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8-20 相關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導師姓名: | 翟明普 | 照片:無 |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42 年6 月7 日 |
院系名稱: | 林學院 | 一級學科: | 林學 |
二級學科: | 森林培育 | 研究方向1: | 植被恢復建設 |
研究方向2: | 城市林業 | 研究方向3: | 混交林與樹種間關系 |
政治面貌: | 中共黨員 | 現任職務: | 學科負責人 |
現在職稱: | 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1992 年1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碩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碩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林學院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學: | 否 |
留學國別: | 留學時間: | ||
碩導、博導: | 博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1994 年1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6人 | 畢業碩士: | 8人 |
在讀博士: | 8人 | 畢業博士: | 6人 |
上崗時間: | 1994 年1 月1 日 | 現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否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是 | |
工作簡歷: | 1968年北京林學院林業專業本科畢業;198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93年晉升教授;1993年被 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林業部);1994年享受國務院頒布的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社會兼職: |
||
教學工作: | 先后承擔本科《造林學》、《林學概論》、《森林培育學》等課程教學;研究生《森林培育 高級專題》、《森林資源與科持續發展》等課程教學;培養碩士研究生 |
||
研究領域: | 植被恢復與建設;混交林營造;城市林業;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 | ||
在研課題: | 1.河北平山退耕還林模式優化與示范,“十五”國家科技攻關子課題,2001-2005主持人 2.中西部地區退耕還林模式優化與效益研究,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2001-2003年,主持 3.抗逆良種園建立,北京市重點,2002-2005年,副主持人 4.甘草檸條混種對干草藥用質量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5年,主持人 |
||
論文目錄: | 約100篇,近期主要有: 1. 火炬樹克隆植株生長和生物量特征的研究,林業科學,2004,40(3):39-45 2. 風景林撫育研究進展,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4(1)114-120 3 楊樹刺槐混交林細根養分動態研究,林業科學,2004,40(4):46-51 4 國內外風景游憩林撫育研究進展,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4(2)109-113, 5 楊樹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分解分解速率的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12(3)24-26 6.可持續發展與我國西北地區植被建設的理念,中國造紙學報,2004,19(增刊):297- 299 8. 沙地楊樹刺槐混交林細根動態,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2,(5-6) 9.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森林培育問題,林業科學,2000,36(6)10~11 10.Nitrogen transfer between N2-fixing plant and non- N2-fixing plant, Journal of ForestryResearch, 2000, 11(2) 11.楊樹刺槐混交林及樹種間作用機制的研究,混交林研究,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12.關于提高我國造林質量的若干意見,世界林業研究,2003,16(1):50~54 |
||
著譯目錄: | 1.森林培育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主編) 2.森林培育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副主編) 3.林業生態環境管理綜合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主編) 4.全國森林培育實用技術指南.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1(副主編) 5.混交林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主編) 6. 林學教程.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5(參編) 7.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參 編) 8.造林論文集.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主編) 9.油松.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參編) 10.黃河上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參編) 11.黃河上中游主要樹種造林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參編) |
||
科研成果: | 1.興安嶺北部地區特大森林火災跡地人工更新 2.太行山太行山石質山地造林技術研究 3.北京山地華山松樟子松白皮松引種造林試驗研究, 4.影響大興安嶺地區興安落葉松人工林生長的立地因子 5.北京山地油松人工混交林研究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
表彰和榮譽: | 獲科技進步獎5項1.太行山石質山地造林技術研究,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大興安嶺北部 地區特大森林火災跡地更新等4項成果獲原林業部或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 獲榮譽獎2項:教育部與國家環保局“全國環境保護教育先進個人”,原林業部“大興安嶺 特大森林火災對口支援先進個人”稱號。 |
||
主要兼職: | 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科負責人;中國林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造林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農科委員;國家林業局高級職稱評審委員。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62338128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北京林業大學116信箱 | ||
郵政編碼: | 100083 | ||
電子郵件地址: | zhmp@bjfu.edu.cn | ||
主頁地址: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