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8-30 相關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導師曹新介紹如下:
導師姓名: | 曹新 | 照片:無 | |
性別: | 女 | 出生年月: | 1972 年4 月21 日 |
院系名稱: | 園林學院 | 一級學科: | 風景園林 |
二級學科: | 研究方向1: | 遺產保護 | |
研究方向2: | 景觀規劃設計 | 研究方向3: | |
政治面貌: | 無黨派民主人士 | 現任職務: | |
現在職稱: | 副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2007 年7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博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博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大學 |
是否院士: | 是否留學: | 是 | |
留學國別: | 意大利 | 留學時間: | 從 2005 年 09 月 至 2005 年 12 月 |
碩導、博導: | 碩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2007 年7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10人 | 畢業碩士: | 5人 |
在讀博士: | 畢業博士: | 0人 | |
上崗時間: | 2007 年7 月1 日 | 現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否 | |
工作簡歷: | 2001年7月至今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教師 2007年7月被聘為副教授 2005.9~2005.12 ICCRO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羅馬) 訪問學者 2011年12月,當選為中國圓明園學會理事,并當選為學術委員會委員 注冊城市規劃師 |
||
教學工作: | 本科生教學工作: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制圖基礎,園林設計基礎,園林設計綜合STUDIO,蘇杭園林實習,風景園林畢業設計。 研究生教學工作: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研究生課程),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風景園林碩士學位課程),外國園林史(風景園林碩士學位課程) |
||
研究領域: | 研究方向:遺產保護,景觀規劃設計 主要科研實踐包括遺產申報與研究、遺產保護研究、各類遺產保護規劃(風景名勝區、濕地、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各類景觀規劃設計、生態旅游規劃等30余項,其中主持20余項。 |
||
在研課題: | 《中國濕地文化》編寫 北京林業大學科技創新計劃:旅游管理與遺產研究團隊建設 河南省平頂山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詳細規劃 圓明園植被景觀與生態修復研究 |
||
論文目錄: | 1.關于歷史園林遺產的真實性.中國園林.2004(9):26—28. 2.從世界遺產到國家遺產、地方遺產體系.城市規劃.2004(8):65—68. 3. 遺產體系與游憩體系之辨.城市規劃面對面——2005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1522-1528. 4.云夢之賜——濕地文化遺產透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9:51-59. 5.Bestowment of Cloud and Dream----Perspective on the culture heritage of the wetland.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9:430-438. 6.基于遺產調查的景觀更新課題在畢業設計中的運用.第三屆全國風景園林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86-195. 7.圓明園遺址公園保護和利用現狀調查與研究.圓明園第7期:26-39.2008. 8.圓明園遺址公園保護和利用現狀調查與研究.中國園林,2008(11):34-41. 9.論以景觀更新促進遺產保護.國際風景師聯合會2010年大會(IFLA, 47th)論文集.建工出版社,2010:23-27. 10.園明園山水空間類型研究.數字化視野下的圓明園研究與保護國際論壇論文集.中西書局,2010:144-149. 11.遺產體系與游憩度假體系之辯.中國園林.2011(04):10-14. 12.風景遺產概論.巧于因借,傳承創新——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建工出版社,2011:3-7. 13.風景園林專業應在遺產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風景園林,2012(1):148. 14.遺產體系與游憩度假體系之辯.旅游與風景——場所使用與場所營造.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 :303-313. 15. Enhancing the Conservation of Geoparks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bstracts Volume(The 5th International UNESCO Conference on Geoparks ) .2012: 15.(第五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主題報告和論文收錄,2012年5月,日本島原) 16. Dynamic Transition and Effect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spiration of World Heritage West Lake of Hangzhou. Proceedings( 49th IFLA CONGRESS).2012:726-728.(世界風景園林師聯合會第49屆大會論文收錄和海報展示,2012年9月,南非開普敦) 17.論以無形遺產促進地質公園的保護.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建設——旅游地學論文集第十九集[C] .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243-247. 18.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lan and Design of Recreation Facilities in Geoparks. ABSTRACTS BOOK---The 3rd Asia-Pacific Geoparks Network Jeju Symposium---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APGN.2013: 67.(第三屆亞太地區地質公園會議主題報告及論文收錄,2013年,韓國濟州島) 19.濕地生態文化透視.生態文明世界.2014,(1):74-81. 20.曹新.圓明園遺址公園具有的世界遺產價值.圓明園.2014,(15):25-29. 21. 曹新.論地質公園中設施的適宜性.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建設——旅游地學論文集第二十集.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4: 267-268 . 22. 曹新.文化遺產的管理和保護——以武當山為例.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八輯).故宮出版社,2014:874-882. |
||
著譯目錄: | 參編:世界遺產相關文件選編.北京大學世界遺產中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在參編:風景與風景區規劃 城市規劃基礎理論 |
||
科研成果: | 論文“圓明園遺址公園保護與利用現狀調查研究”榮獲第四屆梁希青年論文獎二等獎。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
表彰和榮譽: | 攝影“三清煙云”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首都科學技術工作者第六屆攝影展自然風光三等獎。 攝影“武當山”和”梵凈山”組照獲首都女教授協會舉辦的”我與中國夢“攝影展紀念獎。 指導學生獲得2014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學生設計競賽三等獎。 |
||
主要兼職: | 中國圓明園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
郵政編碼: | |||
電子郵件地址: | |||
主頁地址: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