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7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名:張虎元 / Zhang Huyuan
職稱:教授
職務:副院長
專業:巖土工程
所在系、所:地質工程系 /巖土工程研究所
通訊地址:甘肅省 蘭州市天水南路222號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730000
電子信箱:zhanghuyuan@lzu.edu.cn
辦公室電話:0931-8915382
辦公室傳真:0931-8914561
主要學歷:
1979年6月:甘肅省寧縣第一中學高中畢業
1980年9月—1984年6月: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學及工程地質學專業畢業,本科生,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1987年6月: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學及工程地質學專業畢業,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9月—1998年6月:東北師范大學留日預備學校進修日本語一年
1998年10月—1999年3月:日本國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盤防災部門訪問學者
1999年4月—2002年3月:日本國京都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專業畢業,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主要學術經歷:
1987年9月—1990年8月:蘭州大學地質系 助教
1990年9月—1995年3月:蘭州大學地質系 講師
1995年4月—1996年8月:蘭州大學地質系工程地質學專業 副教授
1996年9月—1998年9月:蘭州大學地質系環境科學專業 副教授
2002年6月—2004年6月:日本國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院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2004年6月—2005年2月: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
2005年2月—2005年5月: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教授
2005年6月—: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環境巖土工程
2.古代遺址文物保護
3.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主要講授課程:
1.地基基礎工程 (本科生)
2.地球科學前沿(研究生)
3.非線性科學理論(研究生)
4.專業英語(研究生)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巖石力學及工程學會,會員
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會員
日本地盤工學會,會員
日本國京都大學土木協會,會員
甘肅省建筑科技與建筑節能協會,會員
主要學術成就、獎勵及榮譽:
2012年:主講的“地基基礎工程”獲“甘肅省精品課程”。
2011年8月:“改性黃土襯里關鍵技術研究”獲得2011年度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JK1-D2)。
2011年1月:“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獲得2010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J2-076-R4)。
2007年9月:“蘭州大學師德標兵”。
2007年7月:“蘭州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0年3月:“古代土建筑遺址的加固研究”獲國家文物局1999年度“科技進步獎”二等獎(990204)。
1997年12月:“砂礫巖石窟巖體裂隙灌漿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技術發明獎”四等獎(02-4-001-04)。
1997年8月:“敦煌莫高窟崖體及附加構筑物抗震穩定性研究”獲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獎”四等獎(960402)。
1996年5月:“砂礫巖石窟巖體裂隙灌漿研究”獲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960202)。
1996年4月:蘭州大學第一屆“教學新秀特等獎”。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1]甘肅涼州境內長城(烽燧)遺址二期搶險加固工程勘察設計。甘肅省涼州區文化體育局。2014年1月-2015年1月。主持人。
[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潮濕環境土遺址考古現場預防性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13BAK08B11)。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研究人員。
[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敦煌莫高窟風險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2013BAK01B01)。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研究人員。
[4]金塔縣蘆草井漢長城保護加固技術研究。金塔縣文物局。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持人。
[5]牛門洞遺址保護規劃技術研究。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2013年3月-2015年12月。主持人。
[6]新疆勝金口石窟寺搶險加固工程技術研究。敦煌研究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主持人。
[7]新疆米蘭遺址搶險加固工程技術研究。敦煌研究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主持人。
[8]干旱半干旱地區垃圾填埋場毛細屏障蓋層研究。2011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20110211110025)。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主持人。
[9]青海省玉樹州文物修繕工程。青海省玉樹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29.97萬元。2011年6月-2013年12月。主持人。
[10]國家科技支撐課題“潮濕環境考古現場史前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10BAK67B16)。2010年6月-2012年2月。主要研究人員。
[11]甘肅許三灣城及墓群保護加固工程勘察設計。敦煌研究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主持人。
[12]甘肅涼州境內長城(烽燧)遺址一期搶險加固工程勘察設計。敦煌研究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主持人。
[13]新疆米蘭遺址保護工藝試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古跡保護中心課題。2010年4月-2010年12月。主持人。
[14]酒泉地區鹽漬土物理力學特性現場試驗研究。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主持人。
[15]酒泉地區大型風力發電場鹽漬土的工程地質特性研究。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主持人。
[16]潮濕環境下報恩寺遺址病害類型及形成機理研究。敦煌研究院課題。2009年1月-2010年6月。
[17]高臺駱駝城遺址搶險保護加固工程勘察設計。敦煌研究院。2008年3月-2008年6月。主持人。
[18]解決填土涵洞病害的彈性緩沖材料研究。甘肅省交通廳。2008年6月-2010年12月。主持人。
[19]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配比優化研究(科工計[2007]834號)。國防科工委項目。2008年1月-2011年12月。
[20]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06BAK30B02)。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研究人員。
[21]廢棄物處置場還原屏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78075)。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主持人。
[22]敦煌莫高窟南區崖體加固工程勘察與設計。敦煌研究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執行負責人。
代表性論著:
[1]Huyuan Zhang, Qing Zhang, Bo Yang, Jinfang Wang. Compacted Sewage Sludge as a Barrier for Tailings: The Heavy Metal Speciation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Compacted Sludge Specimen. PLoS ONE, 2014, 9(6): e100932, doi:10.1371/journal.pone.0100932. (SCI)
[2]Ming Zhang, Huyuan Zhang, Lang Zhou, BaomingWanga, Songjiang Wang. Hyd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GMZ bentonite–sand mixtures in the water infiltration process as the buffer/backfillmixture in an engineered nuclear barrier.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4, 97-98:115-124. (SCI)
[3]姜嘯, 張虎元, 嚴耿升, 王錦芳. 濕度對鹽溶液在壁畫地仗中的毛細遷移影響研究. 巖土力學. 2014. 35(2):459-465. (EI)
[4]張虎元, 周浪, 陳航, 閆銘. Eu(III)溶液對膨潤土-砂混合物滲透性能影響研究[J]. 巖土力學. 2014. 35(S1):215-220. (EI)
[5]張虎元, 張學超, 陳曉寧. 不同遺址土的熱物理參數研究[J]. 巖土力學. 2014. 35(S1):57-62. (EI)
[6]王旭東, 李最雄, 諶文武, 張虎元, 郭青林, 孫滿利, 王思敬, 張秉堅. 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3.
[7]Zhang Ming, Zhang Huyuan, Zhou Lang, Jia Lingyan. Temperature Effects on Unsaturated Hydraulic Property of Bentonite-Sand Buffer Backfilling Mixtur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 Sci. Ed). 2013, 28(3):487-493. (SCI)
[8]Lang Zhou, Huyuan Zhang, MingYan, Hang Chen, MingZhang.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 of migration of Eu(III) in compacted bentonite-sand mixtures as buffer/backfill material for high-level waste disposal.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3, (82):139-144. (SCI)
[9]張虎元, 賈靈艷, 周浪. 高放廢物處置庫的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壓縮特性研究[J]. 巖土力學. 2013, 34(6):1546-1552. (EI)
[10]Huyuan Zhang, Tianyu Zhao, Gengsheng Yan and Bo Yang. Geotechnical approach to earthen architecture durability by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test.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2012. 72(3):326-337. (SCI)
[11]Tong Wang, Mingcai Zhang, Qihao Yu, Huyuan Zhang. Compa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EMD and EEMD 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seismic signal.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12. (83):29-34. (SCI)
[12]王旭東, 張虎元, 李最雄, 郭青林, 劉平, 嚴耿升.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行業標準“土遺址保護試驗技術規范”(WW/T 0039-2012)[S].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2.
[13]Ming Zhang, Huyuan Zhang, Suli Cui, Lingyan Jia, Lang Zhou & Hang Che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GMZ bentonite-sand as buffer/backfilling material for high-level waste dispos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2. 16(10):1216-1237. (SCI)
[14]張虎元, 張秋霞, 李敏. 微波爐法測定遺址土含水率的可靠性研究[J]. 巖土力學. 2012. 33(Supp.2):65-70. (EI)
[15]張虎元, 楊博, 高全全, 張光偉. 污泥屏障滲透性及重金屬阻截效果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12. 33(10):2910-2916. (EI)
[16]李朝暉, 張虎元. 廢輪胎顆粒與黃土混合物剪切特性研究[J]. 巖土力學. 2012. 33(10):3013-3019. (EI)
[17]張明, 張虎元, 賈靈艷. 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非飽和水分擴散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12. 33(6):1673-1678. (EI)
[18]Ming Zhang, Huyuan Zhang, Lingyan Jia and Suli Cui. Salt content impact on the unsaturated property of bentonite-sand buffer backfilling material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2, 250(9):35-41. (SCI)
[19]Ming Zhang, Huyuan Zhang, Suli Cui and Lingyan Jia. Approach for Measuring Swelling Stress of Buffer Backfilling Materi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2. 4(17):2963-2966. (EI)
[20]LI Min, ZHANG HuYuan. Hydrophobicity and carbonation treatment of earthen monuments in humid weather condition.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2. 55(8):2313-2320. (SCI)
[21]Su-Li Cui, Hu-Yuan Zhang, Ming Zhang.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GMZ bentonite–sand mixtures as a buffer/backfill material in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 2012. 141-142(5):65-73. (SCI)
[22]Hu-Yuan Zhang, Su-Li Cui, Ming Zhang, Ling-Yan Jia. Swelling behaviors of GMZ bentonite–sand mixtures inundated in NaCl-Na2SO4 solution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2. (242):115-123. (SCI)
[23]Hu-yuan ZHANG, Geng-sheng YAN, Xu-dong WANG. Laboratory test on mois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wall paintings at Mogao Grottoes, China. J. Zhejiang Univ-Sci A (Appl Phys & Eng). 2012, 13(3):208-218. (SCI)
[24]Tianyu Zhao, Huyuan Zhang, Chenxiang Yu.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e Soil in Northwest China.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87: 548-552. (EI)
[25]張光偉, 張虎元, 楊博. 高密度聚乙烯復合土工膜性能的室內測試與評價[J]. 水利學報. 2012. 43(8):967-973. (EI)
[26]張明, 張虎元, 賈靈艷 崔素麗. 緩沖回填材料室內制樣方法研究[J]. 建筑材料學報. 2012. 15(5):648-653. (EI)
[27]Gengsheng Yan, Huyuan Zhang, Xiaodong Wang, Min Li and Tianyu Zhao. Study on the perme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ith herb fiber under different salt solution concentration.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308-310: 2291-2296. (EI)
[28]Zhaohui Li, Huyuan Zhang.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granulated rubber-loess mixtures as a fill materials.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71-78: 673-676. (EI)
[29]嚴耿升, 張虎元, 王曉東, 楊博, 李敏: 干旱區土建筑遺址凍融耐久性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1, 32(8):2267-2273. (EI)
[30]張虎元, 嚴耿升, 趙天宇, 王曉東, 張永霞: 土建筑遺址干濕耐久性研究[J]. 巖土力學, 2011, 32(2):347-355. (EI)
[31]張虎元, 趙天宇, 盧一亭, 張明: 膨脹條件下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的滲透特性[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1, 30(S1):3149-3156. (EI)
[32]崔素麗, 張虎元, 劉吉勝, 梁健: 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膨脹變形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11, 32(3):684-691. (EI)
[33]張虎元, 張明, 崔素麗, 賈靈艷: 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線測試與修正[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1, 30(2):382-390. (EI)
[34]張虎元, 趙天宇, 吳軍榮, 嚴耿升, 馮蕾: 膨潤土改性黃土襯里防滲性能室內測試與預測[J]. 巖土力學, 2011, 32(7):1963-1969. (EI)
[35]張虎元, 王曉東, 王旭東, 呂擎峰, 張艷軍: 楠竹加筋復合錨桿內部界面黏結滑移模型[J]. 巖土力學, 2011, 32(3):789-796. (EI)
[36]Xiaodong Wang, Huyuan Zhang, Gengsheng Yan, Qiangqiang Pei. Durability of ancient earthen architecture under wind erosion in the Milan Ancient City along the Silk Road of China.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63-167:3230-3236. (EI)
[37]李朝暉, 張虎元. 廢輪胎顆粒與黃土混合物壓實性能研究. [J]. 巖土力學, 2010, 31(12):3715-3720. (EI)
[38]張虎元, 崔素麗, 劉吉勝, 梁健. 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膨脹力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10, 31(10):3087-3086. (EI)
[39]趙彥旭, 呂擎峰, 張虎元. 壓實黃土土水特征曲線. 路基工程, 2010, 148:1-5. (EI)
[40]趙彥旭, 張虎元, 呂擎峰, 梁曉波. 壓實黃土非飽和滲透系數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10, 31(6):1809-1812. (EI)
[41]劉平, 張虎元, 嚴耿升, 趙天宇, 王曉東. 土建筑遺址表部土體收縮特征曲線測定[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0, 29(4):842-849. (EI)
[42]Wang B, Zhang H, Fan Z, et al. 2010. Compacted sewage sludge as a barrier for tailing impoundment [J]. Environ Earth Sci. 2010, 61:931-937. (SCI)
[43]張虎元, 梁健, 劉吉勝, 崔素麗. 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壓實性能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9, 28(12):2585-2592. (EI)
[44]張虎元, 馮蕾, 吳軍榮, 王寶, 劉平. 填埋場防滲襯墊等效替代研究[J]. 巖土力學, 2009, 30(9):2759-2762. (EI)
[45]劉平, 張虎元, 馮蕾, 吳軍榮, 龍玉鳳. 用作填埋場替代蓋層的水泥黃土工程特性[J].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09 ,41(5):59-64. (EI)
[46]張虎元, 劉平, 王錦芳, 王旭東. 土建筑遺址表面結皮形成與剝離機制研究[J]. 巖土力學, 2009, 30(7):1883-1891. (EI)
[47]王曉東, 張虎元, 呂擎峰, 張艷軍, 嚴耿升. 楠竹加筋復合錨桿管材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9, 28(S1):2941-2946. (EI)
[48]王旭東, 張虎元, 郭青林, 呂擎峰. 敦煌莫高窟崖體風化特征及保護對策[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9, 28(5):1055-1063. (EI)
[49]Zhang HuYuan, Wang Bao, Dong XingLing, Feng Lei & Fan ZhiMing. Leachability of heavy metals from solidified sludge[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7):1906-1912. (SCI)
[50]張虎元, 王寶, 董興玲, 馮蕾, 范志明. 固化污泥中重金屬的溶出特性[J]. 中國科學E輯: 技術科學, 2009, 39(6):1167-1173. (EI)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