》,中國林業出版社,“山西省吉 縣紅旗 林場水土保持用材林優化結構的研究”一文的執筆。 1995年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編,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科 學用水 與沙漠化防治”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5年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編,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沙 棘、虎 榛子林地土壤水分動態及有效性的研究”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5年 孫立達、朱金兆主編,水土保持林體系綜合效益研究與評價,中國科學技術出版 社,編 委。 1995年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編,《水土保持持續發展》,中國林業出版社,“根系固土作 用及其 持續發展”一文的執筆者之一。 1995年 《華夏簡明百科全書》,華夏出版社,防護林相關條目的執筆者。 1999年 李吉躍、孫保平、趙世華主編,中國林學文獻計量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中 國林業 出版社,“我國防護林學的回顧與展望”的執筆者之一。 1999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編,地球支持系統大百科全書,“Factors to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條目的執筆者之一。 2000年,國家林業局編,西部地區林業生態建設與治理模式,中國林業出版社,西部風沙 區和黃 河流域兩大區域的統稿。 2000年,孫保平主編,荒漠化防治工程學,中國林業出版社,副主編。 2000年,孫保平主編,區域綜合治理技術決策支持系統,中國林業出版,副主編。 2001年,國家林業局編,中國防沙治沙實用技術與模式,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統稿。 2001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機械沙 障”、 “生物沙障”、“遙感在水土流失監測中的應用”詞條的執筆者。 2002年,丁國棟主編,沙漠學概論,中國林業出版社,副主編。 2003年,國家林業局編,全國林業生態建設與治理模式,中國林業出版社,副主編。 2003年,趙廷寧主編,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
科研成果: | 1985—1990 l “寧夏西吉縣黃家二岔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與示范”,國家75攻關項目,主要參 加者, 1992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排名第四。 l “黃土高原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研究”,自選項目,主要參加者,1991年獲林業 部科技 進步三等獎,本人排名第二。 l “薪炭林樹種選擇及栽培經營技術的研究”,國家75攻關項目(四級課題),主 要參加 者,1993年三級課題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獲參加者證書。 l “黃土高原主要樹種熱值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自選項目,主要參加者,1990 年通過 由北京林業大學科研處組織的成果鑒定。 l “5406細胞分裂素在寧夏西吉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與推廣”,自選項目,主持, 1991 年獲西吉縣人民政府科技推廣一等獎,1992年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地區科委組織的成 果鑒 定。 l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體系綜合效益的研究與評價”,國家75攻關項目,主要參 加者, 199n年1993年三級課題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l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灌木栽培技術及灌木林綜合效益的研究”,黃河水利委員會 水土保 全基金項目,主要參加者,199n年1993年三級課題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0—1995 l “黃土丘陵溝壑區小流域農業開發與管理技術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 物圈青 年科學家資助項目,主持,已經結題。 l “亞濕潤干旱區沿河沙地防沙治沙技術研究”,國家85應急項目,主要參加 者,已通 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驗收。 l “寧夏西吉縣黃家二岔小流域農業生態系統農業開發與示范研究”,國家科技攻 關項 目,參加者,獲寧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l “永定河沙地綜合防沙治沙示范區建設”,國家林業局攻關項目,參加者,于 1999年先 后獲北京市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農業科技推廣一等獎、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 獎。 1995—2000 l “亞濕潤干旱區北京市永定河沙地荒漠化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國家科技攻關 項目, 主要參加者,已通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鑒定。 l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林業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研建”,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第 二主 持,2001年8月通過由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2002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5406細胞分裂素在寧夏西吉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與推廣”,自選項目,主持,1991年獲 西吉縣 人民政府科技推廣一等獎,1992年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地區科委組織的成果鑒定。 |
||
表彰和榮譽: |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林業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研建”,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主持人, 2002年獲 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1994。 “薪炭林樹種選擇及栽培經營技術的研究”,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參加者,1993年獲 林業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參加者證書。 “寧夏西吉縣黃家二岔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與示范”,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參加者, 1992年 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黃土高原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研究”,自選項目,主要參加者,1991年獲林業部科技進 步三等 獎,排名第二。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體系綜合效益的研究與評價”,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參加者, 1994獲 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其他略。 |
||
主要兼職: | 任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工程綠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風蝕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兼內蒙古自治區臨河市、寧城縣科技與社會發展顧問等職。參加有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日本綠化工學會、日本滑坡學會、日本農業土木學會等學術組織。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010-62338154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010-62338068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35號北林大 | ||
郵政編碼: | 100083 | ||
電子郵件地址: | zhtning@bjfu.edu.cn | ||
主頁地址: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