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3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黃建平,男,1962年11月出生。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半干旱氣候變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1982年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獲大氣探測學和天氣動力學雙學士學位;1986年在中科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所獲碩士學位;1988年在蘭州大學獲博士學位。1991年被北京大學破格晉升位副教授,同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2至2004年相繼在美國Texas A&M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做訪問學者,加拿大環境總署氣象中心和美國朗利研究中心工作。2004年被聘為蘭州大學特聘教授。
黃建平教授近年來主要從事半干旱氣候變化的觀測和理論等方面的研究。組織建立了蘭州大學半干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SACOL),針對我國西北地區沙塵氣溶膠的直接、間接和半直接輻射效應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明確提出了沙塵氣溶膠半直接效應的干旱化作用,揭示了沙塵氣溶膠對我國北方干旱化的影響。擔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首席科學家,主持完成973項目 “北方干旱化與人類適應” 第一課題、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等研究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19篇,其中SCI論文72篇,出版著作2部。
1.個人信息:
單位: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學術專長:氣候變化、大氣遙感
職務: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院長
教育部半干旱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 主任
聯系方式:郵箱hjp@lzu.edu.cn
電話+86 (931) 891-4282
傳真+86 (931) 891-4278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天水南路222號
郵編730000
網頁:http://hjp.lzu.edu.cn
2.教育經歷:
1989.12-1990.11, 博士后研究,氣候學,北京大學
1986.09-1988.11, 博士學位,氣候學,蘭州大學
1984.06-1986.08, 碩士學位,氣象學,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1978.09-1982.07, 雙學士學位,大氣探測學和天氣動力學, 南京氣象學院
3.工作經歷:
2010年至今,教育部半干旱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4年至今,蘭州大學,特聘教授、大氣科學學院院長
2000.08-2004.08,美國AS&M/NASA朗利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996.11-2000.07,加拿大環境總署氣象中心,研究員
1995.04-1996.10,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
1992.12-1995.03,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訪問學者
1990.12-1992.11,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副教授
4.獎勵和榮譽:
2012年擔任國家全球變化研究重大研究計劃《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首席科學家;
2011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
2009年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9年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
2008年獲得“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并入選國家特殊津貼人員;
200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91年被授予“甘肅省做出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90年中國氣象學會第二屆全國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
1990年首屆“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工作者”獎;
1990年北京氣象學會“中青年氣象科技論文一等獎”;
1990年北京市科協“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989年甘肅省氣象學會“青年氣象科技獎”一等獎;
5.委員及任職:
第五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撰寫人(2009)
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IAMAS)中國委員會委員(2008-)
中國氣象學會人工影響天氣委員會委員(2007-2010)
中國氣象學會氣候學委員會委員(20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一和十二屆地球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2006-2009)
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2006-)
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物理委員會副主任(2006-)
中國氣象學會干旱氣候委員會副主任(2004-2006)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會員(1990-)
6.編輯委員會:
《氣象學報》常務編委(2011-2015)
《大氣科學學報》編委(2009-)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編委(2009-)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編委(2009-)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編委會委員(2008-2012)
《地球科學進展》第七屆編委會委員(2008-)
《高原氣象》第七屆編委會委員、副主編(2007-)
7.學術評審:
擔任以下雜志的審稿人: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8.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
近年主要從事氣溶膠綜合觀測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研究。開展了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氣溶膠、云與陸面過程的野外綜合觀測實驗,組織建立了“蘭州大學半干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取得了一些有意義的觀測和研究結果。并且利用地面和衛星觀測資料,對我國西北地區沙塵氣溶膠的直接、間接和半直接輻射效應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提出了一種采用微波、可見光和紅外光波譜相結合的技術來反演多層云微物理量的新方法。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