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5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 名
|
李勛貴
|
性 別
|
男
|
![]() |
最高學歷
|
博士
|
最高學位
|
博士
|
|
職 務
|
無
|
|||
職 稱
|
副教授
|
|||
聯系方式
|
Email: lixung@lzu.edu.cn; lixungui@163.com
|
|||
所在部門
|
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
|
|||
研究方向
|
水文水資源、水資源系統工程、水文模擬、極端水文事件
|
|||
學習經歷
|
2005.9-2008.12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水資源與生態方向),工學博士,導師為李佩成院士
2002.9-2005.4 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文學及水資源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導師為黃強教授
1998.9-2002.7 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工學學士
|
|||
工作經歷
|
2011.5-至今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
2012.8-2013.8 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土木工程學院(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訪問學者
2009.5-2012.4 蘭州大學,地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研究
2008.12-2011.4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講師
|
|||
主講課程
|
《水文學與水資源》
|
|||
學術兼職
|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 2013-2022十年研究計劃Panta Rhei中國工作組成員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會員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委員
《水土保持》編委
|
|||
研究成果
|
||||
獲得榮譽
|
||||
在研項目
|
主持蘭州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復雜條件下人類活動對黃河上游水資源的影響研究”(lzujbky-2014-126),2014.1-2015.6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復雜環境下涇河流域汛期難控制利用洪水臨界效應研究”(51109103),2012.1-2014.12
主持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環境變遷下洪水演變規律和洪水棄水多維耦合評價研究”(20090211120021),2010.1-2012.12
主持蘭州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復雜環境下汛期洪水棄水風險分析”(lzujbky-2010-103),2010.7-2012.6
參與環境保護部公益項目“干旱沙漠自然保護區生態穩定性評估與社會服務功能研究”(201209034),2012.1-2014.12
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計劃)“干旱區鹽堿土CO2表觀吸收的物理與化學機制”(2009CB825102)子專題,2011.1-2013.12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典型淤地壩淤積過程辨識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研究”(41001154),2011.1-2013.12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海湖小冰期以來氣候變化的生態水文效應”(40901021),2010.1-2012.12
參與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巴丹吉林沙漠水循環定位觀測與湖泊群形成機理”(20090211110025),2010.1-2012.12
參與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典型淤地壩淤積過程辨識及其水文氣象因素影響研究”(lzujbky-2009-131),2010.1-2010.12
|
|||
發表論文
|
李勛貴,魏霞.基于功率譜周期和去趨勢波動分析的河川徑流特性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待刊.
李勛貴,魏霞.涇河流域徑流復雜性的多維特性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待刊.
李耀軍,魏霞,李勛貴,李占斌.淤地壩壩控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空間優化配置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待刊.
魏霞,李勛貴,李耀軍.典型淤地壩壩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報,待刊.
Li XG, Wei X.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for hillslope-gully side erosion system in loess landscapes. IAHS Red Book,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AHS Publ. 368, 2015), Proceedings RSHS14 and ICGRHWE14, Guangzhou, China, August 2014.
李勛貴,魏霞,黃強.汛期難控制利用的高含沙洪水量評價方法[J].水力發電學報,2015,34(2):44-49.
李勛貴,魏霞.基于系統周界觀控模型的徑流還原方法[J].水利水電技術,2015,46(1):11-16.
李東,魏霞,李勛貴,李耀軍.基于RS和GIS的甘肅省凍融侵蝕敏感性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2):1-6.
Li XG, Wei X.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sion risk and surplus floodwater during flood season [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14, 19(7): 1294-1311. (SCI)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付玉鳳.植被覆蓋下黃土凸型復合坡面水流特征[J].農業工程學報,2014,30(22):147-154. (EI)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黃土凸型復合坡面徑流能量變化特征試驗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4,28(6):1-6.
Li XG, Wei X, Huang Q. Comprehensive entropy weight observability-controllability 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ater resource decision-making[J]. Water SA, 2012, 38(4): 573-579. (SCI)
李勛貴,崔一付,馮樂陽.系統周界觀控模型的人類活動影響定量分析[J].系統工程學報, 2012,27(5):692-698.
魏霞,丁永建,李勛貴.凍融侵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 271-275.
魏霞,李占斌,李勛貴.黃土高原坡溝系統土壤侵蝕研究進展[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2,10(1):108-113.
Li XG, Wei X. Soil erosion analysis of human influence on the controlled basin system of check dams in small watershed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4): 4228-4233. (SCI)
Li XG, Wei X, Wang NA, Cheng HY. Maximum grade approach to surplus floodwater of hyperconcentration rivers in flood season and its application[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1, 25(10): 2575-2593. (SCI)
李勛貴,魏霞.汛期洪水棄水與水土流失耦合風險關系分析[J].地理科學,2011,31(9):1138-1143.
李勛貴,魏霞.區域土壤侵蝕演化風險分析——以涇河流域為例[J].地理研究,2011,30(8):1361-1369.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大理河流域治理前后徑流泥沙變化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28(4):1-4.
Li XG, Wei X, Lu YD. Optimising the allocation of groundwater carrying capacity in a data-scarce region[J]. Water SA, 2010, 36(4): 451-460. (SCI)
李勛貴,王乃昂,魏霞.高含沙河流汛期棄水量確定的分級最大值法[J].資源科學,2010,32(6):1213-1219.
李勛貴,魏霞,李占斌.基于系統周界模型的典型壩控流域人類活動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1):1-6.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黃土高原坡溝系統徑流泥沙過程 [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5):7-10,18.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沈冰.黃土高原坡溝系統徑流水動力學特性試驗[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10):19-24. (EI)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沈冰.黃土高原坡溝系統侵蝕泥沙來源模擬試驗[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11):91-96. (EI)
魏霞,李勛貴,李占斌,鄒兵華,魯克新.淤地壩對黃土高原坡溝系統重力侵蝕調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6):856-861.
李勛貴,黃強.水庫群優化調度中的多層次分解組合優化算法[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41(2):70-76. (EI)
Li XG, Wei X. 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simulated annealing hybrid algorithm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reservoirs[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8, 22(8): 1031-1049. (SCI)
李勛貴,魏霞,黃強,倪雄.改進的多層次優化算法在水庫群優化調度中的應用[J].水力發電學報,2007,26(6):1-6,11.(EI)
李勛貴,魏霞,沈冰,盧玉東.資料缺乏地區地下水承載力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 2007,22(6):954-962.
李勛貴,李占斌,魏霞.黃土高原淤地壩壩地淤積物物理特性指標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218-220,223.
魏霞,李占斌,李勛貴,沈冰.基于灰關聯分析的壩地淤積過程與侵蝕性降雨響應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7,22(5):842-850.
魏霞,李占斌,李勛貴,沈冰,亢偉.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減沙趨勢分析及其成因[J].水土保持學報, 2007,21(4):67-71.
魏霞,李占斌,李勛貴.沈中原,亢偉,鄒斌華.淤地壩壩地淤積過程與侵蝕性降雨的灰關聯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7,(2):101-104.
魏霞,李占斌,李勛貴,魯克新.壩地淤積物干容重分布規律及其在層泥沙還原中的應用[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0):192-196.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勛貴,魯克新.陜北子洲縣典型淤地壩淤積過程和降雨關系的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9):80-84. (EI)
魏霞,李占斌,李鵬,魯克新,李勛貴.黃土高原典型淤地壩淤積機理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06,26(6):10-13.
李勛貴,黃強,Leon Feng,魏霞,薛小杰.界殼的泛系觀控模型及其在水資源中的應用[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1(5):14-19.
黃強,李勛貴,Leon Feng,薛小杰,倪雄,魏霞.系統周界的觀控模型及其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25(3):101-106.(EI)
李勛貴,黃強,魏霞,李占斌,倪雄.基于IGA-GP的BP網絡的黃河流域需水預測[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33(3) :116-120.
李勛貴,黃強,彭少明,暢建霞,劉涵.泛系觀控理論在黃河流域水資源多維臨界調控中的應用[J].人民黃河,2005,27(3):48-50.
黃強,倪雄,謝小平,李勛貴.梯級水庫防洪標準研究[J].人民黃河,2005,27(1):10-11.
孫廷容,朱張華,李勛貴.小水電代燃料的生態效益研究[J].小水電,2005,(2): 15-17,23.
李勛貴,黃強,魏霞.基于遺傳神經網絡的陜西省用電預測[J].西安能源,2004,3(3):3-5,20.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勛貴,李鵬.淤地壩建設中的水毀問題及其防御措施[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4,15(4):55-59.
薛小杰,黃強,惠泱河,王煜,李勛貴.基于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與改進遺傳算法的黃河流域需水預測[J].水土保持學報,2002,16(3):83-85,97.
|
|||
出版著作
|
李勛貴,魏霞.高含沙河流復雜水資源系統的汛期難控制利用洪水量評價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