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考研吧 來源:清華研讀間公眾平臺 2015-08-31 相關院校:清華大學
門良杰,男,漢族,中共黨員。2008年考入清華大學理學院數理基礎科學專業,大二學年志愿參軍入伍,服役期間曾被評為優秀士兵,并榮立個人三等功。退役返校后主動申請轉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國防生,并擔任新法3班輔導員、校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辦公室輔導員等職務,獲評清華大學優秀國防生、清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從申請到基層部隊歷練,到如今即將再次穿上軍裝奔赴軍營,他對軍隊的熱愛始終沒有改變,畢業時選擇到海軍基層部隊歷練成長。
好兒女,去當兵
2009年10月16日,一個平常的日子。
門良杰騎著自行車從宿舍出發,急匆匆趕往教學樓,他被湮沒在人群中,成為浩浩蕩蕩人流中不起眼的一個。
他習慣于邊騎車邊思考數學題,心無旁騖,不“顧盼流離”,那時他還是數學基礎科學班一名大二的學生。
但那天,很巧合的,經過學堂路時,他不經意抬頭看了一眼,一行大字撞入眼中:好兒女,去當兵。他的心被猛地觸動了一下。
去當兵?
他想起了前不久參加國慶60年閱兵時,作為清華方隊的一員,在天安門廣場聽到嘹亮國歌聲時的心潮澎湃,想起大家在走過天安門后情不自禁喊出的八個字:祖國萬歲,清華加油!
這八個字如今又回響在他的腦海里。他開始反思起自己當下的生活:和身邊所有人一樣,每日往返于食堂、教室、宿舍,徜徉于書山字海,為解決一個方程而徹夜不眠,有時也會去憧憬自己未來的學術之路......他突然覺得,或許自己可以做點什么改變。
入學一年來,清華“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精神傳統早已融入他的血液,“祖國終將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他對此深信不疑。
當兵去!
他第一時間去了武裝部報名。
不出意料地,他的決定遭到了父母親戚的一致反對。
“老家都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守舊觀念,所以,當我說我要去當兵的時候,家里人都覺得我是不是在清華受到了什么處分,甚至是被開除了。”
門良杰用了三天的時間去說服父母,讓他們支持自己的選擇。母親對他說:“你是我養了20年的孩子,我相信你的選擇不會是錯的。”他很感激父母的理解,并對母親承諾:“兩年后,我一定還給你們一個更優秀的兒子。”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赴湯蹈火,決不食言
2009年12月15日,他如愿入伍,成為65集團軍某裝甲部隊普通士兵中的一員。
在他出發前那天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有些念頭,一旦萌生,你就很難讓它再靜靜沉寂,仿佛是向誰許下了某個諾言,并且,你告訴自己,赴湯蹈火,也絕不食言。”
門良杰服役的部隊是65集團軍的一個模范單位——“大功三連”。在這樣一個“響當當”的連隊里,每一個戰士都必須是“頂呱呱”的。
入伍之初,就要面臨共同科目訓練,這對于門良杰來說是個大難題。新兵連三公里越野測試,他總是要靠戰友用背包繩拉著才能跟上隊伍;手榴彈投擲,他更是離及格線差的很遠……當不了合格的士兵,那報名參軍還有什么意義?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是合格兵。”新兵班長適時地給了他提醒和前行的力量。他暗下決心,要彌補自己體能上的短板。從此,他主動增加訓練量,經常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主動加訓,3個月后,在入伍課目訓練考核中,他8項科目全部達到優秀。
2010年7月,門良杰所在部隊接到了配合“和平使命—2010”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的任務。10月份,在內蒙古的演習場上,門良杰所在的連隊作為模擬友軍參與此次演習的預演。在一次夜間射擊演習中,門良杰作為連隊步槍手,打出了10發全中的最好成績,得到了演習首長的稱贊。演習結束后,在連隊的表彰大會上,他獲得了“連嘉獎”,是全連唯一受此表彰的列兵。
部隊的生活很辛苦,不少新入伍的士兵吐槽抱怨,但門良杰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相反地,他還成為了戰友們的“心靈導師”,時不時地開解他們幾句。他和戰友們相處得很好,從來沒有因為“清華學生”這個身份而有過任何優越感。“有一個戰友,我們一起相處了三個月之后才知道我是清華的,”門良杰說,“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因為這說明我真正融入了部隊。”
事實上,門良杰從沒有因為“清華學生”這個光環而受到任何特殊照顧,反而還時不時幫忙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2011年7月,全軍開展學習胡錦濤同志重要講話專項學習教育活動。當時,連隊正在野外駐訓,學習條件有限,學習效果亟待提升。門良杰主動請纓,擔任連隊理論教員。他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認真研讀講話,梳理要點,結合連隊實際,為戰友們講授了兩場生動的理論課。還以此為主題編寫了膾炙人口的快板書、散文詩,使戰士們能夠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各級首長來連隊視察學習情況時,觀看了三連戰士的學習成果,也忍不住連連稱贊。
兩年時間一晃而逝,2011年12月,他退伍返校。這次返程,他是帶著一身榮譽回來的:“優秀士兵”、“全團十佳退伍戰士”、“連嘉獎”、“個人三等功”……他實現了當初對父母的承諾,親戚們曾經的質疑也煙消云散。
終點,即是起點
從軍營退伍返校不到一個月,他又做了一個大決定:申請成為國防生!
他向總政選培辦提交了申請,希望畢業之后回到部隊工作。“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哪怕會有很大的困難,也要努力去實現,我深知,我熱愛軍營,熱愛我們的祖國。”他在申請書中這樣寫到。
2012年8月,他成為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的一名國防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后備軍官。
2012年春季學期末,即將步入大三的門良杰又開始“不安分”了。看到招募新生輔導員的公告時,有點“蠢蠢欲動”。“其實我知道輔導員一般由研究生來擔任,少數由大四學生來擔任。但我想我畢竟有過兩年的軍營生活,比一般的輔導員更適合帶國防生,所以就嘗試申報了”,他又一次嘗試成功了,大三在讀的他當起了新生輔導員。
他特別注重班級的團隊建設,這都源于軍隊潛移默化的影響。帶班最初,他堅持帶新法3班的同學每天出操,想把每一個學生都帶成部隊里“好兵”的樣子。他想起了他的輔導員賈娜曾告訴過他的一句話:“輔導員要像水,順著將孩子們送向他們適合的地方,而不是墻,對他們擋來擋去。”漸漸地,門良杰發現班上的同學各有各的優點,便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個性與長處,在做好成為一名合格軍官準備的基礎之上,也要將大學生活過的精彩。在他的帶領下,新法3班給老師們留下了“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印象,校國防生內務示范班,隊列會操第二名,校級優良學風班,標兵黨課小組,素拓銀獎……多人在演講比賽、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在各個社工崗位擔任重要骨干。校黨委書記陳旭老師參加了新法3班大一下學期的主題團日,活動結束后將一把軍號送給了班級的同學,勉勵他們“未來要吹響國防建設的號角”!
八字班的門良杰40多天后將隨同一字班的“學弟學妹”一同畢業,談到未來發展,他說:“我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到航母上去,成為一名海軍!”
“不過軍人嘛,服從命令是天職,讓咱干啥咱就干啥,干啥都得干漂亮!”他說。
一個多月后,他就將回到他熱愛并懷念著的軍營,“以一種最樸實的方式,讓自己和祖國貼得更近,”這句話是他對自己兩次選擇穿上軍裝的唯一解釋。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