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高校名稱 浙江海洋大學 所在省市 浙江
    調劑專業 海洋科學 是否有公費名額 未知
    發布時間 2019-03-07 截止時間 未注明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浙江海洋大學是一所國家海洋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產學院,1975年更名為浙江水產學院,1998年與舟山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浙江海洋學院,2000年之后舟山衛生學校、浙江水產學校、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學校和舟山商業學校等學校(單位)相繼并(進)入,2016年更為現名。60年來,學校數易校址、歷經變遷,積淀形成了“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為我國東部特別是浙江省海洋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文化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海洋特色日趨鮮明的辦學之路。學校現有新城校區和定海校區2個校區,其中,主校區新城校區位于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長峙島,枕山環海,風景宜人,是求學的理想之地。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是我校最早實現本科、研究生多層次教育的教學科研單位。始建于2000年,其前身為我校海洋科學系。十多年來,學院緊密結合國家及地方的海洋戰略,充分發揮舟山群島得天篤厚的自然海域條件,開展海洋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取得了較為迅猛的發展。目前學院人才梯隊合理,學科平臺完善,科研力量強勁,主干學科海洋科學進入2016教育部學科評估前5名,成為浙江省及東海區海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主要的支撐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9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2人(雙聘),國家千人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杰青1人,浙江省151各層次人才10人,師資力量強勁。學院下設海洋科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3個系,擁有海洋技術、海洋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以及海洋科學一級碩士點(包括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島開發與保護等4個二級碩士點)。在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方面,學院與臺灣海洋大學、俄羅斯國立湖河漁業研究、日本東海大學、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等30多所境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本學院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奠定了較好基礎。學院依托學校與意大利比薩大學合作舉辦的“中意海洋研究生院”,開展海洋生物學碩士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自2015年開始每年擇優招收10名海洋生物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近十年來,學院先后為社會培養優秀本科畢業生2000多名,碩士畢業生200多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科和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分別達到93.3%和100%,就業專業相關度達到40%以上;本科考研錄取率達到23%。且50%以上的學生被211、985等大學錄取;本科畢業出國率達到1%;為省內及國內培養了大批海洋科學類優秀人才,為我省和我國海洋經濟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

    學院始終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當作學院發展的首要任務。在學科建設及科學研究方面,目前學院擁有“海洋科學”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海洋科學”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建有“國家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海洋生物種質發掘與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兩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擁有“浙江省海水養殖裝備與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洋增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浙江省海洋生物種質發掘與利用工程實驗室”等4個省級科研平臺,建有“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2011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擁有浙江省海水養殖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建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點和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示范基地”;“十一五”以來,學院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和青年面上基金、重大國際合作計劃課題及公益性行業專項5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0多項,在主要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獲發明專利65項、實用專利9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一等獎等省部級獎15項。在氣候與海平面變化、海洋養殖設施工程與裝備、特色海洋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在深水網箱研發、石首魚科魚類、海洋頭足類育種及增養殖、海域價值評估等研究走在國內前沿,形成了顯著的優勢。

    學科方向及研究方向

    1. 物理海洋學

    (1)海洋動力學:主要研究全球及陸架海的動力學過程和機制,海洋環境生態動力學,以及氣候與海平面變化機制及其影響研究等。本學科方向以海洋調查和海洋數值模擬為基礎研究手段,綜合運用各種統計方法和數值模擬技術研究全球及近海海洋動力過程的規律、機制,開展海洋預報,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包括高等數學、計算方法、數學物理方程、經典力學和流體力學、地球流體動力學、海洋環流、氣象學和海洋遙感等。

    (2)海洋遙感:開展海洋環境參數的遙感反演機理和反演方法研究,包括光學遙感和微波遙感兩個方面。光學遙感包括海表溫度、海表鹽度、葉綠素濃度、高懸浮物濃度、黃色物質遙感等;赤潮、溢油、綠藻等海洋污染物的監測方法研究;微波遙感主要針對新型遙感技術例如合成孔徑雷達、波譜儀等,開展海面風、浪、流和潮汐的反演機理和模型研究。

    (3)聲學海洋學:是用聲學方法探測海洋物理參數和海洋生物的海洋學分支學科,是一門新興的聲學與海洋學交叉學科,它利用聲波在海洋中的傳播、反射和散射等原理,探測海洋環境要素、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生物。

    2. 海洋化學

    (1)海洋環境化學:針對海洋開發活動引起的海域生態環境問題如生態系統退化、海水養殖、溢油、重金屬排放、海洋工程建設等引起的海水水質變化等問題,開展海域水環境監測、海洋生態系統評估、海域使用論證、污染事故調查鑒定、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以及近岸海域環境碳循環和環境容量的研究;通過研究海洋中污染物質的來源、遷移、轉化和歸趨,研發海洋環境監測與質量評估方面的高新理論、方法與技術,為解決污染事故糾紛、合理規劃海域使用、評價海洋工程的環境可行性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提供依據。主要培養服務于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領域的高層次創新應用型人才。

    (2)海洋資源化學:該方向充分利用舟山的“地利”優勢,將海洋科學特別是海洋化學的理論和化學工程與技術的新技術相結合,研究海水淡化、海水煙氣除塵及海水脫硫、海水直接利用、濃海水的利用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開發,旨在解決海水化學資源提取、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開發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基于海水、濃海水資源的精細化學品的開發技術,并同時研究相關過程的工藝優化;研究海洋防護材料和技術,研發對環境友好的防污劑、緩蝕劑、功能高分子材料、養殖配套材料和化學品、特種海洋防護材料。主要培養服務于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海洋化學工程與技術領域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人才。

    (3)海洋環境污染防治:針對近海及周邊海域環境污染現狀及生態系統的特點,圍繞污染海域水環境修復、養殖海域環境調控、受損海域生態系統重建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及保護、環境容量評估、環境數值模擬、海洋生態系統退化機理與修復等研究工作,建立海洋環境污染監測與修復高新理論、方法與技術,為污染海域生態功能恢復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主要培養服務于海洋環境污染防治領域的高層次創新應用型人才。

    3. 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海洋學

    (1)海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針對東海區海洋生物產業發展需求和舟山漁場生物資源條件,開展海洋生物分子遺傳和系統進化研究,發掘重要遺傳資源;開展重要海洋生物基因組和蛋白組學研究,篩選和發掘重要功能基因和活性蛋白,闡明其生物學作用機理和關鍵信號途經;構建關鍵功能基因和蛋白利用技術體系,開發功能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相關產品,為東海區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保護提供理論基礎和高級別專門人才。

    (2)海洋生物分子遺傳與育種學:立足東海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優勢,開展重要經濟生物類群遺傳資源的調查與評估,構建重要經濟種類種質資源與遺傳基因庫;闡明重要經濟類群繁殖生理及神經內分泌分子基礎,掌握其生殖調控與人工繁育技術,構建新種質資源發掘和利用技術體系;解析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基礎及分子調控網絡,綜合采用細胞工程、分子工程、及數量遺傳學技術構建關鍵基因導入與利用技術,構建重要經濟類群的遺傳改良與分子育種技術體系;為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開發和增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高級別專門人才。

    (3)海洋生物養殖學:針對東海區海水養殖和產業技術升級需求,開展重要海洋生物養殖生理生態學、養殖生物逆境機理、養殖生物環境和營養需求等基礎生物學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海洋生物養殖模式優化、養殖技術與工藝、養殖餌料開發和人工飼料研制、養殖病害防治技術、養殖過程與管理研究,建立集約化、數字化、標準化養殖技術體系,構建生態、高效、健康養殖理論和技術,提高養殖產量和品質。

    (4)海洋生態學:開展海洋生物分類與區系分布,海洋生物生理生態,近岸典型海域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開展養殖水域生態系統結構與物質循環、能量流動,海水養殖的生態容量研究。針對東海區漁場和生態系統現狀,開展海洋生態系統演化過程和機理研究,關鍵生態過程和因子調控研究,開展海洋資源增殖養護技術、受損生態系統修復關鍵技術研究,構建人工漁礁、海洋藻場、海底貝床、人工牧場等立體生態養殖技術體系。
    (5)中意聯合培養研究生班:學院將從海洋生物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中擇優選拔10名研究生攻讀浙江海洋大學—意大利比薩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具體申請辦理,詳見《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中意聯合培養研究生實施辦法》

    4. 海島開發與保護

    (1)海島環境評估與保護:海島是重要的海洋資源,也是一類特殊的地理單元,其生態系統兼有陸地、濕地和海洋三種生態系統的特性,具有相對獨立、脆弱等特征。本研究方向以海島生態特征描述、生態狀態評價、生態功能修復為對象,探討開發利用對海島生態的影響,提出海島生態系統整治方案。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海島生態系統狀態監測與評價,以海島生態環境系統調查數據為基礎,結合3S技術,評價海島生態系統健康度及其演變;生態影響-響應評價系統研究,以海島生態系統組成、功能為對象,分析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影響,以及海島生態系統的響應,確定海島生態閾值;海島生態系統整治,以海島生態問題為出發點,建立海島生態系統整治的工程技術方法體系、整治效果的定量考核評估體系。

    (2)海島開發與利用:本方向針對海島生態系統的獨有特點和其重要的生態功能,根據人類對海島的各項開發利用的新特點和新需求,重點突破海島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技術以及海島規劃與綜合管理技術,實現海島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海島環境的三位立體動態監測,海島及周邊海域空間規劃及數字化管理,海島開發利用與海島環境演變、響應及評估;海島及周邊海域環境災害風險預測,海島生態系統承載力評估技術,災害應急技術及災害決策支持模型;海島綜合管理技術、相關技術規范與標準、海島使用權價值評估、海島測繪技術與方法、海島合理使用等關鍵科學問題,服務于國家的海島綜合開發利用。

    招生專業目錄及調劑聯系方式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
    學科/研究方向
    聯系老師
    聯系方式
    Qq群 網址
    海洋科學0707
    1.物理海洋學
    傅老師
    19822803906
    2044803683@qq.com
    http://msc.zjou.edu.cn/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175
    2.海洋化學
    3.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海洋學
    4.海島開發與保護

    附件:

    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中意聯合培養研究生實施辦法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海外優質教育資源,落實雙導師指導制,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申請條件

    (一)申請人身心健康。

    (二)為我校注冊學籍的、生物相關專業(海洋生物、海洋化學、藥物等專業)在校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優良。

    (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具有良好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并在工作、學習中表現突出,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四)申請者應有一定的外語交流能力,原則上應通過全國大學生英語考試CET-4,通過CET-6者優先錄取。

    二、聯合培養方式及相關規定

    (一)聯合培養包括課程學習及科學研究兩方面。

    (二)申請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修完相應的課程并獲得學分;申請人在三年內須完成足夠量的科研活動,在此基礎之上分別以中、英文完成畢業論文,且能夠以中、英文完成論文答辯,通過后方能獲取中、意雙方相應的碩士學位。

    三、申請、審批程序及時間

    (一)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中意聯合培養由導師和研究生提出申請,并報學院審批。

    (二)研究生個人向導師提出申請,經導師組選拔,由導師或親屬擔保,所在培養單位審核同意后,填寫《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中意聯合培養申請表》報學院審批。

    (三)申請者需提交以下材料

    1.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中意聯合培養申請表;

    2.研究生承諾書;

    (四)學院根據組織申請者進行面試,結合申報材料論證申請者是否符合有能力完成中意聯合培養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并公布結果。

    四、管理規定

    (一)申請經批準的研究生須按合作計劃進行學習和研究,未經允許不得中途改變計劃,不可延期畢業。逾期無故未開始學習與科研計劃的,聯合培養資格將自動取消。

    (二)研究生在學習期間應定期向導師和研究生院匯報學習、研究情況。學校承認研究生在中意聯合培養單位所修課程學分。其畢業審核、論文答辯和學位授予按照雙方簽定的協議或我校的有關規定進行。

    五、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由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負責解釋。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2025考研復試伴學班·【初試不過,協議退費】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關閉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

    91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 qvod|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