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7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名:劉 平 /Liu Ping
職稱:講師
專業:地質工程
所在系、所:巖土工程研究所
通訊地址:甘肅省 蘭州市天水南路222號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730000
電子信箱:liuping@lzu.edu.cn
主要學歷:
1999.09-2003.07 蘭州大學 資源環境學院 地質工程專業,本科生,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3.09-2006.07蘭州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地質工程專業,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6.09-2009.12蘭州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地質工程專業,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主要學術經歷:
2010.05~至今,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地質工程系,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
1.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2. 巖土體工程
3. 文物保護工程
4. 環境巖土工程
主要講授課程:
1. 地下水動力學 (本科生 54學時)
2. 礦山工程地質 (本科生 36學時)
3. 土木工程施工 (本科生 54學時)
主要學術成就、獎勵及榮譽:
主持和參加國家、省部等部門科研課題15項,發表論文13篇,EI收錄期刊6篇,核心期刊4篇。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北地區土建筑遺址表部干縮開裂機制研究(項目編號:51408285),項目主持人;
[2]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粘性土干縮裂隙形成機制及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編號:20120211120008),項目主持人;
[3] 甘肅省省青年科技基金項目:地仗土非飽和水運移特征研究(項目編號:1208RJYA040),項目主持人;
[4] 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干燥失水條件下粘性土持水特征與力學特性研究(項目編號:201204),項目主持人;
[5] 甘肅省電力設計院科學技術項目:甘肅省隴南地區高壓送電線路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模型研究(項目編號:Y490891001)項目主持人;
[6] 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之子課題—土遺址風化機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06BAK302),主要參與人;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廢棄物處置場還原屏障(項目編號:50678075),主要參與人;
[8] 國防科工委項目:混合型緩沖回填材料配比優化研究(項目編號:科工計[2007]834),主要參與人;
[9] 國家發改委項目:敦煌莫高窟崖體保護與加固技術研究,主要參與人;
[10] 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子課題—考古現場土遺址病害分類和病害形成機理研究(項目編號:2010BAK67B16),主要參與人;
[11] 甘肅省文物局課題:甘肅涼州境內長城(烽燧)遺址保護與加固技術研究,主要參與人;
[12] 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黃土地區公路路基沖擊壓實技術研究,主要參與人;
[13] 青海省水電站建設項目:納子峽水電站壩址巖體測試研究,主要參與人;
[14] 蘭州大學工程實驗中心項目:鈉基膨潤土防水毯/復合土工膜力學及防水性能研究,主要參與人;
[15] 古代壁畫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開放課題:壁畫地仗吸濕潮解過程研究,主要參與人;
代表性論著:
[1] Ping Liu, Huyuan Zhang, Yi Chen, Xianxian Shao, and Xinyuan Fu. Research on the retention capacity of ruins soil under drying conditio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580: pp705-710. (EI)
[2] 劉平,張虎元,陳毅,邵顯顯. 土的干縮開裂研究進展[J].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4, 錄用待刊. (核心)
[3] Liu Ping, Zhang huyuan, Zhang ming, Xudong Wang, Qinglin Guo, Linyi Zhao. Research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n Consolidation Techniques for Conserving the Earthen Architecture Sites in China[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209: 9-17. (EI)
[4] 劉 平,張虎元,嚴耿升,趙天宇,王曉東. 土建筑遺址表部土體收縮特征曲線測定[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29(4):842-849. (EI)
[5] 張虎元,劉 平,王錦芳,王旭東. 土建筑遺址表面結皮形成與剝離機制研究[J]. 巖土力學,2009,30(7): 1183-1891. (EI)
[6] 劉 平,張虎元,馮 蕾,吳軍榮,龍玉鳳. 用作填埋場替代蓋層的水泥黃土工程特性[J].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41(5): 59-64. (EI)
[7] 張虎元,劉 平,王旭東,王曉東,郭青林,張永霞. 莫高窟崖頂強風化層PS 花管注漿加固試驗研究[J]. 敦煌研究,2009,6: 13-20, 121. (核心)
[8] 劉 平,張虎元,王錦芳,嚴耿升. 表土結皮形成影響因素述評[J]. 干旱區地理,2009,32(5):662-668. (核心)
[9] 劉 平,周仲華,劉小偉. 黃土的顯微結構特征及其對壓實的影響[J].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1(supp.): 7-10.
[10] 劉 平,周仲華. 納子峽水電站壩址區工程地質研究與巖體質量評價[J]. 西部探礦工程,2006,118 (2): 88-90.
[11] 張虎元,馮 蕾,吳軍榮,王 寶,劉 平. 填埋場防滲襯墊等效替代研究[J]. 巖土力學,2009,30(9):2759-2762. (EI)
[12] 嚴耿升,張虎元,劉平,劉吉勝,李敏. 壁畫地仗非飽和滲透性研究[C]. 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武漢:2010.
[13] 趙天宇,張虎元,嚴耿升,劉平,張永霞. 莫高窟壁畫地仗土的土水特性研究 [J]. 敦煌研究,2011(6): 36-42. (核心)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