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考研吧 來源:清華研讀間公眾平臺 2015-08-19 相關院校:清華大學
尕朋,藏族,青海玉樹人,中共黨員。2010年進入清華大學法學院開始本科階段學習,期間6次帶隊赴西部實踐,在青海玉樹開展支教,調研玉樹災后重建及義務教育等情況。參與20余次公益活動,志愿時間共達千余小時。曾獲得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干部、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2015年,尕朋簽約青海省組織部,實現他“代表玉樹來清華學習,代表清華回玉樹工作”的理想。
在尕朋的記憶里,他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在他兩個月大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他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留下母子三人獨自面對生活。從小就缺少父愛的他,卻沒有被生活的艱難而嚇倒,反而以誠實、善良、活潑、開朗贏得身邊人的一致好評。
兩次輟學造就不凡少年
小學四年級時,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尕朋輟學回到牧區幫舅舅放了整整兩年牧。由于他人小懂事,且做事專心,舅舅非常喜歡他。在這期間,舅舅主動承擔起照顧尕朋生活并支持其上學的重任。在本身就不太富裕的情況下,舅母不但沒有對此反對,還像對待自己親子女一樣照顧著尕朋,讓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業中去。
期間兩年的讓尕朋一直惴惴不安,他害怕自己一步落下就步步落下”。然而,在學校中,他卻幸運地偶遇了原來的班主任。在她的幫助下,尕朋開始積極補習,學業在很短時間內就重回正軌。 尕朋勤奮好學、樂于助人,從小學二年開始一直到高三畢業,他一直擔任班長職務。學生干部的鍛煉讓他逐漸成長,他憑借優異的表現多次獲得“優秀班干部”、地區“三好學生”等稱號。
初中畢業后,由于舅母患病,且舅舅的兩個子女都開始上學,本來并不富裕的家庭逐漸變得拮據起來。仍然非常熱愛學習的尕朋,不得不放棄普通高中的入學機會,進入一所外地職校學習,以便迅速就業,減輕家里負擔。后來由于種種原因,他再次面臨輟學。無學可上,無工作可做,尕朋的生活又再次陷入困境。正當尕朋懊惱不堪的時候,一位良師給了尕朋一線希望,她正是尕朋日后的高中班主任。當她得知尕朋的遭遇后,本著一顆善心,費盡周折,最終成功讓尕朋重返校園。尕朋從復學的那一刻起,心中默默起誓:自己一定不能讓這位高尚的貴人失望。在學期間,他依舊勤奮刻苦,表現優異,最終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災難中方顯男兒本色
2010年,正在認真備戰高考的尕朋遭遇了無法想象到的大災難。4?14玉樹地震驟然來臨,面對震耳欲聾的聲響和四處倒塌的建筑,尕朋沒有驚慌,腦海里首先閃現的是教室里的師生。面對災難,他沒有退縮,他一次次穿梭于操場與瀕臨倒塌的教學樓之間,鎮定地組織救援。一個多小時后,學校的救援工作結束了,遍體鱗傷的他這才不自覺地跑向家的方向。
萬幸的是,他的家人都完好無損。短暫停留后,尕朋繼續開始了他的救援工作。在許多人還驚魂未定之時,尕朋卻用責任與勇敢書寫著感人的生命故事。他因而被破格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學習,并榮獲“校園抗震小英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青海省“三好學生”等稱號。
把美夢變為現實
命運卻讓尕朋選擇了清華,在興奮之余,他也倍感壓力。首先,他擔心自己是否能作為玉樹的優秀畢業生融入清華;其次,他認為自己基礎薄弱、語言不暢經濟條件較差,不知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為他打消這些顧慮的是清華招生辦老師孟芊。尕朋入校時,孟老師不斷地鼓勵他,關心他,還給他講述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使他充滿自信。本科在讀期間,學校、院系、老師、輔導員,同學和朋友都對他給予了積極關心和幫助。
從開學報到時受到顧秉林校長面見和鼓勵,到史宗愷老師多次引導和支持,還有院系領導、老師輔導員和同學的無微不至,尕朋在清華園里始終倍感幸福。在這么多堅強后盾的支持下,尕朋逐步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名合格的清華畢業生。
公益:多年的堅持與陪伴
尕朋在接受他人幫助的同時,自身也有一個公益夢。他在一次演講中寫道:“我接受他人的幫助,是為了讓自己早點站起來去幫助別人”;公益,成為了尕朋在大學期間貫穿始終的主題。
他曾利用寒暑假,先后6次帶隊赴西部實踐,支教,并對玉樹的重建、教育、開展了眾多公益項目。他共參加7個公益社團,參與20余次大小公益活動,志愿時間共達千余小時;為了幫助當地的失學青年習得一技之長,順利就業,他同高中同學等組建了“囊謙青年就業創業者服務協會”;在北京愛心人士張建國叔叔、洪新雄阿姨幫助下,他設立了一個名叫“愛星海”助學金,幫助玉樹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孩子實現上大學的夢想。
尕朋常常感嘆自己很幸運。困難的時候,總有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同時也感到自己很幸福:“不是因為當下擁有的一切,而是因為我的過去、那些艱苦的歲月,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他曾這樣說道。
經過多年歷練,如今尕朋已練就一身好本領。逐漸成熟、自信、出色的他,也對自己的未來做了充實的規劃。他說,畢業之后他一定會回到那片生他養他的土地,用自己一生的能量讓家鄉變得更美好。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