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5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 名
|
丁文廣
|
性 別
|
男
|
|||||||||
最高學歷
|
研究生
|
最高學位
|
博士
|
|||||||||
職務
|
教師
|
|||||||||||
職 稱
|
教授、博導
|
|||||||||||
聯系方式
|
辦公電話:0086-931-8915589
E-mail:wgding@lzu.edu.cn
1137976549@qq.com
|
|||||||||||
所在部門
|
資源環境學院
|
|||||||||||
研究方向
|
氣候變化應對與能源、環境社會學、社會性別
|
|||||||||||
學習經歷
|
|
|||||||||||
工作經歷
|
1984年7月—1987年9月: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助教
1990年6月—1997年11月:甘肅省畜牧廳項目管理處項目官員、副處長
1997年11月—2003年7月:中國西部扶貧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甘肅辦公室處長、副主任
2003年7月至今: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2007年起: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主任
|
|||||||||||
主講課程
|
《環境政策與分析》
|
|||||||||||
學術兼職
|
2009年起:科技部同行評審專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專家
2012年9月起:甘肅省減災委員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專家
1999年8月起:先后擔任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等多個國際發展機構的項目管理專家、社區發展和社區組織培育專家、公私伙伴關系專家
2009年8月起:先后擔任中國商務部、國家民委、民政部、甘肅省民政廳、甘肅省減災委等機構的項目管理專家、監測評估專家、社區發展和社區組織培育專家、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專家等咨詢工作
2002年1月-2008年12月:Oxfam高級項目官員、中國項目經理
2008年1月起:甘肅伊山伊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理事長
|
|||||||||||
研究成果
|
主要從事跨學科研究,在氣候變化應對、災害風險管理、環境管理、扶貧、社會性別、能源、環境政策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實證研究。突出成果包括:(1)與國內外發展機構合作,在西部農村貧困地區經過十多年的社區綜合發展項目的實施和深入研究,在我國首次提出了“災害風險管理—生態恢復—生計改善耦合模式”,該模式通過甘肅省科技廳軟科學評審,并在我國西部地區進行示范推廣;(2)成功探索出了適合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認知—減緩—適應的氣候變化應對模式”;(3)向甘肅省政府部門提交的研究報告《聯村聯戶可借鑒的扶貧模式和經驗》得到甘肅省正在實施的“聯村聯戶”扶貧項目的廣泛應用,該報告通過《社會科學參閱》內參報告提交于甘肅省政府部門廳級以上領導,獲得廣泛好評;(4)向甘肅省人大提交的研究報告《關于公眾參與立法的報告》和《關于建議充分吸收婦女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報告》得到法工委領導的批示,并得到聯合國婦女署的高度肯定;(5)災害、能源、扶貧、環境與社會性別敏感性方面的研究報告得到國際機構如聯合國婦女署的高度評價;(6)沼氣技術發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并被科技部選編于《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實用技術手冊》,通過墨西哥坎昆及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上推廣到發展中國家;(7)蘭新第二雙線高鐵建設對甘肅草原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報告得到《中國經濟周刊》的深度報道,并被新華網、人民網、網易等60多家媒體的轉載,經甘肅省委的《輿情信息》和甘肅省人民政府的《輿情參閱》上報后,得到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長和副省長的批示,一萬多畝受破壞的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恢復;(8)在SCI期刊Renewable Energy發表了中國首篇能源對社會性別影響的研究論文。
近年主持完成了聯合國婦女署、UNDP、GEF、科技部、甘肅省科技廳、(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會、(香港)施永青基金、壹基金、SEE基金會、德國米蘇爾基金等國內外發展機構資助的應用研究項目50多項,累計主持的項目資金超過了3000多萬元。
出版專著(著作、譯著)8部,近年發表論文100多篇,獲省部級、國際機構和國內社會組織獎項18項。
由于在該領域貢獻突出,被《中國經濟周刊》、人民網、光明網、甘肅日報、中國婦女報、德國《明鏡周刊》等媒體進行了多次深度報道,甘肅電視臺多個頻道以專題節目進行了多次報道。
|
|||||||||||
獲得榮譽
|
1. 2014年12月:獲福特汽車環保獎“自然環境保護—先鋒獎”二等獎;
2. 2014年12月:獲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水環保公益人物獎”;
3. 2014年07月:獲甘肅省2014年度“隴原先鋒崗”獎;
4. 2014年08月:獲第四屆甘肅省道德模范;
5. 2014年01月:帶領團隊實施的公益項目榮獲壹基金授予的“社區參與獎”;
6. 2013年08月:帶領團隊實施的災害管理項目榮獲壹基金、瞭望東方周刊等機構頒發的“2013 中國民間救災貢獻獎”;
7. 2013年04月:榮獲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科技廳和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授予的“甘肅省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
8. 2013年03月:《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以甘肅省為例》著作榮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9. 2013年03月:榮獲2012年蘭州大學“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先進個人;
10. 2013年03月:帶領團隊實施的災害管理項目榮獲“2012壹基金溫暖包行動企業動員獎“(集體獎);
11. 2012年12月: 主持實施的項目“利用創新模式促進農村貧困社區可持續發展”榮獲“第二屆中國社會創新獎” 入圍獎(集體獎);
12. 2012年05月:主持實施的項目“以PPP推動農村貧困社區應對氣候變化項目”榮獲“2012芯世界公益創新獎”一等獎;
13. 2012年1月:主持實施的項目“協作共贏,創建災害管理新模式”項目榮獲壹基金災害救援獎—組織行動獎(集體獎);
14. 2011年6月:獲環保部和巴西跨國集團“淡水河谷”聯合頒發的“淡水河谷”中國西部生態保護創新公眾參與項目個人突出貢獻獎;
15. 2010年12月:主持實施的項目“中國西北干旱區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變化應對項目”獲得“2010福特汽車環保獎”節能減排環保獎一等獎;
16. 2010年12月:丁文廣、陳發虎、南忠仁專著:《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以甘肅省為例》(科學出版社,2008)獲得“第十二屆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7. 2010年7月:主持實施的項目“生態環境政策與貧困危機研究—以甘肅省隴中黃土高原區退耕還林為例””獲得2010甘肅省環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8. 1997年5月:“新西蘭、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戰略及對我們的啟示” 獲得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三等獎。
|
|||||||||||
在研項目
|
1. 2012年1月—2015年12月: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氣候變化對沙漠化影響與風險評估技術,批準號:2012BAC19B09;;
2. 2013年7-12月:負責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穆斯林生態自然觀研究(13FSH002);
3. 2015年4月-2019年12月:負責主持“世界銀行貸款可持續發展農業項目監測評價”;
4. 2014年12月-2015年7月:負責主持民政部民政重點課題委托研究“區域差別對民政政策創制的影響研究”項目;
5.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參加中央高校重點培育項目“西北荒漠區高效節水植被恢復技術體系研究”;
6.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參加中央高校重點培育項目“大敦煌生態圈”生態-水文-社會發展關鍵問題與對策研究項目;
7. 2011年4月—2012年10月:負責主持聯合國婦女署資助“倡導立方系統出臺氣候變化應對政策需關注社會性別敏感性條例》;
8. 2009年-2014年12月:負責主持施永青基金(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會(香港)、德國密蘇爾基金和UNDP等國際合作項目50多項。
|
|||||||||||
發表論文
|
1. Wenguang Ding, Luan Xu , Weifeng Y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o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in Tibetan region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2014,71:34—350.
2. Wenguang Ding, Lijun Wang,Baoyu Chen, Impacts of renewable energy on gender in rural communities of north-west China. Renewable Energy, 2014,69:180—189.
3. Wenguang Ding, Yang Wu,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Household Biogas Plants in China. Energy Sources, Part B: Economics, Planning, and Policy. 2013, 8:431-438. (SCI, IF=1.788).
4. Xia Wang, Wenguang Ding, Zhongren Nan, Qin Liao, Wenfei Wu, Fraction of Cd in oasis and its bioavailability to commonly grown crops in Nor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3, 70:471-479. (SCI, IF=1.445 )
5. Wenguang Ding, Hewen Niu, Jinsong Chen, Jun Du, Yang Wu, Influence of household biogas digester use o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semi-arid rural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Applied Energy. 2012; 97:16-23. (SCI, IF=5.106).
6. Wenguang Ding, Xuan Mi, Hewen Niu, Jinsong Che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ewly Improved and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Biogas Digesters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2012; 34:1737–1744. (SCI, IF=0.516)
7. Xia Wang, Zhongren Nan, Wenguang Ding, Shengli Wang, Yiming Yang, Bin Wang ﹠Zhaowei Wang. Chemical Fra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n Oasis Soil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to Cole, 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12, 26(2):166-180. (SCI, IF=0.420)
8. Xia Wang, Wenguang Ding, Zhongren Nan, Qin Liao, Wenfei Wu. Fraction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Cadmium and Nickel to Carrot Crops in Oasis Soil,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2, 21(6):1876-1874. (SCI, IF=0.462)
9. Wenguang Ding, Yunrang Xian, Ling Tao, Jun Ren, Lijun Wang, A Research on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Substrat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FS-G-CD-S-SS Model on Phosphorus Pollution,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0 (2011) 2645 – 2653. (SCI, IF=0.806)
10. Wenguang Ding, Yang Wu, Xia Wang, Yayu Gao, Family-size Biogas Plant Using Manure and Urine Mixtur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ssue 65, April 2010 ISSN 2070-3724,1206-1216. (EI)
11. Wenguang Ding, Yunrang Xian, Yinli Wei, Lijun Wang, the Effect of Biogas Technology Adoption upon Women Living in Poverty Community,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1 - Proceedings, p 2675-2679,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1.(EI)
12. Wenguang Ding, Wang, Lijun; Chen, Jinsong; Xian, Yunrang; Chen, Baoyu,Th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iogas frontiers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gas technology in Gansu Province - In Xiyang city as an exampl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1 - Proceedings, p 3739-3744,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1 – Proceedings. (EI).
13. Wenguang Ding, Juan Yu, Xiujuan Wang, Jian Liu. Living Intelligently with Risks—An Application of CBDRM in Mitigating Landslides (A Case Study of Landslides Control Project Supported by Oxfam).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2007. Harbin, China.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Qunyan Press. Dec. 2007. Pages 45-46.(ISTP)
14. Wenguang Ding, Lili Hu. A Research on the Vicious-Cycle of Poverty,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Disasters in Gansu Provinc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2007. Harbin, China.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Qunyan Press. Dec. 2007. Pages 159-160.(ISTP)
15. Hong Deng, Ding Wenguang et al., Effective Disaster Relief Actions in China throug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 A Case Study in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of Disaster Relief with Cooperation with Oxfam HK and Other INGOs.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2007. Harbin, China.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Qunyan Press. Dec. 2007. Pages 346-347.(ISTP)
16 丁文廣,禹懷亮,基于環境善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其有效途徑[J].環境保護,2015,43(5):34—38.
17. 丁文廣, 冶偉峰,米璇,魏銀麗,甘肅省不同地理區域災害與貧困耦合關系量化研究,經濟地理,2013,33(3):28-35.
18. 丁文廣,魏銀麗,王龍魁,米璇,冶偉峰,甘肅省環境退化、災害頻發及貧困之間的耦合關系研究,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3,27(3):1-7.
19. 丁文廣,魏銀麗,仙昀讓,等.氣候災害對干旱區農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2,26(5):35-40.
20. 丁文廣,陳寶玉,仙昀讓.甘肅省農村戶用沼氣池的價值量化分析——以甘肅省西陽鄉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2):184-188.
21. 丁文廣,牛賀文,仙昀讓,等.甘肅干旱區土地利用歷史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6(2):89-93.
22. 丁文廣,魏銀麗,楊軍梅,牛賀文.甘肅省中部干旱區植被恢復對土壤養分變化的影響研究.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6(01):159-163.
23. 丁文廣,吳洋,牛賀文,仙昀讓.中國林業CDM項目發展現狀及前景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2,27(1):265-268.
24. 丁文廣,陳東梅.農村貧困地區的氣候災害風險管理.中國扶貧.2011.6:46-48.
25. 丁文廣,劉敏. 甘肅歷史時期干旱、饑荒和蟲害相關性研究及應對策略建議(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1,25 (3).113-117.
26. 丁文廣,陳勁松,吳晟,等.土壤養分的可見光譜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2):117-123.
27. 丁文廣,陳勁松,吳晟,等.半干旱區土壤肥力與可見光譜的相關性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29(3):150-155.
28. 丁文廣,牛賀文,朱博,等.折板波形流人工填料污水處理方法的實驗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34(4):145-147,183.
29. 丁文廣,魏銀麗,牛賀文.西北干旱區植被恢復的土壤養分效應[J].生態環境學報,2010,19(11):2568-2573.
30. 丁文廣,陳東梅 . 農村貧困地區的災害風險管理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24(5):69-73.
31. 丁文廣,肖俊豪,汪霞.氣候變化對我國森林自然災害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0,25(5):117-120.
32. 丁文廣,卜紅梅.產業結構調整對石羊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影響——以民勤縣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8,22(11):19-23.
33. 丁文廣,王秀娟,胡莉莉,等.我國與發達國家災害管理體制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9):3888-3891,3899.
34. 丁文廣,王秀娟,胡莉莉,等.我國減災投入與災害損失關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8):3446-3448,3484.
35. 丁文廣,胡莉莉,王秀娟.甘肅省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8(3):17-19.
36. 丁文廣, 陳東梅. 人為因素誘發的濕地災害風險管理[J].林業資源管理,2008(5):32-36.
37. 丁文廣, 雷青, 楊勤. 甘肅省夏河縣草地退化驅動力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21(12):84-88.
38.丁文廣,秦靜.甘肅省文縣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5):7966-7967,7976.
39. 丁文廣,雷青.主成分分析在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中的應用——以甘肅省43個貧困縣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21(3):6-10.
40. 丁文廣,于娟,卜紅梅.甘肅省能源資源稟賦與貧困關系的量化研究[J].經濟地理,2007,27(6):1025-1029.
41. 丁文廣,韓濤.用SMART和PM&E評估退耕還林政策績效——以甘肅省定西市和平涼市為例[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28(2):94-99.
42. 胡小軍,丁文廣,雷青.環境管理中的公平問題探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7(4):47-49.
43. 秦靜,丁文廣.自然保護區林緣社區森林依賴度分析與研究——以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07(4):43-48.
44. 丁文廣,陳發虎,南忠仁.甘肅省森林資源稟賦與貧困關系的量化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6, 20 (6): 152-155.
45. 丁文廣,卜紅梅,胡小軍等.甘肅省水資源稟賦與貧困關系的量化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6, 16 (1): 282-284.
46. 丁文廣,雷青,胡小軍等.論環境政策中的公眾參與[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6, 16 (2): 425-428.
48. 卜紅梅,丁文廣.甘肅中部干旱區生態環境退化及其治理對策研究——甘肅省東鄉縣案例研究. 學術前沿. 2006 (5): 122-125.
49. 丁文廣,卜紅梅,胡小軍,雷青. 甘肅省草地資源稟賦與貧困關系的量化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5, 19 (7): 43-45.
50. 丁文廣,武紅安. 甘肅省農民負擔現狀調查與減負對策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5, 15 (6): 100-106.
51. 丁文廣,卜紅梅,胡小軍等.CBDM在災害管理中的應用——云南省景東縣漫灣鎮滑坡治理案例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5, 15: 108-110.
52. 丁文廣,卜紅梅等.甘肅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調查與分析[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4, 18 (8 Supp.): 12-16.
53. 丁文廣,胡小軍等. 甘肅中部干旱區退耕還林預設目標與現實差異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4,18 (8 Supp.): 75-81.
54. 丁文廣,杜國禎,卜紅梅,胡小軍. 參與性環境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甘肅省瑪曲藏族自治縣參與性草地管理案例研究[J].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40)277-281, 285.
|
|||||||||||
出版著作
|
1. 丁文廣,2014,《中國穆斯林生態自然觀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蘭州,1-394
2. 丁文廣,2015,《中國生態年報(2014)》。蘭州大學出版社,蘭州;
3. 丁文廣,2014,《中國生態年報(2013)》。蘭州大學出版社,蘭州;
4. 丁文廣,肖俊豪,汪霞,2012,《農村環境學—氣候變化的視角》。甘肅人民出版社,蘭州,1-206
5. 丁文廣、陳發虎、南忠仁,2008,《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以甘肅省為例》。科學出版社,北京,1-161
6. 丁文廣,汪霞、張智淵,2008,《環境政策與分析》(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環境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216
7. 丁文廣、胡小軍、鄧紅,2006,《生態工程與農民:以農戶為本的退耕還林政策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蘭州,1-175
8. 丁文廣、付義坤、何其健 譯,1995,《中國的牧區》。甘肅文化出版社,蘭州,1-427
|
|||||||||||
專利
|
1. 丁文廣,張克勤,孟作宏,吳洋,王霞,高雅玉,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一種沼氣池, ZL 2009 1 0205105.X
2. 丁文廣,米璇,禹懷亮,王夢楠: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太陽能灶的支架,ZL 2012 2 0583658.6
3. 丁文廣,許孌,冶偉峰,蔣小軍,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干旱區栽植階段林木成活率的方法,ZL 2013 1 0154944.X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